踵是一个汉字,读作zhǒng;chong,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指脚后跟(书面语词),亦泛指脚;用作动词时是指追也。该文字在《东京赋》和《庄子·德充符》等文献均有记载。/n
基本资料
部首笔画
部首:足部
外笔画:9
总笔画:16
五笔86:KHTF
五笔98:KHTF
仓颉:RMHJG
笔顺编号:2512121312511211
四角号码:62115Unicode:CJK统一汉字U+8E35
音韵参考
[广韵]:之陇切,上2肿,zhǒng,通开三上锺章
[平水韵]:上声二肿·去声二宋
[粤语]:dung2zung2
详细解释
(动)
zhǒng
《释名》:“踵:足后曰跟,又谓之踵。踵,钟也。钟,聚也,体之所钟聚也。”案:此言足的踵部为承受全身份量的地方。
同本义[pursue]
踵,追也。从足,重声。一曰往来貌。——《说文》案:《说文》误。字典编纂者常犯的错误是:把双字词的词义当作其中一个字的字义。
踵二皇之遐武。——张衡《东京赋》
踵见仲尼。——《庄子·德充符》
有司靡踵。——《史记·太史公自叙》。索隐曰:“继也。”
踵,迹也。——《后汉书·皇后纪》注
骑者,军之司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六韬·均兵》
吴踵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又如:踵呼(追随呐喊)
跟随[followclosebehind]
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汉书·武帝纪》
又如:踵至(接踵而来);踵蹑(相继;接连)
至;亲到[personlyarrive]
远近闻知,俱踵其门观看。——《包公案》
又如:踵谢(亲自登门道谢);踵门(登门;亲到其门)
继承[inherit]
迎新在此岁,惟恐踵前迹。——柳宗元《田家》
又如:踵古(沿袭古代);踵迹(犹继承);踵美(谓继承前人的功业、美德);踵袭(犹沿袭);踵续(连续不断)踵
(名)
zhǒng
脚后跟(书面语词)。亦泛指脚[heel]
踵,足后曰跟,又谓之踵。踵,钟也。钟,聚也,体之所钟聚也。——《释名》
及前王之踵武。——《楚辞·离骚》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去一以为踵围。——《考工记·辀人》。注:“后承轸者也。”
踵狭而舌广。——《诗·苍伯》笺
踵门而告文王。——《孟子》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举踵(抬起脚后跟);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触到前面人的脚后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踵踵(来往频繁的样子);接踵(踵趾前后相接);踵头肘见(鞋跟破裂,衣破裂而使手臂露了出来,形容贫穷者衣着破烂)
指鞋后跟[heelofashoe]。如:踵决(鞋跟破裂。形容贫困)
踵接
zhǒngjiē
[followonsb.'sheels]意同“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中原归附者踵接。——《宋史·李显忠传》
踵接而至
踵决肘见
zhǒngjué-zhǒujiàn
[outatheelsandelbowstattereddress]鞋后决裂使脚跟显露,衣袖破损而肘弯见之于外。形容十分贫穷、衣衫褴褛的窘态。
踵门
zhǒngmén
[makepersonalvisitto]亲自上门。
[许行]踵门而告文公曰…——《孟子·滕文公上》
踵事增华
zhǒngshì-zēnghuá
[carryonapredecessor'staskandmakeagreatsuccessofit;followupwithgreaterachievements]继承前人的作为而使之更美好
踵武
zhǒngwǔ
[followinothers’footsteps;followsuit;imitate]踩着前人的足迹走,比喻效法或继承前人的事业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楚辞·离骚》
踵武前贤
踵①脚后跟。《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结于踵。”《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皆少则喜转之,踵下痛。”《素问·痹论》:“尻以代踵,脊以代头。”②追随。《灵枢·玉牌》:“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脚后跟:举踵。接踵而至。
走到:踵见(常去相见)。踵谢。踵门相告。
②追随,继承:踵继。踵武(跟着别人的脚印走,喻继承前人的事业或是效法前人)。踵事增华(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并更加发展)。
该文章由作者:【波力】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