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增氧机是一种通过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部件,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的设备,它可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功能,不但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而且可以消除有害气体,促进水体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条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使亩产大幅度提高,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的目的。
简介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增氧机产品类型也比较多,其特性和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增氧效果差别较大,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生产者可根据不同养殖系统对溶氧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增氧机以获得良好经济性。
用途
对池塘改善
主要表现在:
当鱼池缺氧时开增氧机,可预防鱼虾“浮头”。当晴天上层溶氧高时开机,可加速水体的对流,提高水体中、下层的溶氧,有利于鱼虾快速生长,降低饵料系数,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水体的循环流动,还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
可见,增氧机的作用,不仅是对水体增氧,还有效促进池塘初级生产力和自净能力的提高,从而改善了池塘水质和生态环境。其产生的水循环流动不适合某些养殖对象如鳗、虾的生活习性,但对促进鱼虾健康、快速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
养虾场配置
增氧机的配置量的主要决定于水源状况、养殖密度、总进排水耗能等情况。
水源状况:水源是否丰富,水质是否一直保持良好;如水质良好,可考虑少配,反之则多配,仅在水质好时多换水。
养殖密度即亩产:高则多配,低则少配。
排水耗能情况:若进排水能耗较少,增氧机可考虑少配;能耗较大,配置量应较大。
经济分析:考虑电费、虾价相对比值,如当地电费相对较高而虾售价相对较低,则考虑少配;反之则多配。
应用前景
中国是世界渔业生产大国,二十年来渔业产量一直居世界各国前列,国内渔业的总产值已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中国水产养殖已逐步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发展,水产养殖总产量逐年上升,这与水产养殖业逐步实现机械化,特别是增氧机的广泛使用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增氧机是中国实现渔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本装备。
仪器选用
选择指南
如何正确合理选用增氧机是用户很难选择的问题,
于是在很多不稳定的环境因素下准确评估使用增氧机,例如包括水温、所养殖动物种类、所养殖动物的密度、水体的盐度、气候气温、自然风速气压、池塘大小的深度、水质施肥的多少、饲料投喂量的多少、自然水循环的流量等等都是选择增氧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1、叶轮式增氧机动力效果好,工作面积大,适合四大家鱼饲养。
2、水车式增氧机动力效果也很好,推流效果较强,水体表层增氧明显,适合虾、蟹类动物使用。
3、潜水式、射流式增氧机则适合深水养殖与较长型池塘使用。
4、喷水式增氧机小面积池塘增氧还可以,适合园林式旅游区小型鱼池,大面积的池塘增氧起不了作用。
5、充气式增氧机水越深效果越好,能使水体上下平缓地溶氧,又不损伤鱼虾身体,适合鱼虾苗池的增氧使用。
其中,水轮式增氧机是目前增氧设备中效率最强的一种,水轮式增氧机是水体上下层对流向四周扩散的原理,四桨流动,改善水体的溶氧量,适和虾、蟹类养殖使用。
使用原则
⑴增氧机日开机时间控制在5~8小时,凌晨、午后及时开机,遇阴雨或强对流天气适当延长开机时间。
⑵阴雨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池水溶氧不足,易引起浮头。此时必须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机械增氧作用,在夜里及早开机增氧,直接改善池水溶氧情况,达到防止和解救鱼类浮头的目的。避免阴雨天中午开机,此时开机,不但不能增强下层水的溶氧,而且增加了池塘溶氧的消耗,极易引起鱼类浮头。
⑶夏秋季节,白天水温高,生物活动量大,耗氧多,黎明时一般可适当开机,增加溶氧。如有浮头预兆时,开机救急,不能停机,直至日出后,在水面无鱼时才能停机。
⑷当大量施肥后,水质过肥时,要采用晴天中午开机和清晨开机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池水溶氧条件,预防浮头。增氧机的使用,除与以上天气、水温、水质有关以外,还应结合养鱼具体情况,根据池水溶氧变化规律,灵活掌握开机方法和开机时间,以达到合理使用、增效增产的目的。
总之,增氧机的使用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白天不开,浮头早开;大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积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积小开机时间短,确保及时增氧。
仪器配备
增氧机的选配原则是既要充分满足鱼类正常生长的溶氧需要,有效防止缺氧死鱼和水质恶化降低饲料利用率和鱼类生长速度,引发鱼病现象的发生,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节省开支。因此,选择增氧机应根据池塘的水深、不同的鱼池面积、养殖单产、增氧机效率和运行成本等综合考虑。
注意事项
科学养鱼的今天,许多养鱼户使用池塘增氧机缺乏科学性,直接影响增氧机的使用效果。合理使用增氧机可有效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加速池塘水体物质循环,消除有害物质,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同时可以预防和减轻鱼类浮头,防止泛池以及改善池塘水质条件,增加鱼类摄食量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以在这里说明一下正确使用增氧机需注意的事项。
1.如何确定类型
确定装载负荷一般考虑水深、面积和池形。长方形池以水车式最佳,正方形或圆形池以叶轮式为好;叶轮式增氧机每千瓦动力基本能满足3.8亩水面成鱼池塘的增氧需要,4.5亩以上的鱼池应考虑装配两台以上的增氧机。
2.安装位置
增氧机应安装于池塘中央或偏上风的位置。一般距离池堤5m以上,并用插杆或抛锚固定。安装叶轮式增氧机时应保证增氧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水流不会将池底淤泥搅起。另外,安装时要注意安全用电,做好安全使用保护措施,并经常检查维修。
3.开机和运行时间
增氧机一定要在安全的情况下运行,并结合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生长季节、池塘的水质条件、天气变化情况、和增氧机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增氧性能、增氧机负荷等因素来确定运行时间,做到起作用而不浪费。正确掌握开机的时间,需做到“六开三不开”。
即“六开”:
(1)晴天时午后开机;
(2)阴天时次日清晨开机;
(3)阴雨连绵时半夜开机;
(4)下暴雨时上半夜开机;
(5)温差大时及时开机;
(6)特殊情况下随时开机。
“三不开”:
(1)早上日出后不开机;
(2)傍晚不开机;
(3)阴雨天白天不开机。在出现天气突变或由于水肥鱼多等原因引起鱼类浮头时,可灵活掌握开机时间,防止浮头或泛塘发生。
4.定期检修
为了安全作业,必须定期对增氧机进行检修。电动机、减速箱、叶轮、浮子都要检修,对已受到水淋浸蚀的接线盒,应及时更换,同时检修后的各部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需要时再装成整机使用。
存在问题
在近几年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形势下,大量的新生企业加入增氧机生产行列,造成国内增氧机产品的总体质量下滑。于此,1996-2005年期间,国家质检总局曾先后7次对北京、天津、河北、广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市几十家企业的增氧机产品质量进行了抽查。其产品抽样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增氧机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养殖产量、成本,若存在安全隐患,将会给渔民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二十多年来,增氧机产品在主要性能和质量上虽有很大提高,但与国外和中国台湾省的产品相比,在生产工艺、产品可靠性和外观质量、尤其是塑料化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多种原因新产品的开发不够理想。中国是渔用增氧机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但出口却很少。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的增氧、曝气设备的生产企业开始进军中国市场。这对中国的增氧机生产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如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产品质量是立足的根本,针对这种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农户权益,增加企业的责任意识,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积极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和技术改造的投入,使增氧机在品种规格、技术指标、内在质量、外观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其次,由政府引导,企业应在增氧机的生产工艺、产品可靠性和外观质量,尤其是塑料化方面下大力气,力争使中国增氧机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性价比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增加出口力度;
然后,鼓励和支持增氧机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研制诸如像具有定时增氧、自动保护控制、智能化控制系统等的增氧机,可减轻渔民繁重的体力劳动,发挥增氧机的实际性能及其工作的可靠性,适时调解水质环境,减少电费开支,提高渔民经济效益。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中国的增氧机生产企业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该文章由作者:【二见一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