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高等美术学府)

湖北美术学院(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简称“湖美”,是中国华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全国首批32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武昌美术学校,后定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简称武昌艺专),“武昌艺专”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1949年,武昌艺专并入中原大学,之后又并入湖北教育学院和华中师范学院;1971年易名为湖北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恢复原校名湖北艺术学院,分美术与音乐两部;1985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湖北艺术学院美术分部独立组建成湖北美术学院。

截至2021年1月初,学校有昙华林和藏龙岛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计730余亩,馆藏纸质图书20万余册;设有15个系院,25个本科专业、34个专业方向,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1个;有在职教职工600余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59人,各学历层次在校生7000余人。

湖北美术学院(高等美术学府)

办学历史

1920年,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创建。

1923年,经原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易名为“武昌美术专门学校”,校名为“武昌美术学校”。

1930年,由原北京政府教育部正式定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武昌艺专”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也是中国开办最早的艺术专科院校之一。

1937年至1945年抗战期间,学校迁至四川江津。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返回武汉。

1949年,武昌艺专并入中原大学,之后又并入湖北教育学院和华中师范学院,几经变迁,至1971年易名为湖北艺术专科学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

1977年,学校恢复本科招生考试制度。

1978年,学校恢复原校名——湖北艺术学院,分美术与音乐两部。

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湖北艺术学院分为美术、音乐两部,美术分部独立建院,定名为“湖北美术学院”。

1986年1月21日,学院正式向省教委提交《关于湖北美术学院处、系设置的报告》,第一次系统地规划了学院党政领导体制的建设,以及党政、教学机构的设置。

1987年3月28日,学院教育工会第一届代表大会顺利召开,选举产生了工会第一届委员会;4月11日成立了学院工会第一届委员会;9月27日,学院召开了共青团湖北美术学院第一届委员会;11月10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院增设服装设计专业,学制四年,另获批筹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1989年,油画系开设四年制本科壁画专业班。

1994年10月,学院在美术史论公共课部的基础上组建美术学系;翌年,美术学专业招收首届本科生22名,这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属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

1995年11月,工艺美术系更名为设计系。

2009年,学校藏龙岛新校区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2015年,学校昙华林艺术区成为湖北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018年1月,学校“美术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名单;1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各学科、专业发展全面、丰满,现设有动画学院(含影像媒体和动画)及中国画、油画、壁画、版画(含印刷图形设计)、雕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含服装表演与设计)、美术学(含艺术设计学)和美术教育等12个院系及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中等专业部(附中)和公共课部。

学科建设

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湖北美术学院成立了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下设陶艺研究所、雕塑艺术研究所、民间美术研究所、非文化研究所、水彩艺术研究所和环境艺术研究所等,承担教学、科研和艺术的社会开发。美术学绘画专业已建成省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为“十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

中国画系工笔人物画课程、雕塑系泥塑课程和版画系石版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现有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三个二级学科,经教育部批准,已开始招收艺术专业硕士生FMA。《华中美术》(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季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已成为反映美术教学、科研状况和国内外艺术动态的重要窗口。

师资力量

学院有在校学生总数6431人,研究生400人;专任教师238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59人。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6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名。

聘请了2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引进教师总数的71%;选送教师30人次出国培训研修、考察。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教学建设

湖北美术学院学生的美术、设计作品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获奖140余项,其中国家级金奖12项,银奖12项,铜奖9项。取得了骄人的人才培养成绩和良好的办学声誉。湖北美术学院培养的人才和专业成果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术交流

湖北美术学院对外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聘有外籍和国内客座教授、特聘教师多名。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艺术展览和专题学术讲座,形成了适宜于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艺术氛围。学院还相继派出教师出国考察举办展览和进行学术交流,并以各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

艺术研究

研究机构

截至2019年1月初,学校下设有2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研究中心和6个校级研究所。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IFA时尚艺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

湖北省级研究中心:湖北省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IFA时尚艺术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楚美术及中国南方先秦美术形态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陶艺研究所、雕塑艺术研究所、民间美术研究所、非文化研究所、水彩艺术研究所、环境艺术研究所。

艺术成果

研究成果

根据2019年1月初学校官网显示,湖北美术学院拥有国家社科基金123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创新团队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共有123项获准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59项,青年项目40项,西部项目16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共113项,其中艺术学仅6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全国共立项43项。

选题名称

负责人

立项时间

湖北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研究

卢斌

2013年

湖北书法史研究

孟庆星

2013年

农副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研究

谌威

2014年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元代绘画图像学研究

李珊

2014年

十六大以来党的文化创新思想特点与经验研究

蔡贤军

2014年

近现代湖北地域书家印家研究

叶军

2014年

后审美语境下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

刘茂平

2014年

楚剧艺术的美学特征研究

王灵毅

2014年

武汉地铁站点公共艺术设计文化心理分析

张华林

2014年

论体育的美学价值与艺术专业教育的结合——以雕塑专业为例

曾宪刚

2014年

新媒体时代“馆校共建”模式研究——以武汉为对象

徐丹丹

2018年

国际化视野下的实验艺术教学与管理初探

李逦菁

2018年

铜版美柔汀在传统版画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吕昊霖

2018年

中国绘本的民族原创性发展

刘可

2018年

中国古代宗教艺术博物馆功能研究

龚乾

2018年

创作成果

成果名称

负责人

获奖时间

《奔流》

徐勇民

1997年

《香蕉园》

李峰

1998年

《碑颂》

陈孟昕

1999年

《兴奋的麦子》

张杰

1999年

《信息时代》

唐小禾

1999年

《家》

李峰

2001年

《暖月亮》

陈孟昕

2002年

《远方》

李传真

2004年

《挥斥山水》

徐勇民

2004年

《生物进化史》

周向林

2004年

艺术资源

馆藏图书

截至2019年1月初,馆藏文献总量达30余万册/件,其中,中文纸质图书20万册,外文纸质图书1万册,中文纸质报刊1万余册,外文纸质报刊3千余册,其他资料4万余件;电子资源库6个。

学术刊物

《华中美术》(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季刊,共出版学报五十多期,刊登论文以及美术作品1300余篇/件,年出版总量为8000册,40000印张,年总发行量达6000册。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年来学院已经形成的作为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北省美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和艺术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崇德、笃学、敏行、致美”——以“为人立志高远,为学思虑忠纯,为事精敏干练,为艺求真致美”为思想内涵的校训。

精神文化

校歌

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江流日夜,大别龙蛇走。危楼百尺名黄鹤,矗立江岸障中流。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称三楚。我校惨淡经营立,发扬文化绵悠久。乐舞八方,粉绘千秋;愿我侪努力潜修,复兴我伟大民族。”始创于一九三二年的校歌歌词体现了学校以弘扬中华绵久文化为己任,以培养努力潜修艺术的三楚人才为根本,以复兴我伟大民族为使命的学术精神。

校训

“崇德、笃学、敏行、致美”——“为人立志高远,为学思虑忠纯,为事精敏干练,为艺求真致美”。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职位

名单

党委书记

梁远钢

党委副书记、院长

许奋

党委委员、副书记

鲍清芬

党委副书记

卢斌

党委委员、副院长

刘茂平、程智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以林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任职学校

姓名

职务

武昌艺术专科学校

蒋兰圃

武昌美术学校校长

唐义精

私立武昌美术专科学校校长

唐化夷

私立武昌美术专科学校校长

张肇铭

私立武昌美术专科学校校长

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

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美术理论教研组主任

中南美术专科学校

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国画教研室主任

湖北教育学院艺术科

杨立光

湖北教育学院艺术科主任

华中师范学院图画制图科

华中师范学院图画制图系主任

湖北艺术学院

朱明远

湖北艺术学院院长兼书记

林路

湖北艺术学院院长

瞿民

湖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湖北美术学院

张中光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唐小禾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

徐勇民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

刘刚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许奋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

梁远钢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知名校友

姓名

备注

王霞宙

画家、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分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委员

杨立光

湖北美术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协会员,湖北美协顾问及油画学会顾问

刘依闻

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顾问,全国文联委员

张振铎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艺术学院副院长,历任民进中央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

刘国枢

油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石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分部副主任、油画工作室主任

杨立光

画家、中国湖北分会主席、湖北省文联委员、湖北省城市雕塑组组长

金维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主要创建人,美术史家、美术教育家

刘一层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

李志敏

早年求学武昌艺专,后常年授业北京大学,是我国当代书法大家,引碑入草开创者,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

汤文选

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东湖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北京中华炎黄书画院副院长

尹瘦石

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主席、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

黄铁山

湖南省美协主席,第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及第二届主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

唐小禾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名誉主席,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陈育村

雕塑家、一级美术师

董继宁

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15日,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党总支被中共湖北省委公示为“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

该文章由作者:【明日恩典】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