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XIAMEN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XMOC),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1920年由陈嘉庚先生创办,历经集美学校水产科、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集美水产专科学校和福建省集美水产学校等办学阶段。2003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被确认为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思明和翔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12亩;设有二级学院8个,开办高职专业34个;有在校学生1.3万人,专兼职教师639人;馆藏纸质图书近55万册,电子图书60万种。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历史沿革

民国9年(1920年)2月,集美学校水产科创办,招收高小毕业生入学,修业四年。

民国13年(1924年)1月,集美学校水产科改称水产部。

民国14年(1925年)1月,改名高级水产航海部,招收初中一年肄业生入学,学制为五年,渔航兼学。

民国16年(1927年)3月,集美学校定名为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

民国21年(1932年)8月,改革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修业三年。

民国24年(1935年)2月,学校更名为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

民国26年(1937年)12月,学校内迁至安溪县,初在官桥乡曾郁小学办学。

民国27年(1938年)春,同集美中学、商业、农业各校合并在安溪文庙办学,总称集美联全中学水产航海科。

民国28年(1939年)春,与商业、农林一起迁徙大田县,合并成立私立集美职业学校称“水产科”。后各科又独立为校,恢复原校名“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

民国31年(1942年)8月,由大田复迁到安溪县城南街办学。

民国33年(1944年)2月,原福建省教育厅委托水校筹办福建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水校由安溪迁回集美办学。

民国35年(1946年)秋,省立高水产职业学校分出迁至莆田。

1951年1月,水校增办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同年9月,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和设在福州马尾的省立高级航海机械商船学校航海科合入水校。

1958年3月,水产航海分开建校,学校定名为福建省厦门市私立集美水产学校,由国家水产部主管。

1958年5月,在集美水产学校的基础上创办“集美水产专科学校”。

1960年4月,改称福建省集美水产学校。

1966年,水专、水校停止招生。水专曾改名为“前线水产大学”。

1968年秋。学校改名为福建水产学校。

1970年10月。学校被迫停办,校舍被移作它用,实习广场、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散失、168名教职工下放或调走。

1974年6月,福建省革委会决定福建水产学校复办,借厦门东渡渔港一幢楼房为校舍。

1978年2月,迁新址办学。

1980年6月,恢复福建省集美水产学校校名。

1997年1月,学校同上海水产大学联合举办大专函授教育,并设立函授站。

2000年6月,福建省集美水产学校被确定为为福建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同年,学校开办脱产班。

2003年2月,在集美水产学校的办学基础上设立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12月,学校翔安校区落成。

2007年6月,加挂集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1月,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7年1月,学校入选2016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019年12月,学校入选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2020年9月,学校入选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二级学院8个,开办高职专业34个。

学院

专业

航海技术系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船舶检验、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工商管理系

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商务英语、港口物流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信息技术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电技术应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

机电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

生物技术系

水产养殖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食品营养与检测、商检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639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达32%,“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超过80%;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7人。  

省级教学团队: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团队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t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骨干专业3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建设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省级“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示范专业2个、省级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2个、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3个、市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4个;建有校内实训室及各种仿真实训室16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3个。  

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水产养殖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骨干专业:国际商务、水产养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建设:轮机工程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物流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水产养殖技术、海洋生物技术  

省级示范专业: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水产养殖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国际商务、物流管理  

省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航海技术  

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  

省级“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旅游管理、光电技术应用  

省级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示范专业: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轮机工程技术  

省级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海洋交通运输专业群实训基地(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船舶检验、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海洋工程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  

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实训基地  

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海洋生物技术专业群(水产养殖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食品营养与检测、商检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海洋工程技术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国际商贸专业群(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商务日语、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  

市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食品加工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航海技术、港口物流管理  

•/t教学成绩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学生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两个项目获一项银奖、一项铜奖和最具人气奖;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配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在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中获金工工艺项目全国第二名、撇缆操作项目全国第五名、航海院校组团体三等奖。  

•/t教学成果

2017年,学校获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O-M-W体系的创新创业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福建省高校海洋生物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高校智慧渔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水产养殖智能化装备研究厦门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的智慧渔业科研团队拥有15项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科研成果一览表

名称

类别

时间

一种基于智慧渔业的高效散热4G路由控制器

专利

2019年8月

一种仿鸟扑翼和仿真鸟

专利

2018年11月

一种利用池塘上层水改良底层水质的装置

专利

2016年5月

一种投食量自动调节的投料机

专利

2018年5月

海控新增氧遥控器软件V2.0

专利

2017年1月

一种活鱼低温无水运输水温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

专利

2017年5月

一种气动吸鱼泵

专利

2016年8月

一种具有水体多水层水质监测的装置

专利

2016年11月

牡蛎活性成分高值化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课题

2018年4月

学术资源

•/t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4.43万册,电子图书60万种;订阅报纸50余种、中外文纸质期刊700多种、中文社科、科技电子期刊近16000种;购建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电子资源镜像站,开通了读秀知识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博看中文社科畅销期刊数据库、百度文库、维普考试系统、笔杆网等网络数字资源在线服务。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先后与厦门市翔安区、福州市罗源县、漳州市云霄县等地方或福建沿海县市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福建省远洋渔业促进会等省级行业协会开展校行企纵深合作;与厦门理工学院、宁德师范学院搭建校校合作平台;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科考安全综合技能培训基地”和“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渔业船舶检验局共建“渔业船舶验船师培训基地”;与国家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共建南方海洋创新创业基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台湾海洋大学、高雄科技大学、台北海洋科技大学等台湾地区涉海高校签订教育与学术交流协议书;与澳大利亚蓝山国际酒店学院、泰国博仁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和师生互访;组织承办环境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各类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加拿大EdwardMcBean院士、肖惠宁院士等40多位中国国内外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或特聘教授;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华侨华人后裔留学生。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t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标和徽章。

徽标为双圆套圆形徽标,内环以书的外型为主导,运用艺术化的手法加以渐变成“帆船”,以“海浪”衬托,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海洋);书本寓意学校为教书育人单位,通过书角汇成一个圆,寓意学校秉承“诚毅”校训,团结向上的精神;“帆船”乘风破浪寓意学校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奋勇向前,海洋学院学子努力学习和奋斗拼搏精神,1920表示学校创办于1920年。外圈上下方配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中英文校名。

徽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带徽章为红底白字,学生佩戴徽章为白底红字。  

•/t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徽标和校名。  

精神文化

•/t学校校训

诚毅  

•/t学校精神

诚毅立身、纳海胸怀、崇智笃行、团结奋进  

•/t学校校歌

《海洋之歌》  

歌词

曲谱

天际一颗嘉庚星,

闪耀在苍穹,

如此深情注视着东方,

如此深情注视着东方,

光亮的黎明。

俯瞰蔚蓝海洋,

波澜壮阔生命里,

我们热情我们澎湃,

那是海洋期待,

那是海洋情怀,

我们海洋学院热情澎湃,

追寻着嘉庚坚定脚印,

我们海洋学院热情澎湃,

年轻的脚步如此坚定,

我们海洋学院诚毅努力,

追寻着诚毅坚定信念,

我们海洋学院诚毅努力,

诚毅的誓言多么坚定,坚定。

校歌曲谱

社团文化

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展了校园舞蹈大赛、中华传统文化节、校园文化节、经典诵读大赛、主题文艺汇演等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陈一端

院长

陈昌萍

党委副书记

汤忠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缪雄平

党委委员、副院长

马国玄、孙学耕

副院长

余云翼

参考资料来源:

该文章由作者:【螃蟹在剥我的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