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步亦趋(拼音:yì bù yì q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子《庄子·田子方》。
基本解释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详细解释
含义
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含贬义。
原文
或人命其子曰:“尔一言一动,皆当效师所为。”
领命食侍与师。师食亦食,师饮亦饮,师侧身亦侧身。师暗视不觉失笑,搁箸而喷嚏,生不能强为,乃揖而谢曰:“吾师此等妙处,其实难学也。”
译文
有人告诉他的儿子说:"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学习你老师的所做所为。"
他儿子记住了父亲的活,在陪老师吃饭时,老师吃饭他也吃饭,老师喝酒他也喝酒,老师侧身他也侧身。老师偷偷看他的行为不自觉的发出笑声,放下筷子而打个喷嚏,他不能硬学这种做法,于是佩服的说:"我老师的这种奇妙的做法,实在是很难学习的。"
出处
“亦步亦趋”语出《庄子·田方子》篇: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大意如下:“老师慢走,我也慢步,老师急走,我也急走,老师快跑,我也快跑;但是老师一溜边飞奔,那我只好眼巴巴地远远落在后面了!”
当时孔子听了颜回的话,问道:“颜回,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颜回答道:“夫子步亦步,是说您谈话我也谈话;夫子趋亦趋,是说您同人争论我也同人争论;夫子驰亦驰,是说您阐述古圣先贤之道我也阐述古圣先贤之道。可是,夫子奔逸绝尘———您有时根本不用开口,而人们却都信服您,这一点我就无法学习,只好瞠乎其后了!” 颜回的“亦步亦趋”,原来就是跟老师紧紧相随,刻意学习的意思。后来形容步步紧跟别人,或事事模仿别人,就叫“亦步亦趋”;赶不上别人,落在后面干瞪眼,就叫“瞠乎其后”。
后人取其意演化而为“亦步亦趋”这个成语。它的本义是说要向有本领的人学习,但现在常用来比喻只从形式上盲目地模仿别人,自己却毫无创见、不辨好坏的做法,变成贬义的了。
该文章由作者:【莫里亚蒂教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