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滨海园区(现代化港口园区)

南通滨海园区,由南通市委、市政府组建成立,负责统筹推进通州湾区域开发建设。其规划定位是:港口、产业、新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滨海新城。 南通滨海园区的功能定位是:新型城镇化推广基地、苏东门户、产业航母、海上新城,即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化发展,成为上海北翼一座迅速崛起的现代化港口新城。产业定位是:中国东部沿海大型临港产业基地,长三角北翼综合性物流基地和重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江苏沿海地区重要能源基地,江苏沿海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南通滨海园区具有港口资源优、发展空间广、地理位置佳、联运条件好等开发建设的综合优势。

南通滨海园区(现代化港口园区)

简介

南通-滨海园区经过不断改革发展,园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多地区企业的投资。园区地理交通条件优越,区内交通四通八达,道路宽敞平坦。园区坚持按照“规划先导、基础先行、内外资并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着“外向型、高起点”和“持续、快速、安全、健康”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园区临海区位、原料丰富、设施齐备、物流便捷和贴近市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稳步推进产业链招商、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园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完备。

发展历史

2012年2月,南通滨海园区成立。南通市委、市政府从市级机关抽调人员,与原通州区三余镇、通州区滨海园区、如东县大豫镇部分干部组成南通滨海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

2012年6月6日,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正式投入运营。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是由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属一类企业,注册资本达30亿元,组建后主要从事投资和资产管理,参与通州湾的规划研究、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2012年6月6日,南通滨海园区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港发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南通滨海园区范围内的滩涂围垦、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港口岸线经营,货物装卸、物流、贸易经营等。该公司除了南通沿海开发集团公司、滨海园区控股公司两家国企股东外,还引进了南通一德实业公司、江苏韩通集团公司两家大型民营企业参股投资。

2012年8月1日,南通滨海园区腰沙围垦一期通道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通州湾大规模开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该工程位于通州湾遥望港闸与东安新闸之间,南为三夹沙围垦区,北为冷家沙边滩,总长度约9500米,施工面积50公顷,工程造价约4亿元,预计明年6月底结束。

2012年8月8日,南通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项目筹备处揭牌仪式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飞虎、南通市市长张国华出席仪式并讲话。

2012年9月12日,南通滨海园区医院开工,总投资20亿元,滨海园区医院是园区内 首个社会事业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滨海园区及周边区域百姓医疗服务水平。

2012年12月21日,南通市政府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签署投资意向书,就华电在南通滨海园区投资建设2x1000MW超超临界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机组电力能源、燃机检修中心项目达成协议。华电通州湾电力能源和燃机检修中心项目分别占地1500亩和100亩,总投资321.5亿元人民币,一期投资81.2亿元人民币。电力能源项目位于腰沙围垦区,一期投资80亿元,计划在2015年2月开工建设;燃机检修中心项目位于启动南区春江路北,南海路东侧,一期投资1.2亿元,于2013年5月开工建设。

2013年6月24日,乔治海茵茨(江苏)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于在南通滨海园区组装的首架CH801HD型飞机成功试飞,25日又完成了CH750HD试飞成功。此次完成试飞成功的一共两架两个型号,分别为CH801HD,CH750HD,该项目总投资为5000万元,组装的飞机能在60米以内滑跑起降,这标志着中国制造量产超短距飞机正式起飞。

2013年9月5日,中节能与南通滨海园区签署合作协议。此次双方就遥望港以北、334省道以南现有的风力发电场约1.2万亩的区域内,建设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发电、下有水产养殖的风光渔业互补类型光伏发电项目,为园区的大开发、大发展作出贡献。此太阳能发现项目电场装机容量为400兆瓦,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项目分三期建设,2014年年底前一期项目100兆瓦完成建设及并网。

2013年10月22日,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的通州湾电子商务城项目与园区正式签约,该项目主要功能为电子商务、仓储物流、营销策划、电商咨询与服务等。

2013年11月22日,科教城项目一期工程于正式动工。一期工程包括:教学区5幢教学楼,1幢信息行政中心楼,一幢科技创业园大楼;共享生活区9幢宿舍楼,1栋商业餐饮中心;绿化、景观、操场、能源中心等配套设施。其中两幢教学楼,三幢宿舍楼,食堂与商场等配套设施工程将于年9月竣工交付。

2014年1月12日,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与园区管委会主任羌毅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江海外语文化生态体验城成功落户园区。江海外语文化生态体验城项目占地1500亩,总投资100亿元。体验城是集外语教育、旅游观光、商业物流、影视传媒“四位一体”的特色之城。

2014年4月8日,通州湾时代金融广场项目开工,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57亩,建设面积76000平方米,功能定位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律师、审计、会计、评估的总部和营业部等各式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金融监管机构、政府监管培训机构,服务于园区金融事业的各种商务、会议、住宿、娱乐、休闲、餐饮等综合配套服务及设施,预计项目在2015年5月份能够初步投运。

2014年5月23日,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通过专家评审。

2014年6月,园区与上海中老年现代生活(国际)博览会组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园区中老年现代生活服务产业发展的序幕,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合作双方将在中老年现代生活服务的职业培训、康复医疗、现代农业生态养老社区、久龄网研发中心等项目加强协作,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互动共享。

2014年7月7日,市政府与上海海事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港口、航运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南通江海资源科学高效开发水平。标志着由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的上海海事大学正式落户通州湾科教城。

2014年7月16日,州永邦投资有限公司与园区签署了南通滨海园区现代制造业产业园投资及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园区现代制造业产业园正式启动。

2014年7月,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牵头,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主办的通州湾海上新能源装备产业联盟在通州湾海上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正式成立。该产业联盟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和华电重工集团共同发起,与通州湾新区共建高端装备制造业联合体,形成示范效应明显、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链完善的海上新能源装备产业园。

2014年8月28日,通州湾创业创新高校合作联盟成立大会在南通滨海园区成功召开,通州湾创业创新高校合作联盟在南通滨海园区正式揭牌。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

2015年3月12日,国家发改委复函江苏省政府同意设立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努力把示范区建成长江经济带北翼桥头堡、江海联动现代物流集聚区、江海产业联动发展先导区、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

2015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推进南通建设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通州湾江海联动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产业合作区”。

行政区划

2012年3月20日,南通市政府发文确定南通滨海园区的规划控制范围,将通州区三余镇与如东县大豫镇部分区域、2014年9月10日海门的滨海工业园区及包场镇东灶港镇统一划归为南通滨海园区代管。

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区域)代管范围总面积约58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部分约292平方公里(包括如东县大豫镇闸东村、东岗村、东凌社区行政区域范围,如东东安科技园区,东安闸内部分围垦区域,通州区三余镇全境、通州滨海新区)。海域部分0米线以上滩涂面积约29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腰沙-冷夹沙海域。远期规划控制总面积约820平方公里。

发展规划

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领衔研究编制了《通州湾新区总体规划》。

十年后,通州湾将是座70万人口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生态旅游城市。这座城市围绕直径约5公里、天然且近似圆形的海湾,而这片海湾是浙江以北、山东以南上千里海岸线上得天独厚的蓝色海域。这片天然的圆形海湾在中国版图上恰好是长江龙睛所在之地。长江流域汇聚了中国近50%的经济总量,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经济龙脉。开发通州湾也是在给长江巨龙点睛的过程,象征着沉睡的中华巨龙将要睁亮眼睛傲立世界之林,也象征着复兴中华的“中国梦”将要实现了。

发展条件

资源

土地:南通滨海园区规划控制面积82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58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2平方公里、海域部分0米线以上滩涂面积293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包括如东大豫镇部分地区、如东东安科技园区、通州三余镇全境和原通州滨海新区。园区拥有建设用地面积可达400平方公里(含滩涂围垦区),全部可用于开发建设。拥有如此充裕的土地资源,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港口:南通滨海园区拥有通州湾这一优良建港区域。通州湾区域水深条件良好,南部小庙洪水道和中部三沙洪水道-10米等深线基本贯通,腰沙、冷家沙、三夹沙围填可形成近150公里的深水岸线。通州湾区域面积广阔,滩涂、水道相间,腰沙、冷家沙、三夹沙等大面积沙体经适当围填后,可形成超过400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可用于开发建设,不仅可谓规模化的港口及临港工业提供所需用地,而且可以为港口后方城镇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专家考证,南通滨海园区所在的通州湾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优良建港区域,园区腰沙和冷家沙区域具有150公里的深水岸线,可以规划建设100个5~10万吨级的码头,10个30万吨级的码头。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三夹沙将规划形成面积23平方公里、岸线长18公里的2~5万吨级的港口群。除物流功能外,其腹地主要建设大型石化、冶金、船舶修造、海洋重工基地,是长三角发展临港产业的首选之地。

区位交通

机场:园区距南通兴东机场50公里,约一小时车程。园区经崇启大桥至上海浦东机场156公里。

公路:平海大道东段已建成并进入园区,直通南通主城区的西段正在筹建中。平海大道全线贯通后,南通市区到南通滨海园区的车程将从1小时20分钟缩短到40分钟左右。南北方向穿越园区的临海高等级公路已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底建成贯通。该路直接连接连云港、盐城、南通和上海。

规划中的扬启高速(扬州至启东)将穿过园区西部。

铁路:规划中的滨海城际轨道将连接市区和滨海园区,使园区到市区的交通更加快捷。规划中的沿海铁路穿过园区西部。

港口:园区将利用自身港口资源优势,开发建设港口群。园区北距连云港280海里、南距上海洋山深水港区120海里。

公交:园区现有通往南通市区的公交班车。园区管委会通往三余镇客运站的335路公交车,现发车间隔为约一个半小时,规划中发车间隔缩短为半小时。

项目介绍

江苏乔治海茵茨小飞机项目(一期完工)

江苏乔治海茵茨小飞机项目由美国乔治海茵茨飞机制造公司投资新建,项目投资约

1.8亿人民币,占地约50亩,年产值5亿人民币。主要从事CH型轻型飞机的生产、飞机发动机研发、飞行培训、飞机租赁、航空俱乐部等业务。投产以共生产CH750飞机(二人座)16架,CH8000飞机(四人座)飞机5架。现二期厂房已开工建设,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建成后公司可达到一年300架飞机的产能。

通州湾科教城(一期即将完工)

通州湾科教城由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20亿元。项目已于2013年11月22日正式打桩,计划于2014年9月,一期校区将正式启用。成功引进北航软件学院研究生院、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物资学院、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上海电力学院研究生院等高校落户,学生规模约有1万人;正在洽谈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物流学院、南通职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已考察通州湾科教城,并形成了合作意向。预计到2020年,落户10所大学,10所科研院所,5所专业职业教育学校,5个高端产业孵化器及产业园,建成“集教育、培训、科研、产业、城市化于一体,融科研、科教、创新、创业为一身”的科教新城。

江海外语文化生态体验城(在建)

江海外语文化生态体验城(简称“外语城”)项目由北京林达集团投资。外语城项目占地1500亩,总投资100亿元,是集外语教育、旅游观光、商业物流、影视传媒“四位一体”的特色之城。项目采取“1+4+30”的建设模式,将欧洲众多代表性的风情建筑以1:1的比例予以复制,营造不用走出国门就能拥有学习和体验外语的情景环境,就能拥有全面感受欧洲文化艺术熏陶的氛围。 “1”是指马赛克文化艺术主题,将马赛克艺术渗透进整个项目的建筑和装饰之中;“4”是指外语教育产业、旅游观光产业、商业物流产业、影视传媒产业;“30”是指30个别具一格的风情建设项目,如摩纳哥广场、爱尔兰胜利大道、西班牙台阶、挪威森林谷等,囊括了欧洲多个国家的特色建筑。

通州湾华电集团项目(在建)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能源供应、煤炭物流、高端制造、置业房产四大板块为引领,利用华电在产业集成和资本运作方面丰厚的资源和经验,计划在园区投资1018亿,全面参与通州湾的开发建设。能源供应(760亿):包括8台百万千瓦燃煤机组、8台40万千瓦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600万吨LNG接收站、园区天然气管网配套工程、20万吨/天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煤炭物流(103亿):包括年吞吐量5400万吨、4个10万吨码头、物流仓库等配套设施。高端制造(30亿):包括燃机修造中心、环保科技项目的华电产业园。置业房产(125亿):包括5.3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100万平方米住宅地产、60万平方米商业地产项目。

通州湾国际电子商务城(在建)

通州湾国际电子商务城项目由电商龙头企业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团队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3亿元,注册资本2680万元。项目位于南通滨海园区行政商务区,规划面积约为1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项目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仓储物流、营销策划、电商咨询与服务等内容,目前已有数家企业入驻电商城,并在临时办公地点开始正式运营。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工商注册,并开工建设,打桩已经完成,计划2014年底前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超100亿元。通州湾国际电子商务城项目的建设,为通州湾电商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

北航软件学院南通研究生基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是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成立的全国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基地南通校区是南通市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英才扶持计划”的重要成果,该计划重点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第一期合作具体落实为引进北航“移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交互设计”、“互联网营销”四个前沿新兴领域专业的软件工程硕士项目。该校区已于2013年10月8日正式开学,由南通滨海园区与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设,占地约23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到2014年9月,北航软件学院将入驻通州湾科教城。

通州湾游艇俱乐部项目(在建)

通州湾游艇俱乐部项目由南通通州湾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投资,注册资本1亿元。项目

位于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港池内,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是南通沿海前沿区域承南启北的中心节点。项目占地面积722亩,用海345亩,拥有2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总投资26亿元,分三期开发建设游艇销售与服务、会展中心、海上运动中心、海滨度假酒店、高档海景住宅为一体的长三角游艇度假中心。

腰沙一期通道工程(一期在建)

通州湾腰沙一期通道工程位于通州湾新区(南通滨海园区)东侧规划中的通州湾港区,是通州湾港区起步工程的一部分,也是通州湾第一个实质性工程项目。随着我市沿海开发的不断加快,通州湾港区前期研究的逐渐深入,通州湾腰沙一期通道工程建设将有利于腰沙滩涂、港口资源开发,有利于为通州湾整体开发进一步积累科学数据和工程经验,对通州湾港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旅游度假

滨海园区拥有南北两个海湾,北海湾生态环境优美,风光旖旎。依托小庙洪水道 尾部形成的原生态天然海湾,一个 32平方公里的高品质、国家级生态海洋度假区正在建设中。沿着宽阔的经一路,一块块空地上都插上了项目告示牌,有温泉会所、度假别墅、观光农业等等。滨海园区旅游度假区从2012年底开始发展建设,分为六个功能区,包括康体养生区、滨海居住区、体育休闲区、综合功能区、文化民俗区和生态居住及战略储备区。南通滨海园区规划建设环保局局长顾学军告诉记者,为保护滨海生态,他们严禁污染企业进入,同时大力建设团结河景观带和人工湖、纳潮河生态景观工程,旅游度假区雏形基本形成。

机构设置

为积极策应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通州湾地区的发展建设,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1月正式发文决定建立南通滨海园区,并建立中共南通滨海园区工作委员会和南通滨海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市委、市政府在核心开发区域内行使经济社会管理职能。

该文章由作者:【佐仓千代】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