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纵观20多年来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从总体来看,中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定义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融合,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它还包含有更深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的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
性质
(1)普遍性
/n/n会计的所有领域(包括会计理论、会计工作、会计管理、会计教育等)要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目前,在上述领域中,后三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运用,而且可以说是起步晚、发展快、成效大,只是还不能真正达到会计信息化的水平,在会计理论方面却相对滞后。准确地讲。现阶段会计信息化赖以存在的还是传统的会计理论,既没有修正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更没有构建起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从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来看,首先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理论、会计工作、会计管理、会计教育诸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形成完整的应用体系。/n/n
(2)集成性
/n/n会计信息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整,以支持“虚拟企业”、“数据银行”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这一过程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就是实现信息的集成化。信息集成包括三个层面:/n/n企业组织内外与企业组织有关的所有原始数据只要一次输入,就能做到分次利用或多次利用。既减少了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又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还保证了数据的共享性。建立在会计信息化基础上的21世纪会计信息系统是与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有机整台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信息系统,它具有极强的适应力。/n/n
(3)动态性
/n/n动态性,又名实时性或同步性。会计信息化在时间上的动态性表现为:第一,会计数据的采集是动态的。无论是企业组织部的数据(例如发票、订单),还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数据(例如入库单、产量记录)。也无论是局域数据.还是广域数据,一旦发生,都将存入相应的服务器,并及时送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等待处理。/n/n第二,会计数据的处理是实时的。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一经输入系统,就会立即触发相应的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更新、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保证信息动态地反映企业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n/n第三,会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动态化。使得会计信息的发布、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就能够及时地做出管理决策。/n/n
(4)渐进性
/n/n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模式重构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种能动性的体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n
意义
尽管会计信息化在中国提出的时间不长,对其的本质和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不可否认,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对当前的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n
首先,实现会计信息化以后,会计信息系统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能够自动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采集相关的会计核算资料,并汇集与企业的内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实时处理。会计将从传统的记账算账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大的发挥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让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对于会计假设中,特别是传统的会计主体不再是拥有实实在在的资金和厂房的企业,它还将包括一些网上的虚拟公司和网络公司,这些公司为了共同的目标,会在短时间结合在一起,当完成特定的目标后会很快解散,它的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基本前提都将会受到冲击。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网与外界网络实现了互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有关的会计信息。/n
第二,由于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也大大提高,信息的流速也大大加快,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减少了人为的舞弊现象,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质量。/n
第三,当今的会计软件的处理流程基本上还是模拟手工会计的处理流程而设计的。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会计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与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与其他业务系统和外界连接,可以直接从其他系统读取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会计报告也可以采用电子联报方式进行实时报告,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n
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今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中,会计人员不仅要深谙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电算化技术,而且还要学习一些组织观念、行为因素、决策过程和通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与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进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图书
书 名: 会计信息化(21世纪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专业本科系列精品教材)
作者:万希宁郭炜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ISBN: 9787560950136
开本:16
定价: 38.00 元
目录
第一章会计信息化概述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信息系统
第三节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第四节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第五节会计信息化
第六节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第七节会计信息化的学习及相关问题
第二章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与规划
第一节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与规划
第二节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与软件
第三节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三章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系统的转换与初始化
第三节会计信息系统的代码维护
第四节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权限维护
第五节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
第六节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第七节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维护
第八节会计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
第四章系统基础信息设置与总账管理
第一节系统管理
第二节共享基础信息设置
第三节总账管理
第五章会计软件的应用
第一节会计报表管理系统
第二节薪资管理系统
第三节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第六章会计信息系统逻辑设计
第一节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第二节会计信息系统规划
第三节会计信息系统分析
第七章会计信息系统物理设计
第一节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概述
第二节会计信息系统配置设计
第三节会计信息系统代码设计
第四节会计信息系统结构模块设计
第五节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第六节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
第七节会计信息系统物理设计说明书
第八章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常用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及选择
第二节系统实施
第三节系统运行与维护及系统评价
第九章ERP沙盘模拟对抗
第一节ERP沙盘对抗概述
第二节ERP沙盘模拟对抗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计算机审计
第一节计算机审计概述
第二节计算机审计的内容和步骤
第三节计算机审计的方法
第四节网络审计
第十一章会计信息模型与分析的设计
第一节会计信息的基本信息需求
第二节会计信息分析的步骤与种类
第三节会计信息分析的基该方法
第十二章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第一节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第二节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模型
第十三章现代会计信息需求理念和会计信息模式
第一节会计信息需求
第二节会计信息需求与会计职能的扩展
第三节企业会计信息与会计核算
第四节企业会计信息结构模型
第五节企业集团会计管理
第六节事项法会计
第十四章虚拟企业与联合项目管理会计
第一节虚拟企业
第二节虚拟企业的会计信息需求
第三节虚拟企业与联合项目管理会计
第十五章网络会计与社会会计信息服务网
第一节会计信息需求概述
第二节会计信息的网络生产模式
附录一综合实验资料(一)
附录二综合实验资料(二)
附录三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附录四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商品交换,诞生了复式簿记;20世纪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孕育了现代会计。现代会计既维护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又促进了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会计与经济之间的这种“血缘”关系,充分表明了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审计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最突出的表现是2006年颁布了既立足国情又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这就迫切需要对会计教学的内容进行重大的变革和创新。
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21世纪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本科系列精品教材”,本套教材第一批书目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公司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企业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化》、《国际会计》。这套系列教材凝聚了华中科技大学会计系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在内容上力求反映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变化以及最新的学科发展;在编写模式上尽量参照国际惯例,设置了学习目标、本章小结、关键术语释义等模块,并附有大量形式多样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以方便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学习。
最后,我们衷心感谢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对这套系列教材编写的关心,衷心感谢曲晓辉教授、周守华教授、王永海教授、汤谷良教授的指导,衷心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金隆教授、党总支书记李政文教授、副院长夏新平教授、副院长崔南方教授的大力支持。还要特别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关编辑们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这套系列教材是难以顺利与读者见面的。
该文章由作者:【乙二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