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四季之一,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冬)、十二(腊)月”一共三个月。在南北半球所处的时间不同。
按气象意义划分,在南半球温带及寒带,冬季在6、7、8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标准说是5月21日~8月22日),在北半球温带及寒带,冬季在12、1、2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标准说是11月21日~2月18日)。按节气意义划分,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算作冬季。
冬季简介
物候
冬季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选择休眠,有的称作冬眠。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越冬。
节气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11月7-8日交节;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12月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1月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1月20-21日交节;
气象
在北半球,冬季是最寒冷的季节,即使温带的气温也可能降到0℃以下。
在冬季,很多地方会经历降雪,北方大部分地方的冰雪到春天才会融化。
天文
冬季太阳直射点:
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折回向北。
冬季晨练宜迟不宜早:
刘友章告诉记者,冬天的寒气比较大,早上的时候更是如此,因为每天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上5时左右,而人体的阳气还没旺盛。此时外出锻炼,易受“风邪”侵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刘友章表示,根据《黄帝内经》的养生法则,冬天人体需要吸收阳光补充自己的阳气。在太阳出来之前运动会损伤阳气,容易患伤风感冒,也易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一般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晨寒才开始缓解,这就是《黄帝内经》要“必待日光”的原因。一句话,冬季晨练宜迟不宜早。
天气骤变感冒病人增三成:
1月10日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毛群安表示,中国已进入2006~2007年度流感流行的高峰期,北方地区流感活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据1月8日北京卫生局披露:该市每日就诊流感样病例4700余人。北京许多大医院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不少患者开始向社区医院“分流”,社区医院存在着大夫开药,病人无药可取的现象,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已经供不应求。
记者了解到,广州虽然没有出现流感,但在小寒前后由于气温骤降,各大医院收治的病人骤然增多,多家医院的急诊病人增加三成左右,其中感冒发烧、呼吸道感染、腹泻的病人最多。广东武警医院门诊的刘亚军副主任告诉记者,该院收治了150名感冒病人,比平常多了四五十人。
阅读:老年人冬季晨练要慢起身
中医:冬季主藏,运动要“必待日光”
“我们虽然说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除了讲究方式和量,还要讲究时间,要因时而易。”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刘友章教授表示,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冬季主藏,要“藏精气而不外泄”,人虽然不需要冬眠,但也要根据不同的节气进行活动。
刘友章告诉记者,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在谈及冬季保健养生时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忧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段话的大意是:冬季气候寒冷,草木凋零,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应注意保护阳气,养精蓄锐,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
推荐:老年人冬季晨练小常识
勉强晨练是消耗身体:
刘友章建议,冬天睡觉最好不要迟于晚上11时。他说,11时是子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开始。此时阳气入于阴,为了阴阳相济,最好就是上床睡觉。
“有的人工作比较忙,晚上要加班到深夜,或者很晚才睡,第二天还要很艰苦地早早起来运动,这种‘锻炼’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的。”刘友章表示,头一天晚上没有睡好,睡觉的时候体力没有得到恢复,这样的运动不是锻炼身体,而是消耗身体。“如果觉得累和困,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运动。人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这是正常的条件反射,违反它对身体是不利的。”
运动出汗脱衣最容易感冒:
据刘友章介绍,冬季晨练最容易得感冒的环节在于出汗以后脱衣服。他说,很多人在运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天冷穿的衣服比较多,运动过后人一感觉热就把衣服脱了,此时人体的毛孔张得很大,寒气最容易趁机侵袭人体了。
“同样的道理,冬天怕冷穿很多衣服,把自己捂出一身汗之后就把衣服脱掉,这样也很容易感冒。”刘友章表示,冬天穿衣,特别是父母给小孩穿衣服不是越多越好,适度、不感觉冷就行。
西医:小心感冒和防心脑血管疾病
刘亚军认为冬天最好不要晨练。从循证的角度出发,在冬季晨运问题上,西医得出的结论和中医非常相似。
早上空气并不好:
刘亚军表示,很多人存在误区,以为早上空气好,还以为植物多的地方空气就好,因此喜欢在草坪、树林等地方进行晨练。实际上,植物只有在阳光的参与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阳光照射到之前,植物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早上的植物附近空气并不新鲜,在这样的环境运动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刘亚军告诉记者,即使不是植物排出的二氧化碳,早上的空气其实也是比较污浊的。根据研究,冬季后半夜经常会出现近地面逆温层,使得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时前后最不易扩散。而当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地表温度升高后,近地层污染物才向高空扩散。
刘亚军表示,西医的理论里虽然没有风寒的概念,但冬季的早上天气比较冷,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此时运动也容易受细菌、病毒的侵袭而感冒。
要防心脑血管疾病:
“老人和本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更不要晨练了。”刘亚军以前在急诊科当医生的时候,多次接到在冬天晨练时发生心肌梗死和中风的病人。
刘亚军解释说,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早晨天气寒冷,容易对血管和神经造成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从而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阻力,使血压升高;再有,睡了一个晚上身体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暴发的危险因素。
刘亚军特别提醒,老人和本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在锻炼时,如果要弯腰和倒立,时间不能太长。
“弯腰的时候血会往头部流,造成脑部充血。正常人弯腰时间长了都会觉得脑胀,有特殊危险的人更要防止脑血管破裂。”
运动处方:
对于坚持晨练的人,刘亚军表示,冬天晨运最好等到9时以后再开始,这时候各方面的环境都比较适合。运动之前最好喝150~200毫升水或牛奶,可以增加血容量,减少血液的黏稠度。两位医生都反对空腹运动,因为睡了一个晚上,能量储备不足,尤其是老人家的肝糖原储备能力比较差,容易低血糖,在运动中出现头昏、乏力。
刘友章表示,上班族七八点钟甚至更早就要出门,不可能等到很迟再运动,但运动开始之前最好先在室内活动活动,热热身,等觉着有暖意时再外出运动;老人家完全可以吃完早餐再运动,早餐不要吃得太饱运动不要太激烈是没有问题的。
相关例句
曹祈东: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九冬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严冬“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清冬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玄冬“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如:东晋张望《贫士诗》:“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
穷冬“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穷阴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如白居易在《岁晚旅望》:“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北陆《隋书·志第十五·天文中·七曜》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北陆谓之冬。”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如西晋张载《七哀诗二首》:“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玄序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如唐许敬宗《奉和守岁应制》:“玉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玄英《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后人因用之代称冬天,如唐代魏征《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此外,冬季的别称还有“严节”,如梁任《赠徐征君》中的“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岁馀,如唐孟云卿《田园观雨兼晴后作》中的“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等。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中国南北差异
这个跟中国的地理位置,南北不同气候特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归纳来看主要有这么几点:
1.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距离远,地理角度来说是南方低纬度北方高纬度,相差30多度。太阳在北半球冬季时直射南半球,导致南方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都强于或者长于于北方,温度较高。这个是纬度位置的原因,纬度位置不同导致太阳辐射不同。
而夏天呢,夏天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辐射强度南方仍然大于北方,可是日照时间北方却长于南方,这样南北太阳辐射量的差别就不会想冬季这么大。温度差别也就没有这么大。
2.北方,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影响,经常有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使气温大大降低。南方则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大多是温和的。这个是气候的原因。
3、东西走向的山脉比如秦岭阻挡了冷气团的南下,使南方气温偏高而北方气温很底,温差自然就大了。这个是地形的原因。在多个地理因素(太阳辐射,气候,地形)的综合作用下,使得中国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天大很多。
进补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冬季进补,是中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扶持虚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给。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高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17%为好,所供给的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品种也较单调,尤其是在中国北方,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不少老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其防治方法首先应扩大食物来源,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还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冬季的寒冷,还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如有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
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祖国医学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这对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体康复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季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粳米、籼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补佳品。老年人每天早晨服人参酒或黄芪酒1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炖母鸡、精肉、蹄筋,常饮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将牛肉适量切小块,加黄酒、葱、姜、用砂锅炖烂,食肉喝汤,有益气止渴、强筋壮骨、滋养脾胃功效。阳气不足的老人,可将羊肉与萝卜同煮,然后去掉萝卜(即用以除去羊肉的膻腥味),加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食羊肉饮汤,有兴阳温运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保健误区
冬季,有不少有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被一些人误认为是正确的。
戴口罩防冷:
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蒙头睡觉:
把头蒙在被窝里,感觉上暖和一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故蒙头大睡的人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
热水洗脸:
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
饮酒御寒:
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酒劲过后,因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
手脚冰冻用火烤:
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冰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皮肤发痒用手抓:
冬天因干燥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挠,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洗剂或涂搽肤轻松软膏治疗。
皮肤保养
保持皮肤滋润,科学洗浴:
冬季洗浴有四忌:忌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痒、皲裂。洗澡次数以每周2—3次为宜。洗浴后可擦些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保温防寒:
冬季气温低下,皮肤裸露部位极易冻伤,如手部、头部、颈部等。其它如脚部也易受冻,因而应注意这些部位的防寒保温,可围围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适时进行、锻炼。忌穿潮湿的衣服、鞋袜,同时,手脸洗后要揩干后才可外出。
避免使用劣质护肤品:
劣质护肤品因质地不纯或含铅重,对皮肤有毒害作用。还有的化妆品含有某些易致过敏的香料,有的人使用后会过敏,甚至使皮肤色素增加,对皮肤造成伤害。冬季,在皮脂少的情形下,伤害更甚。
穿着宜柔和:
冬寒穿衣较多,如不注意穿着,更易感觉皮肤瘙痒。这是由于身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间不断发生摩擦产生静电,静电刺激皮肤所致。因而,冬季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做内衣、内裤、衬衫等。同时还要注意衣服搭配,穿了涤纶衬衫就不要再穿腈纶毛衣,里面穿了合成纤维的衣服,外面就不宜再穿绝缘性的涤纶外衣,以防止产生静电为宜。
加强锻炼:
加强皮肤的锻炼,增强皮肤的适应能力,以适应寒冷的环境。可进行冷水浴、空气浴、日光浴、按摩等,或者坚持洗冷水脸,冷水擦身。
注重食物保健: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有鳞屑出现,甚至使皮肤出现棘状丘疹,因而冬季宜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禽蛋、鱼肝油等。还可常吃芝麻(麻油)、黄豆、花生等食物,它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人体缺乏亚油酸,皮肤会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同时,有的食物,会使原本患有某种皮肤病的人病情加重,如化脓性皮肤病人宜少吃甜食、酒类等,辣椒、葱、蒜、酒、浓茶可使患瘙痒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的人痒的症状加剧,海带、面食可使患疱疹性皮炎病的人发生碘过敏。
常见病
又到了寒风凛冽的冬天,又到火锅盛行时,人们围炉小坐、开怀畅饮的同时,往往会将由吃火锅而引起的疾病抛至脑后,如寄生虫病、口腔粘膜损害等。今年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涮这种吃法的热衷程度与日俱增,把前几年还不怎么好发的痛风病“吃”成了冬季常见病。
痛风病随着火锅盛行而“倚疯作邪”,入冬以来,上海某医院曾在一日内即收治了好几例因吃火锅而引发的急性痛风性关节发作病例。面对趋之若鹜的美食爱好者,医生提醒:还是古训说得好,“病从口入”,火锅的确好吃,但在吃这种传统美食时一定要以健康为原则。
除了体质、疲劳等因素外,海鲜、动物内脏、蘑菇和酒都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因为带来鲜美味道的“嘌呤”人体不能过多承受,而它就是导致痛风病的“祸首”。
有关专家说,如果过多的“嘌呤”不能排出体外,尿酸就会在血液中沉积,痛风病就是因此引起的。初起时经常是莫名其妙的脚趾“扭”伤,反复出现红肿疼痛,如果得不到控制,尿酸就会进一步引起关节变形,直至肾脏损害、功能衰竭。
痛风属于“富贵病”,患者中85%都肥胖。目前,痛风病患者多为收入高、运动少、应酬多的白领上班族,发病年龄从以前的50岁以后提前到目前的30岁左右,经常是在一次豪华的海鲜宴后,第二天清晨突然发病。中国的痛风病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罕见病变为常见病的。
目前能确定的是,海鲜、肉类、动物内脏、蘑菇、酒、浓茶和咖啡含“嘌呤”较多,需要节制。不少人误以为“不吃肉只喝汤”情况会好一些,但因为“嘌呤”能够充分脱落到久炖的汤中,所以痛风病往往在各种锅、煲类菜肴热卖的季节高发。
宁舍三鲜莫吃太烫:
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主任周曾介绍,每年入冬后,因为信奉“一热当三鲜”的火锅文化,口腔疾病患者一些人也迅猛增加,比平常多出15%以上。
周教授说,吃火锅引起的口腔疾病主要与口腔粘膜有关。因为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取出即吃的话,很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粘膜。一些本来就有复发性口疮的人,吃了火锅后容易上火,其口疮发生机会因此又多出好几倍,或者原有的口腔粘膜炎症出现加重症状。如此反复,还会诱发食道癌变。
他说,最危险的是那些患有口腔粘膜白斑或扁平苔癣等癌前病变的人,火锅的高温和调料的刺激,都会使这些病情加重。所以,吃火锅千万不可心急,最好能够做到“宁舍三鲜,不要太烫”。
不做寄生虫的“宿主”: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科主任蔡黎研究员介绍,在1995年到1998年的4年间,上海市感染肺吸虫的病人呈逐年上升之势,原因就是那时生猛海鲜盛行,寄生在虾蟹等海产品体内的肺吸虫趁机转移到了人体内。1998年以后,生猛海鲜不再盛行,上海市的肺吸虫病人也直线减少。
据数据显示,近年,因吃不洁猪肉而患上囊虫病的占了70%,因吃不洁虾蟹而感染肺吸虫病的占20%。
所以,蔡黎研究员建议,吃火锅的时候一定要将肉切薄、多烫,蔬菜要多冲洗,并且最好是到大商场、菜场购买火锅用料,因为这些地方的肉、鱼、菜在安全检疫上更有保障。
冬季饮食
冰糖黄精汤《闽东本草》:
【原料】黄精30克冰糖50克
【制作】【用法】吃黄精,喝汤,每日2次。
【功效】滋阴,润心肺。适用于身体虚弱、肺虚咳嗽及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大、低热、咯血以及妇女低热、白带等病症。
百合粥治结核-《本草纲目》
【原料】百合30克(千百合碾粉2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百合剥皮去须切碎(或干百合粉)与糯米同入砂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即成。
【用法】作早晚餐或作点心,温热食。20天为一疗程。
白芨冰糖燕窝-民间方
【原料】燕窝0克白及5克
【制作】燕窝制如食法,与白及同放瓦锅内,加水适量,隔水蒸炖至极烂,滤去滓,加冰糖适量,再炖片刻即成。
【用法】每日服~2次。
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煎煮小时即成。
【功效】补肺养阴,止嗽止血。适用于肺结核咯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贝母甲鱼-民间方
【原料】甲鱼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000克料酒盐花椒生姜葱各适量。
【制作】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笼蒸小时即成。
【用法】佐餐,趁热食。
【功效】滋阴补肺。适用于阴虚咳嗽、喘、低热、盗汗等症。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强身。
糖醋萝卜:
萝卜有“冬日小人参”之称,冬日里,萝卜是“灭火”最好的食物。
冬季气温低,人们喜欢出去吃点火锅来抵御寒冷,常吃火锅就会出现牙龈出血、长痘痘、便秘等上火现象更有甚者,如一些上火体质人群,一吃麻辣烫、炸鸡等食物,立马脸上惊现痘痘很多网友不禁要问有没有一些简易有效的“灭火”良方,食材又是容易买到的下面介绍2款简易的降火食谱,这些都是小编亲自实践过的喔!保证行之有效。
银耳炖雪梨:
这虽然是一道非常常见的甜汤,大家对它的印象大都是费时,其实它的作法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复杂对于懒人一族熬这道甜汤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图片均来自:百度
食材
首先选材十分简单,半朵银耳(泡发时会涨大大,所以不需要太多)、雪梨一个
步骤
1、将银耳泡发半天左右,去掉蒂黄黄那个部分,洗净,如果喜欢银耳代替水喝,可以把银耳切的很碎;
2、雪梨去皮洗净切块;
3、如果家里是用电饭煲的话,切记一次性加够水,放进切好的银耳和雪梨,盖上按“煮粥”按钮小编试过各个按钮煮出来的效果,“煮粥”按钮能把银耳的胶质完全释放出来了即使您不食银耳和雪梨,光喝汤也能食其营养成分;用锅煮的话,先把水烧开,放入银耳,再次开锅后,转微火煮个15分钟,然后倒入切好的梨块,再煮15分钟,即可。
小贴士:如果您觉得雪梨不够甜的话,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增加甜味很多人惯有的作法一般都是萝卜炖排骨之类的其实,萝卜不拿去炖或是蒸煮直接凉拌味道也是很可口的
食材
白萝卜一根、蜂蜜、糖、白醋适量
步骤
1、萝卜洗净,切片,切的薄一点
2、切好的小萝卜用盐腌5、6分钟
3、将蜂蜜白醋混合,调成糖醋蜜汁
小贴士:“萝卜蘸糖醋蜜汁”准备起来用不到10分钟,吃起来酸甜爽脆可口
生活禁忌
忌常舔嘴唇:
有人认为嘴唇干裂用舌头舔可以湿润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以后,就好像抹上了一层浆糊。水分蒸发完了,嘴唇会更干燥。如果嘴唇干燥不舒服,涂上不含色素及香味的润唇膏即可。
忌涂纯甘油:
人们平时使用的是含有20%水分的甘油,若用纯甘油,其吸水能力太强,会吸收皮肤里的水分,反而会使皮肤更干燥。
忌穿衣过多:
如穿衣过多过厚,则由于热量大,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增多,从而增加了散热。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上班族的冬日养生忠告:
穿高领羊毛衫在电脑前坐久了,是不是比平时更加感到颈肩酸痛、呼吸不顺畅?这叫“高病”,冬季坐办公室的人要特别注意,再怕冷也不要穿太高太紧的高领内衣或毛衫,否则容易压迫颈动脉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昏头昏脑的你工作效率怎么会高?
从暖气或空调充足的办公室出去更容易伤风,所以不要因为外头天寒地冻就整天门窗紧闭,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上下班只要不耽误刷考勤就应该尽量多走几步路,在清冷的空气中锻炼耐寒力。
你有一支上好的护手霜放在办公桌抽屉里吗?上班时经常摸键盘,与来访者握手,我想你应该比在家里更频繁地洗手,但我却常常看到女同事中午不洗手就匆匆来到食堂,说是怕洗手多了皮肤“皴”。很简单,一支护手霜就可以让你讲究卫生与保养玉手二者兼得。
冬天从办公室窗口望出去,草木凋零,雨雪纷纷,触景容易使人抑郁不欢,心情压抑。但聪明的人会想办法保持心境平和,爽朗乐观,休息时听听音乐,回到家里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家务事,比如装点居室,不知什么时候你已经拥有了一份宁静的心绪。
该文章由作者:【碧海潮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