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汉语汉字)

圈:quānㄑㄩㄢˉ,juànㄐㄩㄢˋ,juānㄐㄩㄢˉ。《说文解字》:“圈,养畜之闲也。从囗、卷声。”围栏养畜是圈之范式。

圈quān(ㄑㄨㄢ)

本义:环形,环形的东西:圆圈、花圈、圈套、画圈。

衍义:引申指“画环形”。如:圈阅、圈点、圈定。

衍义:引申指“划界、围住”。如:圈地、圈闭。

圈juàn(ㄐㄨㄢˋ)

衍义:引申指“养家畜的棚栏”。如:圈舍(shèㄕㄜˋ)、圈养、圈牢(饲养家畜的地方)、猪圈。

衍义:又用作姓。

圈juān(ㄐㄨㄢ)

衍义:引申指“关闭”。如:把鸡圈起来、他已被圈在监狱里。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圈juān

〈动〉

(1)把禽畜关在栅栏里[shut in a pen]

鼻赤象,圈巨狿。——《文选·张衡·西京赋》

(2)又如:把羊群圈起来

(3)把犯人拘禁起来[put injail]。如:圈闭(禁闭);圈禁(禁闭于空房);圈留(挽留)

(4)闷在;关闭[confine]

我只恨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红楼梦》

(5)另见juàn;quān

圈juàn

〈名〉

(1)(形声。从囗(wéi,表示被围),卷声。本义:家畜的小围栏)

(2)同本义[pen;fold;sty]

圈,养畜之闲也。——《说文》

圈属。——《管子·立政》。注:“羊豕之类也。”

登虎圈。——《汉书·张释之传》。注:“养兽之所。”

从行登虎圈。——《史记·张释之列传》

(3)又如:圈牢(关养家畜的地方);圈槛(圈禁野兽的栅栏);羊圈;猪圈;狗圈

(4)国,城邑[state;city]

大圈闳闳,小圈交之。——汉·扬雄《太玄·交》

(5)另见juān;quān

常用词组

圈肥、圈舍、圈养、圈猪

圈quān

〈名〉

(1)通“棬”。曲木做成的饮器[wooden drink-vessel]

毋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礼记》

(2)注:“屈木所为,谓厄匜之属。”

似圈似臼。——《庄子·齐物论》

(3)圈子,环行物[circle;ring]

天下为之圈。——《淮南子·原道》

(4)又如:眼圈;画个圈;银项圈;包围圈

(5)区域;范围[circle;group;area]

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淮南子》

(6)圈套,引诱人上当或受害的计谋[trap]。如:圈围

圈quān

〈动〉

(1)形成一个圆环[circle]。如:用木栏把房地圈起来;圈地(圈占的土地)

(2)用圈作记号[mark with a circle]

圈去到字。——宋·洪迈《容斋续笔》

复圈去而改为入。

(3)又如:圈声(用红笔在句子停顿处加圈);圈占(划定界限并占领之)

(4)弯曲[bend]。如:把胳膊圈过来;拱着腰圈着腿走路;圈盘腿(向外弯曲的畸形腿)

圈quān

〈量〉

(1)计量环形事物[loop]。如:一圈钢丝;打了六圈麻将

(2)另见juān;juàn

常用词组

圈操、圈点、圈定、圈圈、圈套、圈椅、圈阅、圈子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圈【丑集上】【囗部】康熙笔画:11画部外笔画:8画

《集韵》驱圆切,犬平声。与棬同。屈木所为,巵匜之属。或作桊。

又《集韵》去爰切,绻平声。

又逵员切,音权。义同。

又《唐韵》其卷切《正韵》逵眷切,音倦。《说文》养畜之闲也。《玉篇》牢也。

又《唐韵》《集韵》渠篆切,倦上声。

又《集韵》窘远切,音。义同。

又姓。汉有圈称,撰留风俗传,避难攺姓卷。

又《唐韵》巨万切《集韵》《韵会》具愿切,韏去声。与同。地名。《公羊传·文十一年》楚子伐圈。《注》求阮反,一音卷。《字林》臼萬反。

又《集韵》《正韵》去远切,音绻。《礼·玉藻》圈豚,行不举足。《注》圈,转也,谓徐趋曳转,循地而行也。《释文》圈,去阮反。

又举远反。

说文解字

圈【卷六】【囗部】

养畜之闲也。从囗卷声。渠篆切

说文解字注

(圈)养畜之闲也。畜当作嘼。转写改之耳。闲、阑也。牛部曰。牢、闲。养牛马圈也。是牢与圈得通偁也。从囗。卷声。考公羊传文十一年。楚子伐圈。音义云。圈、说文作?。而集韵卄五愿云圈?二同。养畜闲也。类篇圈?分出。皆云养畜闲也。疑说文本作?。後人改之耳。渠篆切。十四部。

该文章由作者:【冉东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