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拼音:yōu、yòu)是汉语常用字。“忧”与它的繁体本是两个字。简体的“忧(以下作:忧yòu)”读yòu。关于其本义,《说文解字》解释为“不动也。”段玉裁改“不动也”为“心动也。”繁体的“忧(以下作:忧yōu)”本意是愁闷、发愁;又由忧愁引申指使人忧愁之事,如困难、疾病、丧事等。
许慎将“忧(yōu)”解释为从容不迫地行走。“忧(yòu)”因极少在典籍中用到,现代汉字简化时,被用作表示发愁义的“忧(yōu)”的简化字,读作yōu,它的本义反而不为人知晓了。
台湾2019代表字大选,2019年度代表字票选位列第3。
字源演变
“忧”与它的繁体本是两个字。简体的“忧(yòu)”是形声字。从心,尤声。本义为心动。繁体的“忧(yōu)”也是形声字。从夊(suī),声㥑(yōu),“夊”是缓缓行走的样子。“㥑”实为“忧(yōu)”古字,是个会意字,从心,从页,最早见于金文,在战国文字中较常见。
古人以为心是主管思想的器官;“页”本像人首脸面之形;此字从心中忧愁反映在脸面上会意。字义为忧愁。《说文》将㥑、忧(yōu)分为两字,“㥑”解释为“愁也”,“忧(yōu)”解释为为“和之行也”,实则二者本为一字之分化。典籍大都以忧(yōu)为忧愁义,㥑多不用。
右图字形1出自西周晚期毛公鼎,文例为:“俗(欲)我弗乍(作)先王㥑。”此例各家多释为“忧(yōu)”,按字形,像突出头部而特加手形的人,故有释为“觅”或“扰”的可能性。录以备考。右图字形2以下从上“页”、下“心”,可确释为“㥑”字。后“忧(yōu)”行而“㥑”废,现代汉字简化时,“忧(yōu)”简作从“心”、“尤”声的“忧”。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例句 |
yōu | 动词 | 愁闷,发愁 | 《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
放心不下;担心 |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文言〉戏谑。 | 《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 | ||
名词 | 使人忧愁的事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 |
〈文言〉特指父母的丧事 | 《明史·列传七十二》: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 | ||
〈文言〉疾病。 | 《孟子·公孙丑下》:“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赵岐注:“忧,病也。" | ||
(Yōu)姓氏用字。 | |||
形容词 | 〈文言〉闭塞不通。 | 《鬼谷子·权》:忧者,闭塞而不泄也。 | |
〈文言〉通“优”。平和;宽和。 | 《管子·小问》: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 ||
yòu | 动词 | 〈文言〉心动 | 《玉篇·心部》:忧,心动也。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不①动也。从心尤声,读若祐。于救切(yòu)
和之行②也。从夊③㥑声。《诗》④曰:“布政忧忧。”於求切(yōu)【译:从容不迫地行走。字形以“夊”为形旁,“㥑”为声旁。《诗经》说:“发布政令十分宽和。”】
【注释】
①不:当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作“心”
②和之行:柳荣宗《引经考巽》:“行和者从容不迫。”
③从夊:夊有行义。
④《诗》:指《商颂·长发》。今本作“敷政优优。”
说文解字注
心动也。
各本作不动也,今正。《玉篇》曰:心动也。《广韵》曰:动也。与页部之?义近。
从心,尤声。读若祐。
于救切。古音在一部。
和之行也。
《商颂》毛传曰:优优,和也。《广雅》释训:忧忧,行也。行之状多。而忧忧为和之行。和,当作龢。忧今字作?,以忧为㥑愁字。
从夊。㥑声。
於求切。三部。
《诗》曰:布政忧忧。
《商颂》文,今诗作优优。
广韵
于救切,去宥匣‖尤声之部
动也。【校释:动,《说文》作“不动”,段玉裁改作“心动”,与《玉篇》同。】
於求切,平尤影‖忧声幽1部
愁也。又姓,出《姓苑》。於求切。十七。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忧(yòu)
《集韵》尤救切,音祐。《玉篇》:心动也。◎按《说文》集韵皆训不动,惟玉篇训心动。从心从尤。似应玉篇为是。
【卯集上】【心部】忧(yōu)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於求切。《正韵》:於尤切。本作㥑。今作忧。《说文》:愁也。《尔雅·释诂》:思也。疏:忧者。愁思也。《书·洪范》:六极,三曰忧。
又疾也。《礼·曲礼》:某有负薪之忧。注:忧或为疾。
又幽也。《易·乾卦》:忧则违之。注:谓时当幽隐也。
又辱也。《易·系辞》:小人道忧也。
又居丧曰忧。《书·说命》:王宅忧。
又孕病曰忧。《晋语》:文王在母不忧。
又人忧则头低垂。《礼·曲礼》:下于带则忧。注:忧则低也。
又幽忧曰癙忧。《诗·小雅》:癙忧以痒。《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又姓。出《姓苑》。
又《韵会》乌侯切,音讴。义同。《集韵》:作㥑。
又《集韵》《韵会》并於救切。《集韵》:虑也。诗序,百姓见忧。徐邈读。
又叶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见叔姫,使伯心忧。
又叶衣虚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无忧。《黄庭经》:三神之乐由隐居,倏忽游遨无遗忧。
又叶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
又叶一笑切,音要。《诗·王风》: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後,逢此百忧。
又《唐风》: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旣见君子,云何其忧。鹄,居号切。
又叶於纠切,音黝。《晋语》: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忧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祇离咎也。《集韵》:本作㥑,或作懮。《说文》:从心从页。页,首也。心忧则发白。
又《字汇补》:亦与?(优)同。《说文》:忧和之行也。引《诗》布政忧忧。後人以㥑愁之字从忧,遂以忧和之字从?,浸失六书之原矣。
该文章由作者:【永安在线】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