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garoo(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等地区的袋鼠)

袋鼠(kangaroo)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所有澳大利亚袋鼠,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袋鼠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但也有些较小品质的袋鼠会单独生活。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左右既出生,非常微小。袋鼠以矮小润绿离地面近的小草为生,将长草与干草留给其它动物。个别种类的袋鼠也吃树叶或小树牙。有袋目是哺乳动物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目前世界上总共才有150来种。

kangaroo(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等地区的袋鼠)

简介

外形特征

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

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袋鼠属有袋鼠为袋鼠科,结指鼠儿亚目,袋鼠目,有带类,哺乳动物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它们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哺乳动物,在澳洲占有很重要的生态地位。袋鼠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常常以前肢举起,后肢坐地,以跳代跑。袋鼠一般身高有2.6米,体重约有80公斤。

袋鼠图常作为澳大利亚国家的标识,如绿色三角形袋鼠用来代表澳大利亚制造。袋鼠图还经常出现在澳大利亚公路上,那是表示附近常有袋鼠出现,特别是夜间行车要注意,袋鼠的视力很差,加上对灯光的好奇会跳去“看个究竟”。但因为袋鼠的繁殖率高所以即使不小心撞死了也不需要负责,会有专门的人把袋鼠的尸体收走。

繁殖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左右既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直到6~7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妈妈袋鼠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袋鼠妈妈可同时拥有一在袋外的小袋鼠,在袋内的小袋鼠和待产的小袋鼠。

小袋鼠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毛长齐了,背部黑灰色,腹部浅灰色,显得挺漂亮。五个月的时候,有时候,小袋鼠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下去。小袋鼠越来越调皮,头被按下去,它又会把腿伸出来,有时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有几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七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最后,小袋鼠长到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可它还得靠吃妈妈的奶过日子,就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经过三四年,袋鼠才能发育成熟,成为身高1.6米、体重100多公斤的大袋鼠。这时候,它的体力发展到了顶点,每小时能跳走65公里路;尾巴一扫,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而母袋鼠呢,由于长着两个子宫,右边子宫里的小仔刚刚出生,左边子宫里又怀了小仔的胚胎。袋鼠长大,完全离开育儿袋以后,这个胚胎才开始发育0天左右,再用相同的方式降生下来。这样左右子宫轮流怀孕,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的话,袋鼠妈妈就得一直忙着带孩子。

袋鼠介绍

袋鼠属于有袋目动物。有袋目是哺乳动物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目前世界上总共才有150来种,分布在澳洲和南北美洲的草原上和丛林中。在有袋目动物当中,红袋鼠是最有名的。澳大利亚闻名于世的“特产”除了考拉外,大概就是袋鼠了。实际上,大袋鼠可是澳大利亚民众心目中的国家象征。

大袋鼠只有澳洲才有,被澳大利亚人民视为他们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有大袋鼠的形象,我们动物园里的大赤袋鼠、大灰袋鼠,就是直接来自澳大利亚的“贵客”。在欧洲人进入澳洲大陆之前,大袋鼠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澳洲大陆。然而,到了四五十年前,澳大利亚野生大袋鼠的数量却急剧减少,不少人甚至担心这种珍贵动物会走向绝灭,呼吁人们保护它们。以后,由于得到了妥善保护,袋鼠的数量又逐渐增加。据估计,澳大利亚一共有1200万只各种种类的袋鼠,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

特征

在野外,袋鼠主要吃各种杂草和灌木;到了动物园里,喂它们的饲料有干草、胡萝卜、蔬菜、苹果、饼干和黑豆,食物种类多,营养也就丰富,在吃食方面也很讲究。美国芝加哥动物园里,曾经发生过一件怪事:那儿有52只大袋鼠,突然在一年之内病死了49只!他们赶紧请专家来“会诊”,动物学家研究了袋鼠的饲料,发现草料中缺少钙和一些矿物质,这正是袋鼠生活中所必需的。于是,他们给袋鼠增加了合矿物质丰富的苜蓿、燕麦和各种蔬菜。没出一个月,剩下的三只大袋鼠就恢复了健康。

袋鼠前肢短小,前爪可以抓握东西。后肢长而粗壮,弹跳力特别强。受到敌害追逐的时候,它们可以一下子跳出七八米远,跳两米来高。在欧洲的一家动物园里,有一次一只大袋鼠突然一跃而起,越过两米多高的墙头,跳到隔壁的河马池旁边,用前爪抓伤了河马的鼻子,吓得河马不知所措。

在野外,大袋鼠被敌害追赶的时候,有它们独特的反击办法。它们背靠大树,尾巴柱地,用有力的后腿狠狠地蹬踢跑过来的敌害腹部。然而在动物园里,大袋鼠还是比较温驯老实的动物。它们受到精心照料,吃营养丰富的饲料,习惯了动物园里的生活。寒冷气候,就搬进装着大玻璃窗的暖房里生活。

引发医学

有趣的是,袋鼠妈妈这一套奇妙的育儿方法,还引起了医学家的兴趣。1984年,两位美国医生从袋鼠的育儿方法得到启示,发明了一种养育人的早产婴儿的新方法。早产婴儿的生活力很差,过去都是放在医院的暖箱里养育的。没有暖箱,早产婴儿很容易死亡。这两位医生挂一个人工制造的育儿袋,婴儿放在育儿袋里,又温暖,又能及时吃到妈妈的奶。而且,婴儿贴着妈妈的身体,听着妈妈的心跳,生活力可以大大提高。

疾病

袋鼠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在袋鼠的动物园养殖过程中,其口腔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的特点,给动物园养殖的袋鼠带来较大的危害。2003年6月四川成都野生动物园的袋鼠群中流行一种以颌部肿胀,牙齿松动、脱落,牙龈糜烂或溃疡为特征的口腔炎综合征,其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品种和年龄,病程往往呈慢性经过,发病率达40%~60%,死亡率达60%~100%。

经济价值

作为澳大利亚的象征之一,袋鼠一直是当地人的骄傲。澳大利亚现有6000万只野生袋鼠,袋鼠肉制品和其他衍生产品市场每年可带来1.72亿美元的收益。

袋鼠皮具有独特的纤维结构,是制革的优良原料,袋鼠皮的张幅约5~6平方英尺,皮型呈三角形。袋鼠皮的胶原纤维束与一般哺乳类动物皮(如牛皮)的胶原纤维束相比,编织形式不同,大部分胶原纤维束平行于皮面呈波浪式层状编织,不同层次间相互交错连接,层与层之间的交错角小于90°,各部位胶原纤维的编织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紧密程度上稍有差别,一般臀部和颈部较厚,而腹部较薄,袋鼠皮的弹性纤维较小,但分布较均匀。

该文章由作者:【啄木鸟系列】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