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学步车来源于西方,是宝宝会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一般由底盘框架、上盘座椅、玩具音乐盒三部分组成,归属于玩具童车类。学步车可以适度辅助婴儿学习走路,带玩具的学步车也具有“娱乐”性功能,对于训练婴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有一定的帮助。在保证安全和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学步车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也解放了妈妈的双手。但如果学步车选择不合适,也会对宝宝学习走路产生不良的影响。
技术要求
材料
1材料质量
所有材料目视检查应清洁干净,无污染。材料的检查应用目视检查,而非放大检查。
2特定可迁移元素最大限量
学步车上可触及区域内的部件和材料,按5.3(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测试)进行测试,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测试结果的校正值应符合表1中的最大限量的规定。
金属表面
学步车上所有暴露的金属表面均应进行防腐蚀处理或使用防腐蚀材料。
结构
1、木制部件
学步车上的木制部件应光滑,在测试前后不应出现裂缝、木刺或其他类似缺陷。
2、危险夹缝及孔、开口
为避免对婴儿手指和脚趾造成伤害,按5.4(可触及间隙的测试)测试时,婴儿手指和脚趾可触及到的刚性材料表面上或两个相对运动的刚性体之间不应存在5mm-12mm的孔、开口或间隙,除非孔、开口的深度小于10mm。
3、弹赞
学步车上使用的,并能被婴儿的手指和脚趾触及到的弹簧在按5.9(静态稳定性测试)测试时,任意两个相邻弹簧螺旋间的间隙应小于或等于3mm。如相邻弹簧螺旋间的间隙大午3mm,应对弹簧加以保护,确保弹簧不可触及。
4、外僻突出物
学步车上不应有外露的开口管子、速度调节器以及其他可能挤夹手指、脚趾等身体部位伤害婴儿的突出物。
5、可触及部件
学步车可触及部件应符合GB6675-2003中A.4.4(小零件)、A.4.5某些特定玩具的形状、尺寸及强度),A.4.6(边缘)、A.4.7(尖端)、A.4.9(金属丝和杆件)的规定。
6、绳索/弹性绳等绳状物
学步车上所使用的绳索/弹性绳等绳状物,当在其端部施加25N拉力的作用时,其自由长度应小于220mm,绳索/弹性绳所与学步车的任一部分相连接而缠绕形成的固定环或活套的周长应小于360mm。
7、锁定、折.和框架调节装置
如果结构可折叠或可调节,按5.6(锁定、折叠及框架调节装置的测试)测试时它应保持在一个可靠的锁定位置,并应符合下述条款之一:
a)设计成只能使用工具(如扳手或螺丝刀)才能操作;
b)释放折叠装置至少需要50N的力;
c)释放折叠装置需要两个连续的动作,第二个动作的操作依赖第一个动作的执行和保持。
8、挤夹、剪切
按5.4(可触及间隙的测试)测试时,正、反向施力后形成的任何间隙以及任何活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在变化前后都应小于5mm,或大于12mm。但不包括学步车由看护人正常折叠、打开以及各部件的正常调节过程中产生的挤夹和剪切。
9、跨带宽度
学步车应安装胯带,且胯带宽度应大于35mm,
10、座位
a)按5.7(座位高度的测量)测试时,处于最低位置的座位高离地面应大于160mm
b)如果座位可移动,则座位的固定装置应设计成防止被意外拆卸。
11、学步车脚轮
学步车脚轮不应设置刹车装置,脚轮直径应大于50mm且旋转灵活,但不能穿透长50mm、宽10mm、深度大于2mm的平行槽。
12、框架离地高度
除了脚轮部件及车架固定装置,学步车的其他部分离地面高度应大于25mm,
13、防撞间距
为了防止婴儿的头部、手指直接与墙壁等刚性体接触造成伤害,按5.8(防撞间距测试)测试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使学步车任何一点与垂直的刚性面接触,且在此接触点的水平对称点上水平施加90N的力时:
a)上保护圈或类似装置的内侧起到此垂直面的间距应大于在120mm;
b)上保护圈或类似装置的外侧起到此垂直面的间距应大于13mm。
15、静态稳定性
测试时,学步车不应翻倒。
16、动态稳定性
测试时,学步车不应翻倒。
17、静态强度
测试时,学步车不应损坏、坍塌。
18、动态强度
测试时,座位和框架应无任何影响安全性的结构损坏、撕裂和其他缺陷。
测试后胯带不应松脱,其最大滑移长度不应超过6mm,
19、碰撞强度
测试时,学步车不应破损、脱落、变形,并应符合GB6675-2003中A.4.4(小零件),A.4.6(边缘),A.4.7(尖端)的规定。
20、燃烧性能
婴儿学步车所使用的纺织物不应产生表面闪烁效应,且应在其表面设置永久性警示说明:“警示!切勿近火”。
标准术语
1、学步车babywalkingframes
能在脚轮上运转的座架,婴儿在车内就坐以后,可以借助框架的支撑进行任意方向运动。例如:X形框架、圆形框架、折叠式框架和可调节弹性框架等结构形式。
2、外礴突出物exposedprotrusion
能与长150mm、直径45mm的圆柱棒(模拟一段肢体)的中间长度50mm那一段圆弧面相碰的部分为突出物体。
3、胯带crotchbelt
通过婴儿两腿之间以阻止婴儿滑出座位的装置。
4、可触及区域accesszone
除脚轮和底部保护圈外的其他区域。
学步车利弊
利
1、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n
2、使宝宝克服胆怯心理,成功独立行走;/n
3、比宝宝扶桌腿或其他物品学走路更不易摔跤;/n
4、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家长(不必夹着、扶着、拉着宝宝学走路等)。/n/n
弊
1、把宝宝束缚在狭小的学步车里,限制了自由活动空间;/n
2、减少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在正常的学步过程中,宝宝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学会走路的,有利于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让他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使宝宝会有一种自豪感,对增强其自信心很有好处,而学步车没有这一功能。/n
3、增加了宝宝学步的危险性。一些爸妈常将宝宝搁置在学步车中,就去忙其他的事情,容易使宝宝发生意外,如撞伤及接触危险物品等。/n
4、不利于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宝宝的骨骼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腿部骨骼变弯形成罗圈腿。/n
5、许多宝宝不具备使用学步车的协调、反应能力,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另外,在快速滑动的学步车中,宝宝会感到非常得紧张,这不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和性格的形成。
误区
把小宝宝过早放进学步车里,就像让未成年的孩子驾驶轿车一样,是非常危险的事。英国曾有研究数据显示,婴儿用学步车时发生的伤害事故的比率远高于用其他婴儿用品发生事故的概率。这是因为学步车让宝宝的速度过快、高度过高,危险也因此成倍增加了。
调查显示,大多数伤害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以下几大类原因:首先,学步车的倾斜翻倒会使宝宝被摔到楼梯下,或者撞上家具、加热器或灶台等。其次,由于使用学步车,宝宝可能会被过去触及不到的东西(比如蜡烛和热茶杯等)烫伤。最后,学步车还可能让宝宝够到过去放在安全位置的家庭有毒物品,如香水、漱口水或酒精。
正像不少家长自认为的那样,人们都会错误地认为宝宝在自己的小“车”里忙着的时候是安全的,短时间内不用人照看。但事实上,当你的宝宝在婴儿学步车里的时候,反而需要你特别警惕。而让宝宝待在没有危险的房间的地板上,他会更安全。并且,过多使用学步车甚至可能还会稍稍延缓他的发育。
尽管统计数据令人担心,但完全禁止学步车也不现实。一些专家认为学步车应该是只为9个月以上宝宝设计的,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能坐和爬,并且大人要注意控制宝宝的行动速度。另外,顾客购买婴儿学步车时,必须得到明确的安全使用指南。如果有人建议你给宝宝买学步车,你应该先考虑其他的替代品,或者最好还是让宝宝用传统的好办法:在地板上锻炼吧。
社会争论
学步车的最大好处是,便于家长照顾孩子,但是使用的时机呢?常见的有2大迷思,提醒家长谨慎拿捏使用时间的长短和开始使用的时间。建议宝宝8个月大之后再使用学步车,而且单次使用时间要短,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容易引发后遗症。
迷思一:能站直以后,就可以开始使用学步车?
应视宝宝的成长状况来决定。如果宝宝的颈部发育良好,脖子硬了、身体直了,宝宝可以维持坐正的姿势至少30秒,那么建议从单次使用学步车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使用时间。当宝宝发育至爬行阶段,可以独自爬行1米以上的距离时,建议单次使用学步车时间可延长至20~30分钟,但仍应避免超过1小时。
“七会坐,八会爬”,9个月大的宝宝就会扶墙学走,10个月之前的宝宝不建议使用学步车。如果父母确实需要使用学步车,请谨慎对待。宝宝使用学步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头部支撑力已足够、能够独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着物品走路。
迷思二:坐学步车,宝宝学走路的速度比较快?
俗话说:“七坐八爬。”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爬”是极为关键的,因为“爬”有助于小宝宝背肌和腹肌的发展,会影响到日后的站姿能否直挺,而爬行的姿势正确与否也格外重要,家长们应注意爬行时尽量让小宝宝的肚子离开地面。
提早使用学步车及其使用频率的提高,相对来说便是降低幼儿爬行的时间,进而减少小宝宝在学走路阶段时探索环境的机会。让小宝宝通过直立行走来探索环境,其实就是宝宝自我训练身体重心的发展历程,让身体重心从胸口至肚子的卧躺状态逐渐移至肚脐的站姿状态。另一方面,幼儿使用学步车是用“蹬”的方式进行,是一种属于脚步的反射动作,和提高走路动作所需的脚部力量发展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学步车是单纯给幼儿提供移动经验,学习走路的进程并不会因此而加速。
选购技巧
第一、是否经过检验合格。包括上面是否贴有合格标识、商品标识及厂商资料等。因为婴儿学步车是目前统计上,最容易导致婴儿发生意外受伤的婴儿用品,因此父母亲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其安全性。
第二、选下盘较大型者。因为下盘大的话,其重心较低、不易翻车,相对的比较稳固。而且在行走时碰撞距离婴儿较远,以及在防止婴儿拿或拉其它物品方面都是比较安全的。同时要选择轮子设计大且坚固,能灵活活动的学步车。
第三、有无高低升降功能。有此功能的学步车,有助于调整适合于婴儿的脚部的长度(以双脚触地为准)。会让孩子比较有安全感,也比较舒适、安全。
该文章由作者:【鬼斧神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