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是设施农业中的一种简易保护作物栽培的基础设施,它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并通过卷膜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棚内温度与湿度,起到春提前,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除了春季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外,还可以更换成遮阳网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雹等的设施栽培。用于蔬菜种植的大棚种类较多,农村目前主要使用的有单栋温室大棚、连栋温室大棚二大种其他还有少量的日光温室等。
常见方式
反季栽培:要想蔬菜的价格高,就可以采用反季蔬菜种植,反季的蔬菜才能满足市场不断的供应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如在秋季种植大白菜、萝卜等耐阴蔬菜,注意用黑色覆盖网来遮阳,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软化栽培:就是当蔬菜生长了一段时间后,再设置半黑或黑暗环境,注意生长湿度。这种方式,种植的蔬菜营养价值最高,叶绿素含量低,枝叶松软,美味可口。如韭黄、芹菜等。
促进栽培:此方法主要是供应淡季市场的需求,在春季早期和冬季,充分利用温室保温来种植蔬菜,宜以耐寒和喜温的品种种植。
无土栽培:不仅成本低,而且产量高、蔬菜品质好、健康环保等优点。无土栽培采用的方法是水种植法、营养液种植法等。这种栽培法使用范围广,推动了蔬菜的高品质发展。/n
建造技术
竹大棚建造技术
1、定位放样
(1)棚向。以南北向为好,如受田块限制,东西向也可以,尽量避免斜向建棚。
(2)规格。棚宽4-6米,长30-50米,高1.6-2米。建立大棚群时,应使棚间距达到1.2-1.5米,棚头距离4-5米,有利运输和通风,避免遮荫。
(3)放样。在地势开阔、非风口的地方,按照设计好的大棚长、宽尺寸确定大棚四个角,用勾股弦定律使四个角均成直角后打下定位桩,在定位桩之间拉好定位线,并沿线将插竹架的地基铲平夯实。
2、插绑拱架
(1)选用架材。架材选用新砍的青竹,要求直径2-2.5厘米,长3.5-4.5米,上下粗细一致。
(2)打孔插架。沿大棚两侧定位线,从一端向另一端按70-80厘米的等距离用钢钎打30-40厘米深的孔,将青竹基部逐一插入孔中,为使拱架两侧肩高一致,同一拱架的两根竹子新旧、粗细应尽量相同,然后填土踏实,再将同一拱架两侧的竹竿按统一高度标准弯成弧形,并用布条或包装绳顺一定方向包扎,使青竹两头包裹在其中。
(3)绑拉杆。在拱架顶部和距地面60-80厘米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绑上3道纵向拉杆,绑时拱架之间应保持原有距离,并尽量绑牢,使拱架不前后滑动。为提高大棚牢固性,5-6米宽棚每隔3-5米要有一立柱,4-5米棚可以用交叉式斜撑代替两侧的拉杆,方法是在棚内每隔4-5道棚架,用4根入土30-40厘米的长架材按45°角固定在棚架上,从上往下看像个“X”形。
(4)建棚头。在两端的拱架下,插入4-6个支柱,将支柱与棚架绑在一起形成棚头,在背风处棚头中部设门,门宽0.7米,高约1.3-1.5米。为减轻风对膜的损坏,迎风的棚头可采用逐步降低棚架高度的办法过渡。
3、盖大棚膜
(1)固定裙膜。裙膜宽6.8米,长度比大棚长1-2米,将1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入麻绳或尼龙绳,用电熨斗等烙合成小筒,盖在棚架两侧的下部,两端拉绳拉紧后固定在棚头上,中间用细铁丝将拉线固定在棚架上,在插拱架的边路开深10厘米浅沟,将超过围裙的20厘米薄膜埋入沟中踩实。
(2)固定顶膜。顶膜宽度为拱架弧度80厘米,长度为大棚长2倍棚高40厘米,在无风条件下上顶膜,顶膜绷紧后用铁丝固定在棚头立柱上。
(3)埋地锚。相邻两道棚架两侧的中间各埋一个地锚,具体方法是:用粗铁丝捆一块整砖,沿边线埋入土中,上面留一个环用来固定压膜线。压膜线必须贴棚膜拉紧。
(4)装门。将门处薄膜切开,上边卷入门口上框,两边卷入门边框,用木条钉住,门用竹木作框,绷上薄膜,再用粗铁丝固定在门框的一边。
4、建小拱棚
(1)竹弓。竹弓长3-4米,宽2.5-4厘米,厚0.8-1cm,跨度1.5-2.4米,弓高0.6-0.8米,弓距1米左右。
(2)小棚膜。膜宽与竹弓相等,长与大棚相等。
(3)草帘。宽1米,长与竹弓相等。
管理要点
(一)增强温室大棚的稳定性:
1、及时更换破损的压膜线,及时修理损坏的大棚骨架;2、抻平松弛的棚膜,在温室大棚四周覆整较多的压膜土;3、深埋地锚,紧固压膜线,固定棚头处的棚膜,使棚膜牢牢地贴附在大棚骨架上;4、利用三角形稳定原理在大棚骨架与骨架、骨架与地面之间增设临时的或永久的拉线、支柱或骨架材料;5、在大风天气,要随时检查温室大棚的压膜土、压膜线等固定棚膜物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在大风天气,耍及时固定被风掀起的棚膜。
(二)建设温室大棚时要充分考虑防风问题:
1、购买专业厂家生产的大棚设备;2、处于棚膜小区周边部位的温室大棚,在大棚高度不低于中部大棚的强一些,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个棚膜小区的防风能力;3、建造抗风性能强的大棚,设计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必须计算风荷载。温室大棚的抗风能力与大棚的稳固性正相关,大棚的穆固性与建筑质量、骨架材质、棚面弧度、大棚跨度有密切关系。其中,流线型温室大棚的抗风能力最强;4、在温室大棚选址上,尽量避开风口,在保证光照的情况下,尽量将大棚建在具有风障作用的建筑物附近。
(三)提高防风意识:
1、充分认识大风对温室大棚的破坏作用,提高防风意识;2、注意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中有关大风的气象预报,做到提前预防;3、估测大棚的防风能力,尤其在大风天气要经常估测,以便采取适当的防风措施;4、收集防风方法,不断从工作中总结防风经验。
肥料选择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施用不当,直接影响温室大棚蔬菜的品质与产量,并且引发病虫害的发生,投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温棚生态环境恶化,给下茬蔬菜生产带来危机。要科学合理施用冲施肥,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选用氮钾冲施肥:
温室大棚蔬菜定植之前,要进行整地,施入大量有机肥和氮、磷、钾、微肥等。菜农在施底肥时,氮、磷一般比较充足,钾元素较少,有机肥含钾较少。温棚小气候是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土壤磷元素的释放,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必大量补充磷素;相反温棚蔬菜如:番茄、辣椒、黄瓜、西芹等需要大量的钾,而且苗期少,成株期需要量很大。因此在施用冲施肥时,应优先考虑选用氮、钾冲施肥。在大棚生长最后的30-40天,可酎情补施磷酸一铵,用量5公斤左右。
2、购买冲施肥时要做到五看:
一看:冲施肥三证是否齐全,即肥料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至少要有两证,否则为不合法小厂生产,肥料常常含量不够。另外,包装内部要有出厂合格证。
二看:冲施肥配比是否科学,有没有针对性。目前市场上多数冲施肥是普通型的,各种作物通用,如瓜类、葱蒜、韭菜、番茄、芹菜等通用;露地、大棚与温室通用,配方无针对性。对蔬菜生长发育或有益或有害,增产作用不明显。同时冲施肥要含有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如:Ca、Mg、B、Zn、Fe等。
三看:看肥效。温棚蔬菜冲施肥,要具备速效与缓释相结合,硝态氮占无机总氮20-30%左右,并含有一定量的生化黄腐酸,具有解除离子拮抗、吸咐、缓释等作用,一般肥效可持续25天以上,能够改良根际土壤生态环境,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力。
四看:看外观质量。冲施肥外观上要颜色一致,颗粒均匀,不结块,较酥散,水溶性好,无残留或残留较少。销售部门有化验单,包装内要有出厂合格证。
五看:看标识。目前多数冲施肥,大量元素含量较少,或根本没有含量,有的仅有钾含量,有的只有氮含量,实际上属于单一元素肥料,这不适宜蔬菜冲施。
3、施用冲施肥要做到四宜:
一是土宜,对于质地较轻的沙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施肥速效性强、发苗快,要少施、勤施,一般隔10-20天冲一次,每次10-15公斤。粘重的土壤15-25天冲一次,每一次20-30公斤。
二是时宜,温室大棚进行肥料冲施时,视季节的不同,温度亦有明显差别,而肥料对温度的反映上,以氮磷最为明显,土壤养分的释放,随温度的升高养分释放速率加快,供应较多。因此,温度低时,要多施,温度高时要少施。
三是物宜,不同的蔬菜作物,需肥规律是不一样的,叶菜类一般氮素要求多,要增施速效性氮肥,芹菜则对硼、钠有特殊要求,所以要施用含硼冲施肥,而番茄要施用除含氮钾外,还含有钙、镁等中量元素的冲施肥。
四是肥宜,冲施肥的配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包括N、P、K养分的配比,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硝态氮的比例,肥料的酸碱性(pH),都要适应一定区域的某类作物,如酸性肥料,可施于中性、弱碱性土壤,弱碱性肥料施用于酸性土壤,石灰氮施于弱酸性土壤,采用相应的措施,既可补氮,又可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施可乐既可抑制和阻育线虫繁殖,又可杀灭大量地蛆。
五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蔬菜种类、养分吸收量以及蔬菜地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施肥量,根据蔬菜的营养生理特点确定施肥期。根据土壤供肥能力、蔬菜目标产量而计算出的施肥量,或者根据当地土壤情况,针对具体蔬菜品种,设计出专用复合肥、冲施肥,可有效地解决过量施肥和施肥比例不科学。
场地选择
建造塑料大棚的场地应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场地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荫。在山区,建棚处应避开风口,坡地处建棚应在南坡。建棚处土壤要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水源问题是塑料大棚场地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塑料大棚扣棚之后无法接受自然降水,必须靠人工浇灌来补充水分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如果大棚建在离水源远的地方,水分供给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很多的大棚蔬菜由于远离水源而遭遇失败,应该引起注意。
该文章由作者:【世徒】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