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十二时辰之一)

下午 9 时正至下午 11 时正。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亥时(十二时辰之一)

来历

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解释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下午 9 时正至下午 11 时正)。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十二时辰制

子时(23时至01时)

丑时(01时至03时)

寅时(03时至05时)

卯时(05时至07时)

辰时(07时至09时)

巳时(09时至11时)

午时(11时至13时)

未时(13时至15时)

申时(15时至17时)

酉时(17时至19时)

戌时(19时至21时)

亥时(21时至23时)

该文章由作者:【欲仙欲死】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