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外科口罩为用于戴在手术室医务人员口鼻部位,以防止皮屑、呼吸道微生物传播到开放的手术创面,并阻止手术病人的体液向医务人员传播,起到双向生物防护的作用。
简介
医用外科口罩用于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所佩戴的一次性口罩,能覆盖使用者的口、鼻等,为防止病原体微生物、体液、颗粒物等的直接透过提供物理屏障。
结构与组成
通常由面罩、定形件、束带等组件加工而成,一般由非织造布材料制造而成。通过过滤起到隔离作用。
材质
医用外科口罩主要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
主要技术指标
医用外科口罩需符合我国医药行业标准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
(2)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
(3)压力差:在规定条件下,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的压力差应不大于49Pa;
(4)合成血液穿透:2ml合成血液以16.0kPa(120mmHg)压力喷向口罩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
预防类型及适用情况
用于戴在手术室医务人员口鼻部位,以防止皮屑、呼吸道微生物传播到开放的手术创面,并阻止手术病人的体液向医务人员传播,起到双向生物防护的作用。
正确配带口罩方法
正确佩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医用口罩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按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来分,医用口罩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临床上推荐大家最好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其正确的佩戴方法如下:
(1)佩戴口罩前应将手清洗干净,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2)佩戴时,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将折面完全展开;
(3)将有鼻夹的一边向上,将嘴、鼻、下颌全包住,将口罩下端调节至下颌适当位置,两边的橡筋带挂于双耳或将两端的绑带系结于脑后,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尽量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
注意事项
(1)在购买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时,要到正规的医院、药店购买,同时注意产品的外包装要有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使用期限。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号等信息,以及详细的产品使用说明;
(2)使用前请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对外包装标志、生产日期、有效期进行确认,并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3)应确保口罩展开后覆盖着鼻梁至下颌处,以获得预期的防护效果;
(4)一次性的医用外科口罩,禁止重复使用;
(5)医用外科口罩使用前若发现包装破损,禁止使用;
(6)对非织造布过敏者慎用;
(7)医用外科口罩使用后,应按医院和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使用建议
身体健康的公众在日常生活和正常的社会活动中,不建议佩戴口罩。如需与流行病患者接触,或长时间处于人员密集且不通风的场所,则应当通过佩戴口罩进行个人防护。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 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该戴上口罩。
-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去人群密集场所,如超市、商场、影院等地时;在相对密闭的或人多的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时,如搭乘电梯时;同一学习、工作区域内有人患呼吸道疾病时;与患者或疑似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建议戴口罩。
- 为防止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当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时应及时戴口罩。
该文章由作者:【半个时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