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出现的地方有什么特征(玉石出现的地方有什么特征和作用)

出土玉如何鉴别

出土玉鉴别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工艺痕迹鉴定

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兽皮醮解玉砂等为之,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到粗细不匀、方向不一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的细凹线,并有层次感,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的、较为平行的细凹线。

精品玉器清根及地子大多平整、匀净,干净利落,重要的是垂直砣痕不能太过,若使用电动砣具,一般可发现垂直砣过的凹陷痕迹。分析这种工艺的特点是鉴定古玉真伪的极其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鉴定方面起主导作用。

2、氧化鉴定

氧化是指玉石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他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氧化有两种现象:一是钙化成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氧化严重成粉状。

要知道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可火烧假玉器却不这样。用火烧手法的仿氧化古玉,通常表面为薄薄的一层粉状,没有深度、层次感,强光灯照射下玉质纯净、透明,氧化层非常薄。自然氧化深度有轻有重,通常尖角、边棱部位较重,氧化重的,灯光照射不透。

3、腐蚀鉴定

多数玉器长时期埋在各种土壤中都会有腐蚀的现象出现,特别是酸性土壤对玉器破坏较重,玉质较软的,氧化严重的玉器受腐蚀最重。其特点通常是出现蚀孔、蚀斑现象,有的蚀孔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经化学变化而形成的闪亮结晶体。

通常氧化较重则腐蚀越重,目前用酸类物质腐蚀伪造而成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腐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玉器,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

扩展资料:

古玉鉴定的“八察”

1、察织物纤维痕

不少古玉直接放置在人体上,或者包裹于织物中。在一定的温湿度和压力下,纤维及颜料脱落,牢牢地黏附于器物的表面。因此,在镜下,甚至肉眼也能看见红、蓝、绿等颜色的织物纤维,经纬分明。

2、察昆虫的虫卵 、残体

3、察水渍

在地质及大气条件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埋藏地的地下常常有微细的潜流,涓涓不息、常年流动,浸润、侵蚀着玉的表面,形成流动状的、深深浅浅的水渍。

4、察植物根茎印痕

某些植物根茎有无孔不入的特性,植物蛋白新陈代谢而分解的酸性物质可以对器物的表面造成侵蚀,所以能够看到有清晰叠压关系的根须状印痕。

5、察碳化痕

古人有“灸玉”习俗,烧过的玉器有生物碳的附着和渗入,呈点、面分布,往往很深入,无法消去。

6、察“驱邪矿物”残留(古代葬俗)

自然界的一些矿物有杀菌、驱虫、防腐的作用,古人以为它们有驱妖辟邪的功效,将它们置于墓葬和居所里。因此,有一些古玉被赤铁矿、朱砂、雄黄等矿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通过放大镜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缝隙中残留的矿物颗粒。

7、察缝隙、孔洞内充填的碎石

地表有大量的二氧化硅类和碳酸钙类矿物存在,它们可以以液态或者以固态的砾石形式存在并运动着,在空隙里聚集、硅结、板结,坚韧无比。

8、察钻痕

钻具出现以来,钻头基本是圆锥或菱形形状。由于是人力,所以压力小、钻速慢、非匀速、进尺慢,钻痕表现为往复、相对平行的运动态势,出现不甚均匀的旋纹。而现代螺旋纹钻具因高速、匀速旋转则不会出现平行的钻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古玉鉴定

百度百科-古玉

玉石一般在什么地方才有?

玉石一般只有玉矿脉附近才会有,大都出现在有矿脉附近的河流河床,没有矿脉几乎是不存在的。

我国主要的玉石产地:

1.和田玉

和田玉作为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四大名玉之首了,其生产地最著名的就是新疆了,业界人人都知道在新疆生产出来的和田玉质地大多数都是优质的。在新疆和田玉的原生矿就有40多处,主要分布在和田、塔什库尔千、叶城莎车、于田若羌等地方,但是这些矿地都是在很高的地带,和田玉开采出来并不容易,根据和田玉的特征以及地理位置又把和和田玉的场地划分成昆仑山玉矿、阿尔金山玉矿以及天山厂区这三大产地。

2.蓝田玉

蓝田玉是我国开采出来使用最早的玉石,在战国时期,秦置蓝田县,因为玉之美者曰蓝,县产美玉,故名蓝田玉。

玉石

3.独山玉

独山玉是我国特有的玉石品种,也是四大名玉之一,主要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独山、新疆、四川等地,其中最著名的生产地就是河南南阳市独山,因此就被称作独山玉,也叫南阳玉或河南玉。独山玉拥有非常多的色彩,质地坚硬,与翡翠比较相似。

4.岫岩玉

岫岩玉老玉和碧玉这两种,著名的产地就是辽宁省岫岩县。岫岩玉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具有块度大、色美、净度纯、硬度足等特点,是非常理想的玉雕材料。

玉石出现的地方有什么特征(玉石出现的地方有什么特征和作用)

玉石的特点

玉石的特点

玉石的特点就是品质一般是从质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颜色五个方面来判断的。玉石的质地是指玉石的细密温泽程度。玉与石的区别之一就是玉入手细腻,温润坚结,半透明状,光泽如脂肪;而石则粗糙干涩,缺乏光泽,也多不透明。硬度是指玉石抗外来作用力(如压、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难度越大,玉石的品质也越好。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玉石特点就是色: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玉的色泽暗淡、微黄色为下品。如果单色玉:要选择均匀的为好。

(2)玉石特点就是透: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

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多。

(3)玉石特点就是匀:玉的色泽重在均匀,如含白、绿而色泽不均匀,则价值很低。

(4)玉石特点就是形: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

一般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

(5)玉石特点就是敲: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由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6)玉石特点就是照: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玉石有什么特征

常规鉴定包括:肉眼观察、放大检查、折射率、双折射率分析、光性特征、色彩鉴定、密度等部分。鉴别玉石应该从硬度、透明度、颜色、光彩等几个方面来看,真正的玉石相对于伪造品来说非常的坚硬耐磨,晶莹剔透,颜色纯正。而表面有褶皱、内部有气泡、重量轻、硬度小等都是假玉石常见的特征

常用的玉石鉴别方法:

一、观光泽:真玉器无论半透明或不透明,都有温润光泽,油脂光泽、花纹自然,内部纤维状态是不易模仿的。若内部夹有少量杂质或呈棉絮状花纹均属正常;假玉器色泽干枯,灰暗呆板无灵气,有的还有气泡;

二、测硬度:用刀刻、刮,真玉器不留痕迹。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

三、拈比重:真玉器手感沉重,假的则轻飘。这其实是与玉石的密度有关,真玉结构细密,而假玉多塑料、玻璃仿制,同体积相比,真玉重量远远超出其伪造品的重量;

四、听声响:把玉器用线悬空挂起,用硬物敲击,真品的声音清脆悦耳,余韵悠扬;假的则相对沉闷干涩。

五、看断口:用10倍放大镜观察,真玉器的断口参差不齐,可见比较细密的结构;假玉器的断口整齐发亮的,常为玻璃类仿制品,断口结构粗糙、无蜡状光泽的是石质仿制品。

该文章由作者:【福康安】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