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皮定均(1914年8月30日—1976年7月7日),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代家岭,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长征、中原突围、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人物履历

1914年8月30日,皮定均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代家岭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与祖母相依为命,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13岁参加当地农民协会,1928年,皮定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皮定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皮定均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曾在红四方面军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长征中任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副科长、步兵学校营长。到陕北后,任教导师第2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任八路军第129师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1944年8月,皮定均奉命组建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即第1支队),任司令员,率部挺进豫西,仅经月余奋战即在豫西站稳了脚跟,打开了抗日局面,随后会同第2、第3、第4支队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皮定均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旅长,1946年6月,皮定均在中原突围中,指挥所部第1旅担任掩护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的艰巨任务,尔后率部向东转移,继续迷惑、牵制国民党军对兄弟部队的追击。期间,他率孤军作战,足智多谋,巧妙指挥部队抢关夺隘,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经20余天连续奋战,冲破国民党军的堵截、封锁,抵达苏皖解放区。从此1纵1旅这支部队被人们称为“皮旅”,“皮旅”成为名震华夏的英雄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皮定均任第24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52年,皮定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任军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夏季反击作战,1953年回国后,皮定均任福建军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曾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评授军衔时,皮定均在华东地区曾被初评为少将,后来毛泽东在他的名下特批:“定均有功,由少晋中”,遂被授予中将,1969年起,皮定均任兰州军区、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6年7月7日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时不幸遇难殉职,年仅62岁。

职务任免

担任红军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副科长、步兵学校营长、教导师第2团团长、八路军第129师特务团团长、军分区司令员、支队司令员、纵队旅长、纵队副司令员、野战军副军长、野战军军长,解放军24军军长、志愿军第9兵团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

主要贡献

1946年6月27日,皮定均临危受命,率7000余众,阻击国民党军约22万兵力,掩护主力突围。皮定均采用疑兵之计,连续3天顽强阻击,掩护中原军区主力顺利越过平汉铁路向西突围,皮定均率部孤军转战24昼夜,横跨鄂豫皖三省,历经23次大小战斗,克服崇山峻岭、暴雨洪水等艰难险阻,冒着酷暑,忍饥挨饿,行程1000余公里,除掉队、失散、伤亡2000余人外,以3个团5000人的完整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的成功战例!

1953年夏,皮定均率部参加夏季反击战,参加大小战斗40余次,歼美军和南韩李承晚军1.3万人并收复土地33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防御态势,积累了宝贵的攻坚作战经验,1944年9月25日挺进豫西,至1945年初河南军区进驻,皮定均率部驰骋豫西大地,独立奋战三个半月,先后作战139次,解放群众一百多万,建立起了包括嵩山、箕山两个专署,洛阳、偃师、密县等十一个市县抗日民主政府,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所获荣誉

1955年,皮定均被授予中将军衔。

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主要著作

《我对组织指挥作战的若干经验》

《关于城寨战斗的战术要领》

《中岳风雷》(1986年10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铁流千里(中原东路突围纪事)》(1986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皮定均日记》(1986年10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回到我的“故乡”白栗坪》 (1960年《解放军报》,河南《奔流》杂志1960年第九期)

家庭成员

夫人:张烽,原名张凤兰,1923年4月21日出生在河北省涉县,1938年在家乡参加八路军129师,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与皮定均结婚。1945年参加豫西抗日支队,和皮定均在洛阳市、偃师市、巩义市、登封市、伊川县等地参加抗日斗争,1945年4月,任巩县(现巩义市)一区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豫东战役,历任兰州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83年正师级待遇离休,2009 年5月26日,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逝,享年86岁。

长子:皮国宏,1948年出生,曾在南昌步兵学院学习,后成为正营职干部,1976年7月7日,不幸遭遇空难与父亲一同牺牲。

次子:皮国勇,1951年9月出生。1968年3月当兵入伍。历任副航海长、副艇长,某海军基地军训处参谋,福州军区作战部副处长,厦门水警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海军舟山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参谋长,2002年8月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已经退休。

三子:皮效农,1969年当兵入伍,曾经到南京军区一八一师“皮旅”服役,现已退休,是福建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长女:皮卫平,1952年11月出生,1969年2月入伍,1989年12月起任厦门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1993年4月起任内蒙古满洲里市边境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并借调国务院特区办咨询培训中心工作,1996年7月起任厦门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1999年1月起任厦门市开元区副区长,2003年10月起任思明区政协副主席,2007年3月起任厦门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次女:皮卫华,1971年在南京军区参军,1973年在上海军医大学学习,1977年回福州军区总医院工作,1987年转业至地方。

人物纪念

书籍

《将军生死录—皮定均传》(1994年6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皮定均中将》(2005年5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虎将皮定均》(1985年11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英勇虎将—皮定均纪念文集》(2007年11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传奇司令和他的传奇团长——皮定均与裴子明的传奇故事》(2008年7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视频

《虎将皮定均》

《信念》 20110727 皮定均

《开国中将皮定均:1942年反“五一大扫荡” 日军合围中写毛笔字》

文章

《皮定均与张力雄的生死之交》

《布衣将军皮定均》

《皮定均与中原突围》 

《皮定均率部千里突围》

《传奇战将皮定均》

《金戈铁马:皮定均率部东突保主力》

《开国中将皮定均:日军合围中写毛笔字》

《抗日烽火凸显英雄本色——皮定均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纪事》

《传奇伉俪和他们的传奇之恋——皮定均与张烽的传奇故事》

《虎将皮定均:中原突围震撼中外 毛泽东钦点中将》

纪念园

位于福建省漳浦县天福服务区石雕园内,由皮定均铜像、领导题词及皮定均简历组成,纪念园主体用一块高近3米、宽2.5米、重达20余吨的天然巨石为依托,在这块巨石上,镌刻着江泽民的题词“一生戎马行,丹心为人民”,徐向前元帅的题词“多谋善断,英勇虎将”,李先念的题词“智勇兼优,光明磊落”。

塑像

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柳树岭村(原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

河南省禹州市磨街乡黄沟村侯家大院(抗日战争期间,皮定均曾在此居住)。

人物评价

皮定均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挥员,忠于党、忠于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英勇作战,积极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是中国人民军队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战将,战功赫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传奇。

皮定均一生戎马行、丹心为人民,智勇兼优,光明磊落,多谋善断,英勇虎将,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同志,工作认真、办事果断,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大家都非常敬仰他的人格和品质,有临危不惧的大将风范,

皮定均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战斗的一生,是坚持继续革命的光荣的一生。

该文章由作者:【诸司马技】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