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夫妻百事哀(诗词)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一句古诗,出自唐朝诗人元稹所写悼亡诗《遣悲怀》之二。其诗原意是夫妻患难与共,一个去世以后,另一个看到眼前所有的事物都会想念对方,感到哀伤。后世将此诗曲解为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是无法长久存续的。

贫贱夫妻百事哀(诗词)

诗词原文

《遣悲怀》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n

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

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n/n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n/n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n/n我仍念旧情更加怜爱你的婢仆;/n/n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n/n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n/n但咱们共苦夫妻死别更觉哀痛。

辨析

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

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还能为妻子做些什么呢?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

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评价

屡屡在见诸于各类报刊文章,说某某夫妻贫穷,艰辛度日,必云“贫贱夫妻百事哀”,初不以为然,想国人毕竟读书者甚少,尚可谅之,后屡见不鲜,麻木已无感觉。今年春节看著名节目“南京零距离”是见著名光头孟非同志,说某某夫妻贫穷,艰辛度日,又云“贫贱夫妻百事哀”,我终大怒,奋而揭杆讨之。

“贫贱夫妻百事哀”语出唐人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全诗为“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为元稹怀念亡妻所作,情真义切,感人至深,遍览唐诗宋辞,悼亡妻之作,唯苏轼之“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之句可与之媲美,是以千古传诵也。

作者简介

元稹生乱世,八岁丧父,家贫,他随母亲居凤翔。十五岁在长安应试明经科及第。贞元十九年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拨萃科,同入秘书省任校书郎。同年,娶太子宾客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婚后六载,韦丛病故,其后元稹非常怀念亡妻,写下了很多诗作,包括著名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等。

韦丛病故时,元稹为监察御史,后仕途不顺,升沉不定,曾为相三月。元稹幼年家贫,25岁及第后一直做低级官吏,韦丛为大家闺秀,委身下嫁元稹七载,相亲相爱,无怨无悔,心甘情愿。“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元稹终于升为监察御史的高官时,韦丛却撒手人寰,令元稹伤心不已。

元稹虽幼时家贫,但及第后生活只是略有窘况,并非赤贫,即使没钱买酒了,贤妻尚可拔金钗沽酒。贫贱夫妻之云是与后来为监察御史俸钱十万相比而已。韦丛生性善良,施贫怜苦,故诗中有云“衣裳已施行看尽”“也曾因梦送钱财”之句。

由此可以看出,诗中最后两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意为:虽然我知道这种阴阳相隔的悲恨人人都会有,但一想起我们做贫贱夫妻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让我特别悲哀。

可叹世人望文生义,将“贫贱夫妻百事哀”理解为夫妻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是很不幸的,容易在生活上产生痛苦和争执,让人同情。甚至有人说:“富绕结发千秋悦,贫贱夫妻百事哀”…….不读书的岂止是刘项!

不过,也许生活的压力让人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句诗,元稹没有想到,他随手写下的这句千古名言,恰恰是世上贫贱夫妻生活的心声,百事哀,的确面对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每天过的都不容易。

社会评价

屡屡在见诸于各类报刊文章,说某某夫妻贫穷,艰辛度日,必云“贫贱夫妻百事哀”,初不以为然,想国人毕竟读书者甚少,尚可谅之,后屡见不鲜,麻木已无感觉。今年春节看著名节目“ 南京零距离”是见著名光头 孟非同志,说某某夫妻贫穷,艰辛度日,又云“贫贱夫妻百事哀”,我终大怒,奋而揭杆讨之。

“贫贱夫妻百事哀”语出唐人 元稹“ 遣悲怀”诗三首之,全诗为“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为元稹怀念亡妻所作,情真义切,感人至深,遍览唐诗宋辞,悼亡妻之作,唯苏轼之“ 江城子”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之句可与之媲美,是以千古传诵也。

该文章由作者:【燕三娘】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