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汉语汉字)

琴(拼音:qí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乐器名,为拨弦乐器,后引申为乐器的统称。

琴(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象形兼形声字。从珡,金声。战国文字“琴”从珡、金声,与《说文》“琴”字古文从“金”声同。《说文》篆文作“A”,隶变作“琴”。本义是乐器名,为拨弦乐器,又称“七弦琴”,俗称“古琴”。一种拨弦乐器。用桐木等制成,琴身狭长,有五根弦,后增至七根。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弦。音域较宽,音色丰富。相传是神农发明的,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拨弦乐器。曾侯乙墓E61号漆箱文字有“琴瑟”。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24:“听琴瑟之声。”《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后引申为乐器的统称。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qín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琴棋书画。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琴书(曲艺的一种)。弹(tán )琴。

详细字义

qín

【名】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qin,aseven-stringedpluckedinstrument〗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某些乐器的通称〖ageneralnameforcertainmusicalinstruments〗。如:提琴;胡琴;钢琴;口琴

琴锤

qínchuí

〖hamlet〗演奏固定音调的打击乐器(如洋琴或木琴)用的手槌

琴键

qínjiàn

〖key〗诸如钢琴、手风琴等乐器上的黑白两色按键

琴瑟

qínsè

〖beonfriendlyterms〗比喻夫妻感情和睦

窈窕涉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琴瑟不调

qínsè-bùtiáo

〖unadjustable〗∶比喻政令失调

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魏书·崔光列传》

〖discordbetweenhusbandandwife〗∶比喻夫妇反目

泾阳君与洞庭外祖世为姻戚,后以琴瑟不调,弃掷少妇,遭钱塘之一怒,伤生害稼,怀山襄陵。——

《太平广记》引无名氏《灵应传》

琴师

qínshī

〖stringedinstrumentplayer〗精于弹琴而为乐队伴奏的人;教授琴类乐器的老师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insong,withmusicalaccompaniment〗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凡珡之属皆从珡。䥅,古文珡从金。巨今切〖注〗珡、?、?,古文。

说文解字注

禁也。

禁者、吉凶之忌也。引申为禁止。白虎通曰。琴、禁也。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此㬪韵为训。

神农所作。

世本文也。宋书乐志曰。琴、马融笛赋云宓羲造。世本云神农所造也。瑟、马融笛赋云神农造。世本云宓羲所造也。按风俗通、广雅皆同世本。季长说、误。山海经郭传引世本伏羲作琴。神农作瑟。恐系转写舛错。

洞越。

句。

练朱五弦。

洞当作迵。迵者、通达也。越谓琴瑟底之孔。迵孔者、琴腹中空而为二孔通达也。越音?。或作?。练朱五弦者、虞书传曰古者帝王升歌淸庙之乐、大琴练弦。葢练者其质。朱者其色。郑注乐记淸庙之瑟朱弦云。练、朱弦也。练则声浊。五者、初制琴之弦数。

周时加二弦。

文王、武王各加一弦。

象形。

象其首身尾也。上圆下方、故象其圆。巨今切。七部。

古文珡。从金。

以金形声字也。今人所用琴字乃上从小篆、下作今声。

康熙字典

《唐韵》巨今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靲。《说文》本作珡,禁也。象形。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白虎通》:琴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琴论》: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方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广六寸,象六合。前广後狭,象尊?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三礼图》:琴第一弦为宫,次商、角、羽、徵,次少宫,次少商。琴有弦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脣名龙唇,足名凤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长者龙池,短者凤沼。临岳,琴首絚弦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弦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系弦者也。轸支足下转扭,调弦者也。《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婴䃌、贡梓、帝命、下相。柏皇为琴曰丹维,曰祖牀。帝俊琴曰电母。

俊之子晏龙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国阿。周宣王琴曰向风,铭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无亏,抚琴为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靑翻。崔駰琴曰卧冰。戴逵琴曰黑鹄。逵之子仲若琴曰跃鲂。兄勃琴曰应谷。柳文畅琴曰春风。此数名可与号锺、露越、绿绮、焦尾同备藻绘也。

又地名。《公羊传·定八年》:甲起於琴如。注:琴如,地名。

又《山海经》:西南黑水之闲,有广都之野,冬夏播琴。注:郭曰:播琴,犹播殖,方俗言耳。

又姓。琴张,孔子弟子,字子开。见《左传·昭二十年》。

又人名。《山海经》: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

又虫名。《山海经》:肃愼氏之国,有虫兽首蛇身,名曰琴虫。注:郭曰:亦蛇类也。

又琴城,冢名。《水经注》:楚人谓冢为琴。六安县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传卽臯陶之冢。

又檐前铁马曰风琴。王半山诗: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如何淸世容高枕,翻作幽窻枕上声。

该文章由作者:【新农夫】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