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征招的随军妓女和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女性,中韩历史学者认为主要是通过诱骗和强迫。大部分慰安妇来自中国大陆、朝鲜半岛、中国台湾、日本本土,也有许多琉球、东南亚、荷兰等地的女性,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妇被称为女子挺身队。
2012年12月6日,中国历史学者在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全史》出版发布会上郑重提出,应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强征的中国、朝鲜等国“慰安妇”改称为“性奴隶”。2013年10月7日,日本公开二战期间强掳35名荷兰女性当慰安妇档案。马英九宣布在2015年10月25日成立第一座慰安妇纪念馆。
释义
日本《广辞苑》对“慰安妇”一词的解释为“随军到战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而更多的学者给“慰安妇”一词作的定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是日本军队专属的性奴隶。慰安妇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日本政府及其军队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性奴隶的制度。
慰安妇制度的提出,据当时日军官方的说明是为了减少因性侵犯而带来的性病问题,并抚慰日军因战败而产生的沮丧情绪。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Km²。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馀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2012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指示美国所有文件和声明禁用按日语直译的“慰安妇”一词,将其改为“被强迫的性奴”,以此要求日本正视二战期间的性暴行。此后,韩国政府也表示考虑采用类似称呼取代“慰安妇”。2012年12月6日,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所长张宪文在《南京大屠杀全史》出版发布会上郑重提出,“‘慰安妇’的称呼是从日本军人角度而言的,而受害国妇女大多为被诱骗或强迫而沦为日军发泄性欲的对象,因此,所谓日军‘慰安妇’实为日军‘性奴隶’,应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强征的中国、朝鲜等国“慰安妇”改称为“性奴隶”。”
背景
“慰安妇”制度是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大规模、有组织征招妇女充当日军随军妓女的制度。
日本当局推行“慰安妇”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日俄战争时,日军官兵性病流行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开始实施这一制度。当日本在侵略东南亚各国(包括中国)时,又故伎重演。
1931年11月,日本海军将日本侨民在上海虹口经营的4家风俗场所指定为日本海军特别“慰安所”。其中“大一沙龙”(上海东宝兴路125弄)为是世界第一个日军慰安所,亦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慰安所。其它三所是“小松亭”(虬江路大富里5号)、“永乐馆”(狄思威路)、“三好馆”(吴淞路松柏里)1932年1月中国的上海事变以后,日本军队性侵犯中国妇女的事不断发生。日本开始在上海组建“慰安妇团”。
随军慰安妇之所以成为制度,其原因要推至1932年1月中国的上海事变以后。上海事变中,日本军队强奸中国妇女的事不断的发生,1937年12月,日军进占南京之后随之而起的是屠杀、强奸的事不断,不仅造成中国人更强烈的反日意识,为此国际舆论也对日本施以强烈谴责。换言之,在军队的性需求是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为避免士兵在侵略战争中强奸被侵略地区妇女,引发更激烈的反抗,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必须提供一种“性的慰安设备”使士兵得以发泄性欲。
慰安妇制度的提出,是为了减少因强奸而带来的性病问题。在战争后期,由于人手紧缺,很多慰安妇也承担起护士等支援工作。
2007年3月5日,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教授金文吉公开日本驻中国上海领事馆警官田岛周萍于1937年12月21日发给长崎水上警察署的公文《有关为皇军官兵征调慰安妇委托文件》,记录当时日本为广泛动员慰安妇,领事馆、宪兵队、陆军武官室等单位分工缜密:日本领事馆签发营业执照给慰安所,对慰安妇被运抵各港口时提供方便;日本宪兵队负责将慰安妇运送至慰安所,及保护慰安妇营业者和慰安所的安全;日本陆军武官室负责辟建慰安所、检诊慰安妇等工作。该文件指称:“经各个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及与(上海)总领事馆、陆军武官室、宪兵队协商结果,为提升皇军士气,决定在各战线设置慰安所。……根据此决定,正在日本和朝鲜征召慰安妇。凡持有相关证件的人员,务必保障其顺利搭乘船只前往目的地。”
自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侵略者在这长达14年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就是侮辱奸淫了无数的中国妇女,其手段之惨无人道,堪称“史无前例”。战后,一部分“慰安妇”成为幸存者,但是她们依然背着“军妓”的黑锅隐姓埋名,有的在寂寞孤独中死去,慰安妇这听起来温柔可亲的称谓,掩盖着数不清的中国、朝鲜、菲律宾、新加坡及日本等亚洲妇女的斑斑血泪。
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皇军”如此疯狂地强奸和蹂躏妇女,对于其犯罪动机和理由,即变态性心理,日军情报部的大雄一男在给日本陆军本部的文件中作了这样的解释:
“用中国女人做慰安妇,会抚慰那些因战败而产生沮丧情绪的士兵,他们在战场上被中国军队打败的心理,在中国慰安妇的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校正。这种心理作用,惟有中国慰安妇能给我们的士兵产生。她们能鼓舞士兵的精神,能够在中国尽快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当日本武士道不能支撑崩溃的士兵时,中国慰安妇的肉体却能对复原治疗士兵必胜的信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在中国女人身上得到满足,必将能在中国领土上得到满足。占有中国女人,便能滋长占有中国的雄心。我们必须更多秘密地征用中国女人做慰安妇,从精神上和肉体上安慰我们的军人,树立他们必胜的信心。”
日本政府和军部很清楚怎样利用日本人的这一自我“补偿”、自我疗伤的心理来麻醉士兵,鼓励日本士兵去“牺牲”,同时转移并发泄士兵为天皇、为国家上缴血捐充当炮灰的不满。对于被激起兽性的日本士兵来说,暴力发泄是最大的满足,强奸和玩弄从军慰安妇对于他们不仅是冲锋陷阵的奖赏和补偿,还是证明自己依然存在的手段。性生活是一个制造生命的开始,无法满足生命欲望的士兵,通过性生活感觉自己还活着,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消除牺牲的痛苦,得到补偿的感觉。
正直的日本学者千田夏光在他的《从军慰安妇》一书中对于日本政府和战地军官纵容士兵实施强奸的心理作了精辟的分析:
强奸事件理所当然是应该提交到军事法庭审理的案件,为什么军队对于这样违反军法的事件不闻不问?思考之后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理由:从昭和12年(1937年–引者注)以来一直延续的中日战争中这样的事件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一般,在战场上是勇猛的将兵就要壮烈地侵犯占领地的女性,这样反而使壮烈地侵犯妇女,成为其将兵如何勇猛的证据,这在日本军队中已经形成风潮了。
人们常说日本文化是集团社会的模式,的确日本兵在性侵犯方面,在一系列的强奸、轮奸的犯罪过程中,都体现出了一种集体精神。性行为几乎在所有开化社会中一般都是一种隐蔽的行为,而且人类的性行为和动物、兽类行为的最大区别,一般是极力隐蔽,防止被旁观、被窥视,而日本人却偏爱实施这种众目睽睽之下彼此欣赏的集体犯罪。
罪行
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阀违反人道主义、违反两性伦理、违反战争常规的制度化了的政府犯罪行为。日本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中最丑陋、最肮脏、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世界妇女史上最为惨痛的记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犯下了三大反人道罪行,分别是恶名昭彰的细菌部队——731用活人做实验;南京大屠杀——屠杀34万中国同胞;日军“慰安妇”——军队性奴隶制度,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耻辱。日本军国主义强迫中国大陆、台湾,朝鲜,东南亚各地和少数白人妇女充当军队的慰安妇,这与自愿成为军妓显然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在日军的刺刀下被强行逼迫的结果,是日军有组织、有计划强征或骗征的,而后者则主要是出于一种经济利益考虑的自愿行为。
数量
在这一制度下,全世界有数十万妇女被日军征为军妓。朝鲜中央通讯社认为朝鲜人的“慰安妇”有20万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也认为中国妇女沦为“慰安妇”的有20万人,但两者都数据来源不明。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曾经沦为慰安妇的各国妇女达40万,甚至更多。
由于日军在战败时大量销毁档案,要准确计算出慰安妇的总量较为困难,但是,尽管如此,一些研究人员仍依据已有的资料,对慰安妇的数量作了推断:日军在其侵占地区,前后共驱使40万左右的亚洲女性充当其性奴隶。其中的大部分在战争结束之前被迫害致残致死。在被害女性中,约20万为中国妇女。
慰安所建立
中国
1931年11月,日本海军将日本侨民在上海虹口经营的四家风俗场所:大一沙龙、小松亭、永乐馆、三好馆指定为日本海军特别“慰安所”,此后“慰安妇”制度蔓延到日军的整个东亚战场。
1932年1月,上海事变后,日本军队性侵犯中国妇女的事不断发生。日本开始在上海组建“慰安妇团”。淞沪停战后,陆军的慰安所逐渐撤销,而海军慰安所则继续经营。同时,在沦陷后的中国东北,有不少日本人在关东军的驻地周围设立了军妓院。
1937年12月11日,日“华中方面军”司令部下达《方面军关于慰安设施的实施意见》,一方面致电日本国内,要求尽快征集日本慰安妇运往中国;一方面拨出巨款邀请日侨“方便屋”老板出面,举办“民间慰安所”;同时密令所辖各部先自行设立各种形式的临时慰安所,以上海扬家宅娱乐所的建立为标志,日军开始正式推行慰安妇制度。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大规模的烧杀抢掠,造成了性病在日军各部队中迅速流行。松井石根下令加速在南京筹建各种慰安所。12月25日,驻防南京的日“上海派谴军”参谋部第二科提出了《关于设立南京慰安所的方案》。
1938年6月,寺内寿一为首的华北方面军也向部队发出设置慰安所的命令。11月3日,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的部队负责对汉口和汉阳的警卫,该军立即推行慰安所制度。梅津美治郎的关东军于1941年7月,提出招募2万朝鲜慰安妇的计划,从而将慰安妇制度推到所有侵华日军部队。
1939年4月,日本军方便开始在海南岛占领区设置慰安所,台湾总督府接到海南岛日占军亟需设立慰安所和招募慰安妇的指示,随即命台湾拓植株式会社负责执行海口海军慰安所的兴建工程,及慰安妇的募集与经营业务。/n/n1942年9月3日,陆军省科长会议上指出要在现有基础上追加"将校军官以下的慰安设施,拟按以下规模:华北100所,华中140所,华南40所,南方100所,南海10所,库页岛10所,共400所"。/n/n二战时期,慰安妇与军马、军犬、军鸽以及武器弹药一样,成为日军不可须臾或缺的"军需品"。日本军需大臣曾有手令,慰安妇属军需品,但不得编号,不得建档。
东南亚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东南亚地区,日本军部将慰安妇制度有计划地推广到了东南亚各日军驻地。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慰安所又被称为"爱国食堂"、"官抚班"、"特别看护室"等,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亚、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新不列颠群岛和新几内亚等地均开设有这样的慰安所,被充作慰安妇的女子来自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越南、缅甸和东帝汶等。/n/n有资料显示,日军在1942年5月攻占菲律宾后不久即下令开设慰安所,第25集团军占领马来半岛后,立即着手设立了大量的慰安所。马来半岛上的日军慰安所主要分布在30多座城市。
1943年10月,马来军政监部制定了《慰安设施及旅馆营业遵守规则》和《艺妓、陪酒妇雇佣契约规则》。在印度支那半岛上,越南是日军最早设立慰安所的地区。第15集团军到达缅甸后不久,缅甸各地便出现了日军慰安所,慰安妇中大约有20%是缅甸妇女。日军占领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后,拘留了大批荷兰籍妇女,并将她们编入4个日军慰安所。/n/n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迅速攻占及大平洋及东南亚,所需慰安妇供不应求。1943年9月,日本的次官会议决定在日本组织少女子挺身勤劳队,1944年8月23日的第5、第9号救令公布了"女子挺身勤劳令",并于同时正式实施,从而使搜抓慰安妇活动合法化,大批女性被强征充当慰安妇。/n/n日本投降之前几个月在中国和东南亚诸国战场节节败退,日军为掩饰其罪行,大部分慰安妇被杀死灭口。
结局
证据显示慰安妇除了被用作高强度的性奴隶外,还要遭受性病的毒害,有的慰安妇由于多次堕胎造成终身不孕,而由于日本人力资源不够,慰安妇还不时充当护士,脚夫甚至被武装起来充当炮灰,有时为了掩盖罪证甚至被集体枪杀。
解放后,慰安妇常常被人指指点点,据部分慰安妇口述,有同胞直称其“日本婊子”。《慰安妇调查纪实》中记载慰安妇袁竹林于1958年被居委会的干部指责是日本婊子,勒令去北大荒,并吊销了当地户口没收房子。在中国文革时期,幸存的慰安妇往往受到严重的歧视和相当程度的迫害和侮辱。
纪实
怀孕妇女
照片是美国记者瓦尔特·乌勒(WalterWundle)拍摄的,照片说明这是在中国云南抓获的日本军朝鲜人慰安妇,时间是1944年9月3日。
国际上公认这是最具震撼力的慰安妇照片,因为她们不为人知的悲惨命运和难于向世人表述的复杂情感,只有这张照片表现得最充分。照片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怀孕的女人,看着让人揪心。
这张照片在日本引起关注是1984年。(虽然这张照片早在1980年就已经由每日新闻社在《一亿人の昭和史日本の戦史》中发表过了。)日本的一个月刊冲绳社企画,那年出版的《太平洋战争写真史胡康谷地?云南的作战》一书,将这张照片作为封面,在日本的战败纪念日8月15日出版。与其他缅甸战争的照片一起,数张慰安妇的照片也被公之于众。
真相揭露
照片上她们穿着污秽的衣服,左边男人的笑脸与她们充满疲惫和痛苦的神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想起其中那位用手痛苦地抱着突出的大肚子妊娠妇女的姿态,不要说是森山,也许任何人都难以把她从记忆中抹去。
知道这个慰安妇当时的名字叫“若春”,是照片发表后九年,即1993年西野纷美子女士采访当时从拉孟(即中国云南松山。)生还回来的第56师团士兵早见正则时知道的。
同样能证实这位慰安妇叫“若春”的还有原来的一位慰安妇,也就是这次来自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以被害者身份前来日本“2000年女性国际战犯法庭”做证的朴永心。(朴永心的证言《被蹂躏者的人生绝叫》)
“我在这个慰安所时(腊戌),被日本的步兵和坦克兵称为若春。”这是朴永心在《被蹂躏者的人生绝叫》中说的话。
朴永心在南京和缅甸是被强迫成为慰安妇的被害者。为此,对她的证言进行验证和调查时,必然与南京和缅甸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调查过程中,朴永心所说的和前面早见氏的证言联系在了一起,早见氏说,朴永心不就是照片中的妊娠妇女吗?通过这张照片和现如今朴永心的照片进行详细对比,更进一步证实了朴永心和早见氏的证言。
朴永心是被带到缅甸的腊戌后,再被送到拉孟的最前线,并在那里被俘的。这张照片就是在拉孟拍摄的,随着对资料的进一步了解,更能让人认为,照片中的“若春”就是朴永心。
2000年8月,朴永心指着照片中最右边的女性确认说:“那个人就是我。”
战后招募
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约20万名亚洲国家妇女充当随军“慰安妇”,但鲜为人知的是,日本战败投降后,在美国占领当局默许下,日本还招募了约7万名本国“慰安妇”,专为美国兵服务。根据一些此前从未被翻译成英文的历史档案和记录,美联社26日揭露了这个“令人不安的真相”。
据位于东京东北的茨城县警察署历史档案记载,1945年8月18日,在美国占领军抵达日本前夕,警察署接到日本政府命令,要求建立为美国占领军服务的慰安所,“目的是通过慰安妇的特殊服务,保护其他妇女和幼女免受凌辱”。
道歉赔偿
1993年8月4日,由于有日本记者发现一份日军文件显示日军曾经直接参与营运慰安所,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未经国会批准,即承认日军在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史称“慰安妇関系调査结果発表に関する河野内阁官房长官谈话”,简称“河野谈话”
1995年7月,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倡议成立亚洲妇女基金会,通过民间募款和政府资助的形式,向慰安妇支付约500万日元的赔偿金。但是在该基金会的赔偿计划公布后,由于赔偿条款规定慰安妇“若接受赔偿,则放弃控告日本政府的权利”,因此遭到各国慰安妇的强烈抗议,也遭到韩国、中国、台湾等地舆论与政府的猛烈抨击,称这是日本政府回避国家赔偿的措施,目的是让日本摆脱国家赔偿问题,从而有利于日本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大多数慰安妇拒绝领取赔偿金。李敖为救助台湾慰安妇,拍卖自己收藏的字画古董,包括胡适曾经送给他的书法作品等,总共捐出一百万美金,约合3300多万新台币,轰动一时。韩国的众多民间团体发起募捐活动,向每位拒领赔偿金的慰安妇支付相同数目的金额。由于遭到各国的抵制,亚洲妇女基金会于2002年5月停止运作,一共只有266人申请补偿。
2001年10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对于慰安妇所遭受的“难以估计的痛苦”,感到“悔恨及自责”。
2007年2月18日,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指称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讨论中的《第121号决议文》是“无事证,也不具法律约束力。”该决议文是由日裔美国众议员本田马克(Michael Honda,民主党籍,加州)与华裔美国众议员吴振伟(民主党籍,俄勒冈州)等六人提案,要求日本政府承认二战期间强迫各国女子当慰安妇,并向受难者致歉。
3月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当年日军“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之说“缺乏证据”;同日,本田马克强调,日本不应再玷污自己的名誉,而应尽快、义不容辞地就历史事实道歉,以进一步确立日本的自由民主国家形象。3月5日,安倍晋三在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备询时重申,基本上遵循河野洋平向慰安妇道歉和反省的立场,但“美国国会决议案未根据客观事实。即使通过决议,我们也不会道歉。”同日,日本民主党参议院党团干事长小川敏夫斥责,安倍晋三的言论会破坏日本支持人权的形象,并损害日本国际信用。3月6日,针对安倍晋三表示不再为慰安妇问题道歉一事,台湾外交部门表达严正抗议,并表示深感遗憾,呼吁日本政府应以诚意对受害人正式道歉及赔偿。3月8日,安倍晋三宣布,他有意让自民党重新调查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将慰安妇议题受到瞩目的原因归咎于美国媒体的炒作。3月11日,安倍晋三在日本放送协会电视节目中说,日本政府继承河野谈话的立场,他由衷地向心灵受到创伤的慰安妇表示道歉。3月12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表示,日本政府不会就慰安妇问题进行调查。3月13日,自民党干事长中川秀直说,自民党没有计划对慰安妇问题进行新的研究。3月14日,思考日本前途和历史教育问题议员联盟会(日本の前途と歴史教育を考える议员の会)决定对慰安妇问题进行调查。3月16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份答辩书,称从政府发现的资料中找不到有关军方或官方曾强征慰安妇的直接记述。3月26日,安倍晋三在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回答议员质询时说,他作为首相,对慰安妇问题表示道歉。
2008年4月20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一份答辩书表示,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中国桂林强征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的判决,对此没有异议。
6月14日,日本29名自民党国会议员和13名民主党国会议员共同连署,以日本新闻工作者樱井良子、前日本驻泰国大使冈崎久彦等人的名义,在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整版广告,主张二战期间日军从未强征亚洲女性担任慰安妇。6月26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以39票赞成、2票反对的票数通过《第121号决议文》,敦促日本政府为二次大战期间强征20万慰安妇的行为道歉;该决议文没有法律约束力,美国政府也不会因为“日本政府不道歉”而祭出任何制裁措施。对此,盐崎恭久强调,美日两国关系稳固,不会因为美国众议院的“不友善决议”而动摇;日本政府不会因为美国众议院的决议,而再度为这段历史提出正式的道歉。
2012年,韩国"慰安妇"幸存者金福童、吉元玉,用所获捐款设立"蝴蝶基金",帮助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妇女、儿童。/n/n2015年,为了打破慰安妇问题的僵局,日本向韩国派出了外务大臣岸田文雄进行商议。在会谈中,岸田文雄提出:为了解决眼下的僵局,日本政府愿意向韩国的慰安妇受害者支援团体支付10亿日元,作为他们的活动经费。这一提案被韩国方接受。
各国态度
日本
日本政府和日本天皇,就二战时日军强迫韩国及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诸国妇女充当慰安妇一事,在各种外交场合和访问中,都表示出了不同程度的谢罪和赔偿意愿。但唯独对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事,表现出沉默和回避的态度。
1970年,日本的女权运动家田中美津,首先在她的著述中提到了从军慰安妇一词。
1973年,出生于中国大连的日本作家千田夏光,发表了《从军慰安妇》一书,并在书中提出日本曾在战争中强行掳走了20万朝鲜女性,其中有5-7万被充当慰安妇。此书被日本右翼大肆抵制,宣称书中的数据没有根据。
1977年,作家吉田清治开始在朝日新闻上发表一系列关于慰安妇的证言,涉及到了对朝鲜女性的绑架等等细节。之后同样遭到了右翼的猛烈质疑,甚至对他的身份都提出了质疑。/n/n1989年,吉田清治关于慰安妇的书籍在韩国出版,之后在向朝鲜及朝鲜人民公开谢罪促进会的撮合下,吉田情治前往韩国,协助建立慰安妇事件谢罪碑。/n/n1991年8月,金学顺作为第一名实名站出来作证的慰安妇,在朝日新闻上公开发声。/n/n1993年8月4日,由于有日本记者发现一份日军文件显示日军曾经直接参与营运慰安所,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未经国会批准,即承认日军在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在“河野谈话”后,日本政府中某些持强烈民族主义立场的官员在种种场合发表奇谈怪论,对“慰安妇”等历史事实予以否认,致使“慰安妇”问题成了困扰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2007年2月18日,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指称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讨论中的《第121号决议文》是“无事证,也不具法律约束力。”3月1日,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均表示,当年日军“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之说“缺乏证据”。/n/n2008年4月20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一份答辩书表示,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中国桂林强征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的判决,对此没有异议。/n/n2012年11月11日,日本民间团体在东京举办“大娘们的战争和记忆——日军性暴力展报告会”,揭露侵华日军强征中国妇女当“慰安妇”的罪行,呼吁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反省战争,向受害者谢罪赔偿,尽快解决战争遗留问题。
2013年10月7日,日本东京的国立公文书馆日前向市民团体首次公开记载着二战期间,日军从印尼的俘虏收容所强行带走约35名荷兰女性作为慰安妇的详细官方资料。/n/n2014年3月3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政府继承1993年“河野谈话”。但日本的不少右翼政客否认性奴隶制度的事实。/n/n2015年5月,日本16个历史研究及教育相关团体敦促日本政府和媒体立即中断对日本军慰安妇问题进行歪曲。12月28日,韩国和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谈判达成协议,日本方面进行了历史性的道歉,并承诺给予受害者补偿,日方出资10亿日元设立“治愈金”,但日方提出条件,包括韩国撤走日本驻韩大使馆前的“慰安妇”少女像,双方在国际场合不就“慰安妇”问题相互指责、批评。
韩国
1991年8月14日,已故的韩国金学顺首次向世人揭发了日本强制征调亚洲国家妇女充当军中慰安妇的历史事实,引起国际社会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促使日本政府于1993年发表承认强征慰安妇的事实并道歉的“河野谈话”。由此,亚洲民间组织“日军慰安妇问题亚洲连带会议”2012年12月将8月14日指定为“慰安妇回忆日”。
2014年1月14日,韩国女性家族部表示,计划为分布在韩国、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日军慰安妇纪录申遗,争取2017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韩国女性家族部官员表示,正在调查韩国国内、中国、东南亚和日本的慰安妇资料现状并编辑目录。计划截至2014年年底完成目录化工作,2015年将其提交给韩国文化财厅作为申遗对象。
法国
日本政府2004年1月31日对韩国在知名国际漫画节上展出“慰安妇”主题作品表达不满。主办方拒绝日本否认“慰安妇”历史的作品展出。同一天,日本广播协会会长就“慰安妇”言论“引发麻烦”道歉。
美国
2007年7月3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2007通过了第121号议案,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亚洲其他国家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n/n2012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指示美国所有文件和声明禁用按日语直译的"慰安妇"一词,将其改为"被强迫的性奴",以此要求日本正视二战期间的性暴行。/n/n2014年1月16日,美国参议院在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包括慰安妇问题的美国政府2014财年预算法案。在法案附加文件中,众议院"敦促国务卿推动日本政府处理决议所提事项"。
中国
2014年1月16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表示,强征“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包括中国、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在内的被侵略国人民犯下的严重反人类罪行。
中韩等亚洲国家在涉日历史问题上有着相似的遭遇和共同关切。中方愿与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一道,共同维护历史正义,共同敦促日方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历史,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中国与韩国学者将加强“慰安妇”档案交流,合作建立专题网站,并将相关文献与调查资料共同申报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14年2月8号召开的亚洲“慰安妇”问题工作会议透露,“慰安妇”研究还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范围,除中韩外,由中国台湾以及日本、菲律宾、朝鲜等共同推进。
据介绍,截至2013年上半年,“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共有全球100个国家299份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和文献集合入选,包括我国的9份遗产。
会议上,中、韩、日学者认为,现有大量证据证明,日本政府和日军实施了“慰安妇”这种军事性奴隶制度。证据主要有:存放在中韩日三国的日本各级政府文献、战时日军设立慰安所的档案、日本老兵回忆录、受害者口述资料、历史见证人回忆录等。上海师大、南京师大以及韩国成均馆大学、高丽大学等“慰安妇”研究专家,还公开了日军慰安所的部分档案、地图。
上海师大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介绍,“慰安妇”制度受害群体如今普遍年事已高。近一个多月来,中国内地又有6位“慰安妇”受害幸存者离世,她们是:海南林亚金、湖南谭玉华、山西张改香、河北尚春燕、海南王玉开、山西陈林桃。“抢救性地整理和保存历史资料,关心援助这些勇敢站出来公布事实、要求正义、讨还清白的老人,已到了最后时刻。”
马英九宣布,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将于2015年10月25日在台湾成立第一座慰安妇纪念馆。
东南亚
1992年4月1日,菲律宾“新爱国主义同盟”要求本国政府就菲律宾慰安妇问题进行彻底的调查。7月13日,菲律宾慰安妇问题调查委员会在马尼拉成立。8月10日,第一届慰安妇“亚洲联合会议”在汉城召开,菲律宾代表出席,会议组成“强制从军慰安妇亚洲联合组织”。
1993年2月3日,菲律宾外长罗慕洛在东京访问时,代表菲律宾首次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日本必须采取措施,解决日军强迫菲律宾妇女充当慰安妇的责任和赔偿问题。
1999年3月11日,菲律宾众议院人权委员会决议,要求日本政府制定慰安妇赔偿法。
2007年,菲律宾国会提出议案,要求日本道歉。
其它国家
美国国会众议院2007通过了一项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亚洲其他国家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的议案。
加拿大国会2007通过决议案,要求日本为二次大战期间强迫20多万亚洲妇女充当军妓一事道歉。
欧洲议会2007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讨论并通过了一项决议案,要求日本政府正式就“慰安妇”问题道歉,并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给予经济赔偿。
荷兰议会下院2007全票通过一项动议,要求日本就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一事道歉,并对幸存者进行赔偿。
韩国国会通过议案,要求日本道歉。
菲律宾国会2007提出议案,要求日本道歉。
日本民间团体2012年11月11日下午在东京举办“大娘们的战争和记忆——日军性暴力展报告会”,揭露侵华日军强征中国妇女当“慰安妇”的罪行,呼吁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反省战争,向受害者谢罪赔偿,尽快解决战争遗留问题。
安倍政府欲查证河野谈话 质疑慰安妇真实性
根据日本《产经新闻》旗下zakzak新闻网10月17日的报道,日政府以及自民党内部也开始要求对“河野谈话”的真实性进行调查。针对《产经新闻》的这一报道,在1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在历史学家以及有识之士的手中,把这一问题从学术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主要罪证
1944年《邮政检阅月报(二月)》中的一份文件,文件记载了日军在扫荡一个村落时,所有男子被杀,小孩被扔进火中,共有150人遇害。
近日,根据吉林省档案馆新发掘整理出一批日本侵华档案编写而成的《铁证如山——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一书在吉林省长春市出版。据介绍,《铁证如山》一书中收录的89件档案是日军自己留下的侵华铁证,涉及侵华日军强征“慰安妇”、向731部队“特别移送”人员、残酷奴役劳工、对中国军民实施种种暴行等内容。吉林省档案馆馆长尹怀介绍,该书中的多数档案属于第一次披露,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有的对日本侵华所犯罪行提供了原始证据,有的对早已被国内外公认的罪行提供了新的佐证。
“慰安妇”行为祸及东南亚
日军侵华档案显示,除了中国、韩国、朝鲜外,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成为日本“慰安妇”行为的受害者。
据介绍,反映日军强征“慰安妇”的档案共计25件,其中2件是《南京宪兵队辖区治安恢复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牒)》,2件是伪满中央银行电话记录,另外21件是各地宪兵队上报的记载日军强征、蹂躏、奴役“慰安妇”行为的《通信检阅月报》《军人犯罪调查表》等。
根据日军华中派遣宪兵队《南京宪兵队辖区治安恢复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牒)》,芜湖“慰安妇”人数一旬内增加84人,在109名“慰安妇”中,中国人“慰安妇”25人、朝鲜人“慰安妇”36人。
另一份《通信检阅月报》中记载了1941年驻黑河日本军人武田武二郎写给秋田市大町四村上英子雄的信件摘抄,反映了黑河陆军官舍一角开设慰安所的情况。
档案记载,军队慰安所是士兵消遣解闷的地方,20名“慰安妇”全是朝鲜人,受“国家总动员法”约束来到这里。当时朝鲜是日本的殖民地,日军运用“国家总动员法”强征朝鲜妇女充当“慰安妇”。
一份1944年3月5日,日军爪哇宪兵队形成的《宪兵月报(一月)》中,记载了独步一五七六部队本部陆军一等兵补,1月5日擅自外出到军队慰安所寻欢,被通报并口头教育处理。
重要事件
日军暴行之残酷野蛮是人类史上最黑暗一页。2012年10月6日,尹玉林老人在家中因肺部的病变与世长辞,享年90岁。从1992年开始,尹玉林老人就公开慰安妇的身份,站出来指正侵华日军的所犯滔天罪行,20年来一直在等待日本政府的道歉和赔偿,但这一天并没有等来,她抱憾而终。
马英九6月3日晚出席台湾玉山科技协会的“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名家论坛”,他宣布今年10月25日光复节,将成立第一座慰安妇纪念馆。
该文章由作者:【李永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