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广东省立第四医院。建院初期,有员工30人,其中医生4人,护理人员约10人。1949年10月由江会军管会接管,随后改名为粤中区中心卫生院,1952年定为江门市人民医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间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肩负着市区及五邑地区乃至邻近县市的医疗、急救和预防保健任务。
医院简介
江门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广东省立第四医院。建院初期,有员工30人,其中医生4人,护理人员约10人。1949年10月由江会军管会接管,随后改名为粤中区中心卫生院,1952年定为江门市人民医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间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肩负着市区及五邑地区乃至邻近县市的医疗、急救和预防保健任务。
医院规模
医院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设住院部及门诊部(5个),病床680张,有23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6个,专科门诊、专家门诊78个。全院职工1100多人,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教授、副教授、医学博士)165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讲师级186人。每年门诊病人约60多万人次,住院病人约1.5万人次,各种手术近5000多例,急诊人数约6.5万人次。
医院医疗设备精良,拥有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全身螺旋CT、1000毫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数字胃肠机、眼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全身热疗系统、微波刀、彩超、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脑血管经颅多普勒检查仪、肌电图、心血管病中心监护系统、24小时动态心电及血压检测、肾透析机、高级眼科手术显微镜、超声晶体乳化机、眼底激光治疗仪、腹腔镜、英国GYRUS双极等离子电切镜、德国WOLF汽化电切镜、STORZ电切镜、WOLF输尿管肾镜及弹道碎石机、手术氩气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类电子内窥镜等。
发展前景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江门市人民医院纳入了江门市“十一五”规划打造三级甲等医院的远景目标,根据医院发展需要,规划扩展用地将达到6.8公顷。
进入新世纪,医院加快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微创诊疗中心、心血管科、120急救中心、眼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综合ICU科等成为院重点专科。医院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前沿,锐意创新,每年开展新技术数10项,近年来,获省市科研立项120项,荣获省级、市级科研成果奖20多项,完成多部医学专着。其中,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心瓣膜病和血管病的瓣膜血管成形术、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经皮肾镜UOJ狭窄扩张成形术、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椎管后中央扩大开窗术、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治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等高难技术,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神经医学研究专科是江门市人民医院设立的重点专科之一,在省内率先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卒中病房,由美国著名专家设计,集内科、外科、康复医学等为一体,为脑血管疾患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对外合作
医院长期以来是中山大学等6所大、中专学校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广东省双极等离子电切镜培训中心、江门市“120”急救中心、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市眼病复明指导中心、市法医鉴定门诊、市劳动能力鉴定门诊等均设在我院。
特色科室
医院设置临床医学学科31个,医技学科9个,是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卫生部心血管内科'卒中一级预防血压标准化管理项目示范基地',卫生部骨外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面治疗推广中心',江门市心血管研究所、江门市眼病复明指导中心、江门市劳动能力伤残鉴定中心设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及烧伤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骨科、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泌尿外科、耳鼻喉科、急诊科、呼吸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病理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等14个学科为江门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肿瘤放疗科、介入诊疗中心为江门市人民医院重点建设科室。
医护团队
全院在职职工1060人,卫生技术人员902人,其中高级职称168人,中级职称197人。
该文章由作者:【晨枫】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