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是指对身体进行检查,根据身体反应的数据而生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档。在一次体检中,当检验数据高于或低于参考值时,有时有确诊价值,有时可能只是一个警讯。
体检报告有汇总分析,终检医生进行简评,发给体检客人后由客服医生进行一对一的体检报告讲解,告知客户需要注意的饮食及锻炼方法。
简介
体检报告——故名思义对身体进行检查,根据身体反应的数据而生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档。体检报告这个名词解释没有什么意思,关键在下面。
常规内容
血压
成人的理想血压应该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当在安静状态下,不同时间,连续两次测量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时,就可以称为高血压。
血脂
一般人的血脂水平标准是:总胆固醇低于5.72mmol/L(220mg/dl)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低于4.16mmol/L(160mg/dl)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胆固醇)高于1.04mmol/L(40mg/dl)正常,甘油三酯低于1.70mmol/L(150mg/dl)正常。
血糖
正常时空腹血糖<5.6mmol/L,当空腹血糖在5.6-6.1mmol/L时,属于糖耐量异常,当空腹血糖≥6.1mmol/l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血常规
白细胞: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每立方毫米血液里为4000-10000个。如果数值偏低或偏高都有问题。
红细胞:红细胞太低,可能会贫血,红细胞多了也不好,会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畅。
血红蛋白:主要是携带氧气,每100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约120~160克,女性约110~150克。优秀的运动员则可以达到170-180克。
血小板: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当血小板过少时,止血困难,当然血小板过多,也易形成血栓。
尿常规
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有无白细胞等。
乙肝两对半
-+—注射过乙肝疫苗有免疫,+–++①④⑤阳性,俗称“小三阳”,传染性弱,+-+-+①③⑤阳性,俗称“大三阳”,HBV病毒复制性强,+—+急性HBV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弱。
报告分析
肝功能
可探测有无疾病和肝损害程度,肝功能在临床上检查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有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谷-丙转氨酶(GP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或称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
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当病人患有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会出现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降低。
高血压
并不是一次检测就能判定,到医院体检,测量血压已成为常规项目,而高血压人群也在不断壮大,但何为高血压很多市民却并不清楚。江苏省人民医院预防保健中心朱广家主任医师解释,通常舒张压(即下压)超过90或者收缩压(上压)超过140都可以称为高血压,不过要诊断为高血压并不是一次检测血压高就一定是高血压。此外,舒张压(即下压)低于60或者收缩压(上压)低于90则为低血压。无论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有损健康。朱广家表示,血压低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而高血压则会引发脑溢血、中风、心脏病,甚至肾脏疾病。所以重视血压其实是对心、脑、肾的保护。
糖尿病
危害在于一系列并发症,在体检报告中,生化类检查中几乎都会有血糖这一项,而体检时的血糖通常是空腹血糖。朱广家告诉记者,在确诊为糖尿病之前,一般会有三个阶段,一是餐前血糖不高,餐后血糖高;二是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三是餐前餐后血糖都高,这个时期称为糖尿病前期,只有当血糖>11.1mmol/l时,才被诊断为糖尿病。朱广家表示,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不可逆的,会引起失明;糖尿病肾病,则会引起肾功能衰竭,最后导致尿毒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会引起全身疼痛;糖尿病足,会因为双足知觉不灵敏,容易被烫伤,导致老烂腿;这类病人还不能做手术,否则伤口不容易收口。
尿检指标
阳性或偏高并非一定有问题,在尿液检查中,通常会看到蛋白质、白细胞、隐血等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出现阳性,很多时候体检者会非常紧张,不过,专家表示,阳性并不一定表示有问题。朱广家表示,尿液检查标本的正确收集非常重要,最好要收集中段小便,这样不容易把一些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杂质混入其中。比如女性在来例假期间检测尿液,就可能会查出有隐血;如果收集了前段的尿液,则可能因为白带混入而引起蛋白质阳性。另外,专家透露,看到体检报告上偏高或者偏低的箭头,不要太过紧张,很多项目单独偏高问题不大,比如尿酸偏高,而血糖、血脂、血压都正常,而且也没有肥胖,那只要少吃点豆制品、海鲜,少喝点啤酒,饮食控制好了就可以了,但如果其他几项也高,那就要警惕代谢综合征。还有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项,如果偏高,则反而是好事,这样的人容易长寿。
高血脂
四大项目来判定
甘油三脂是血脂检查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增高有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胆道硬塞、急性胰腺炎、糖原积累病、原发性甘油三脂增多症、妊娠后期。
常规的血脂检查包括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正常饮食吸收的脂肪(由脂肪酸甘油脂组成)在消化道脂肪酶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甘油三脂,经肠道吸收后直接入血液,故日常饮食极易左右血脂水平。血脂长期处于高水平,通过一系列复杂作用沉积于血管壁下,引起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导致心绞痛发作,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同时营养过剩也是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的常见原因。老年人少运动,器官功能老化,尤其应该注意。如果甘油三脂高应该先控制饮食,少食用动物源性脂肪,平常煲汤去除表面油层,多运动,定期复查血脂,如已经有心脑肾血管疾病,应更加严格控制。
其中胆固醇帮助诊断高血脂症、冠心病及继发性疾病。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
健康诊断
参考价值
在一次体检中,当检验数据高于或低于参考值时,有时有确诊价值,有时可能只是一个警讯。专家认为,即使每年都没问题,也该把以往的体检报告好好保存起来,以供每年的体检报告对比参考。以年体检报告对比,可以提前预知未来5-10年内患某种慢性病的几率,便于更加及时提醒自己,不可忽视医生提出的各种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营养、锻炼、作息、药物等等。
指标超值
一般来说,体检包括了常规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内科、外科、眼耳鼻喉科、口腔、妇科)以及血液检查(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化学发光和放免检验、血流变检验)、尿液和分泌物的检验、B超、x光、CT、MR等项目,其中有些结果一看就明白,但验血的结果虽然有正常参考值对照附于每项结果之旁,但若有高低值时,就许多人都不知道其意义。
当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数据超出或低于正常值的范围时,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生病了,导致没必要的恐慌,其实,体检报告上的某些指标虽然超过了正常值,但还要看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如体检中的常用项目甲胎蛋白(AFP)是一个肝癌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存在于胎儿中,成人后逐渐消失,故成人的指标值就在0-20之间,如果明显增高则极可能是肝癌,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也有增高,而妊娠妇女AFP增高,则是生理现象。还有就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检测对早期没有症状的前列腺癌的诊断是有意义的,但其参考值是根据年龄有所变化的,而且某些前列腺炎也会轻度增高。如果受检者是近期作了前列腺按摩及做了直肠指检后才抽血做了这项检查的,就有可能引致PSA升高。因此,当发现体检报告数值偏高的时候,应该马上请医生帮助解读,并作进一步的检查。
转氨酶升高
“肝功能的检查中通过抽血化验检测肝功能的转氨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是谷草转氨酶(AST)。当ALT、AST明显升高时常提示有肝损伤。“有时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普惠健康体检的李医生说。肝损伤的原因很多,除了乙肝、其它病毒性肝炎,其他可能造成肝损伤的疾病外,还要进一步追查原因,如是否嗜酒、身体是否肥胖、有无脂肪肝、有无心脏病、有无化学药物中毒史、有无寄生虫病史等,而且在正常状态下,血清转氨酶也是有变化的,如剧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升高,所以不用一看到转氨酶升高就恐慌,就认为一定是肝炎或乙肝。如果肝功能不好,转氨酶长期升高,则有可能向肝纤维化转变。
肿瘤标志
近年来,很多医院都开设了“肿瘤标志物”体检项目,但面对体检报告单上半懂不懂的数据和字母,许多市民往往无法作出合适的判断。
拿到体检报告后,市民可将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和正常参考值做对比,如果有明显的增高,癌症可疑度就很大,那就应该作进一步的全面检查,即使是轻微超标,也不能置之不理,为了彻底排除癌变早期的可能,需要隔一两个月就去医院进行复检,或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如果持续升高,就要怀疑是癌变在发展,如果一直没有明显升高,一般是良性病变,可能是器官炎症。假如是癌症患者手术后发现标志物持续增高,就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
普惠体检的张医生表示:许多肿瘤在中晚期都会有淋巴结的转移,但是否淋巴结肿大都是肿瘤转移呢?那要看淋巴结的部位和是否光滑、是否有压痛、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而且还要综合其他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作出确诊。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就是“甲胎蛋白(AFP)”了,它可以检测出80%以上的肝癌。
普惠体检的张医生提示“各种检验数值,有些可直接判断,有些则需全面考虑、综合分析,不是1+1=2那么简单的,所以不能完全的‘对号入座’。”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也会因为检验设备的不同有所差别,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化验单来看是否正常,不明白的最好找医生了解清楚。
符号表示
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有或无时,即为定性检验的结果,一般用“(+)”表示阳性;用“(-)”表示阴性;用(±)表示弱阳性;用(-)表示阴性。
体检报告中+和-两个符号的意思
“阳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检查结果异常”。例如:尿常规化验时,尿蛋白“阳性”或“(+)”,则表明尿液中可以检测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见于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发热性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即检验结果异常,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体(缩写为HbsAb或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乙肝病毒,抵御再次感染。若乙肝“二对半”检验结果为表面抗体“阳性"或“(+)”,则说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隐性感染史,目前处于恢复期;还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可见,这个目的“阳性”是好的。
体检报告中其他符号的意思
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多少时,即为定量检验的结果,则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LOW、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一般情况下,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都可能属于异常,如血常规里的白细胞(WBC)计数为定量检验结果,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为(4~10)×10⒐/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严重创伤、感染、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减少常见于病毒性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损伤以及某些血液病等。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验报告单上还会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如“*”或“!”)给予着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管理软件
主要特点:该软件适用于没有设立集中的体检中心的医院,具有体检中心管理软件"的一部分功能外,还具有集中录入的独立特色。医院用该软件进行集中式的体检档案管理。
1.一站式集中录入,处理报告方便快捷;
2.能够自定义打印出漂亮整齐、格式多样的体检报告和单位小结;
3.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可以产生疾病统计和工作量报告;
4.自动对结果进行判断,小结、综述、建议自动生成;
5.采用多层模板,录入只需简单的鼠标操作,快捷方便;
6.科室、项目、套餐可灵活定义,适用不同医院的需求。
该文章由作者:【张德邻】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