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给猴看(汉语词语)

杀鸡给猴看,又称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释义

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

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在山上抓了一只野猴子。他希望这只野猴子帮他做点事,便把这只猴子用链子锁在自家门口,希望能给他看家。一天,这个古人上山砍柴去了,结果发现家里的鸡被狐狸给偷了几只去,很心痛,就跑去教训猴子,可是猴子却幸灾乐祸,在那里叫。这个猎户非常恼火,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次又是一样的,他把猴子打了一顿,可是无济于事。第三次出去发现鸡还是不停的被狐狸偷吃,眼看着鸡快被吃光了,只剩下几只了。

猎人就想,都被狐狸捉去了,还不如自己杀了吃。这天,他出去之前就在门口杀鸡吃,结果猴子看见猎人拿着刀子割鸡喉咙,怕的连忙用手遮住了眼睛,猎人想:这猴子怎么打都不怕,看来他怕杀鸡。所以在这以后,猎人每出山之前总做样子给它看,后来慢慢的猴子就不敢放肆了,就老老实实的给他看家了。

历史事件

姜太公灭了商纣,周朝立基之后,要罗致一批人才为国家效力。在齐国有两位贤人狂矞,华士。很为地方上人士推重。姜太公慕名,想请他出来做事,拜访了三次,都吃闭门羹。姜太公忽然把他们杀了,周公旦想救也来不及,问姜太公:“狂矞,华士是两位贤人,不求富贵显达,自己拙井而饮,耕田而食,正所谓隐者无累于世,为什么把他杀了?”

姜太公说:“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天下大定之时,人人应为国家出力。只有两个立场,不是拥护就是反对,绝不容有犹豫或中立思想存在,以狂矞,华士这种不合作态度,如果人人学他样,那还有什么可用之民。可纳之饷呢?所以把他杀了,目的在于儆效尤!”

果然经此一杀,想杯葛周朝的人都不敢自命清高隐居下去了。

该文章由作者:【灰度空间】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