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高等院校)

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2011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6年,先后隶属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59年开展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于2010年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

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9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9亿元,设有22个学院, 74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有专任教师1914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高等院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郑州粮食学院

1956年6月,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成立。

1959年,粮食部以中央粮食干部学校为基础组建北京粮食专科学校,在此基础上筹建粮食学院。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北京粮食专科学校通过培训干部和招生,为粮食学院的成立与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师资,奠定了基础。

1959年9月7日,粮食部粮食学院筹建小组决定,成立郑州粮食学院筹建处。主管基建的副校长张靖率筹建处由北京搬至郑州,负责粮食学院的建校工作。11月,开始征购土地。12月1日,首期工程学生宿舍北楼和东楼动工,由河南省粮食厅基建工程队承建。同时,积极购置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为搬迁作准备。

1960年6月16日,粮食部在北京宣告,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高等粮食学校——郑州粮食学院正式成立,学校受粮食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以粮食部为主。

1960年8月,北京粮食专科学校分3批搬迁郑州。

1960年9月1日,学校首次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320名新生报到,并参加建校劳动一周。10日,学校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

从1960年至1966年,学校共招收5届1139名学生。

建校之初,党委号召师生学习“抗大”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学习贯彻《高教六十条》,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1971年11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郑州粮食学院建制,保留原有的粮食加工、粮食储藏、油脂工学专业,并入河南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为粮油工业系。

1972年2月,经省文教局批准,两校部门完全合并,教工统一使用。粮食加工、粮油储藏和油脂工程3个专业的专业教师组建粮油工业系。其他教师,全部编入农学院相近学科的教研室;财务全部划归农学院统一核算,不单独设账;所有财产,由农学院统一调拨,于1972年2月将学校的办公桌椅、文件柜、沙发和学生双人床等大批家具调往农学院。

1972年4月,河南中医学院迁入学校校舍办学。

1973年7月1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粮油工业系脱离河南农学院,并入郑州工学院(郑州大学工学院)。同年,在省内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郑州粮食学院。此前,学校有50多位骨干教师调出。

到1989年底,学校共设有6系、3部、1室,即食品工程系、粮食工程系、粮油储藏系、机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与经济管理系、基础部、政治理论教研部、成人教育部、体育教研室,设有42个教研室和33个实验室,有15个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

2000年3月3日,向省教育厅提出将“郑州粮食学院”更名为“郑州理工学院”的申请。

2000年5月7日,再次向省教育厅提出将校名更改为“郑州工程学院”或“中原工学院” 的申请。河南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分别向教育部上报了学校更名的请示。

经过教育部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研究评议通过,2000年6月5日,教育部向省政府下发关于同意郑州粮食学院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的通知,正式批准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56年3月诞生的郑州机器制造学校。

1958年,学校下放河南省,改名为河南机械制造专科学校。

1959年,又改名为郑州机械制造专科学校。

1962年,一机部收回学校,仍称郑州机器制造学校。

1970年,学校下放郑州市,改办郑州第二机床厂。

1978年,一机部将学校收回,复名为郑州机器制造学校。

1983年,改名为郑州机械专科学校。

1993年,更名为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合并发展

2004年5月13日郑州工程学院与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

2010年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国家粮食局共建河南工业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示了“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名单,河南工业大学参与了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农业大学为牵头高校),成为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高校。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72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20人,博士学位教师920人;硕士生导师572人,博士生导师74人;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河南省教学名师等学术带头人;拥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26个。

特聘院士:DennisSalahub、崔俊芝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陈复生、屈凌波

国家级教学团队: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原方)

省级教学团队: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带头人:雷兵)、粮油工程与科学教学团队(带头人:陆启玉)、谷物科学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赵予新)、力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原方)、机械设计及理论教学团队(带头人:阮竞兰)、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张浩军)

院系概况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0个教学单位,69个本科专业。

学院

专业

粮油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环境工程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制药工程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力学、交通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包装工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工商管理、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

经济贸易学院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

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设计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

外语学院

英语、日语、翻译

法学院

法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

国际教育学院

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英国际学院

(软件学院)

食品营养与检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营销与服务、工程造价、会计、证券与期货(原金融与证券)、播音与主持、艺术设计、软件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职业技术学院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材料工程技术(磨料磨具制造方向、超硬材料及制品方向)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5月,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学科群入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等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16个省级名牌和特色专业、6 个双学位专业,学校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该校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排名14名(参评高校共51所)。

学科门类

名称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国家粮食安全(产后)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1

0852

工程硕士

2

0951

农业硕士

3

1251

工商管理硕士

4

1253

会计硕士

5

1351

艺术硕士

6

0552

新闻与传播硕士

7

0351

法律硕士

序号

名称

类别

1

“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学科群

A类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1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2

法学

法学

3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4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5

文学

新闻传播学

6

理学

数学

7

理学

物理学

8

理学

化学

9

工学

力学

10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

工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12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13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14

农学

畜牧学

15

医学

药学

16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7

管理学

工商管理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9个。

国家精品课程:材料力学

省级精品课程:电子商务、运筹学、基础会计学、粮油储藏学、储藏物昆虫学、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西方经济学、土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应用、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工程设备、分析化学、无机化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传播、电工与电子技术、高级英语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1、食品科学与技术概论、现代饲料科技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粮油食品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商务

省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生物技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动物科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粮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子商务、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粮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中鹤纯净粉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序号

学院

专业

1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3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5

粮油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6

管理学院

物流管理

7

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

8

设计艺术学院

产品设计

序号

学院

专业

1

经济贸易学院

经济学

2

法学院

法学

3

外语学院

英语

4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

5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6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7

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

8

粮油食品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

9

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办学成果

2013年,该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0项,2014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项。

截至2019年12月,近五年,学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21项、省部级奖1312项;全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连年100%;国家“挑战杯”竞赛连续9届领跑河南;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获“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称号。

合作交流

政产学研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建有“全国粮食行业(郑州)教育培训基地”,先后承办各类培训班39期,累计培训全国粮食行业高层次人才2582人。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开展校研合作;与郑州市、周口市、鹤壁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许继集团、贵州达众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

国际合作

截至2015年5月,学校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联办5个本科专业;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开展在校生交流。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合作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联合国粮食物流国际区域研讨会”、“国际小麦品质及面粉改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承办单位,已培训来自84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行政与技术官员400余名。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13位。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粮食局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其他国家级研究机构2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6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

建设成果

研究概况

学校在中国气调储粮理论及技术、储粮昆虫分类学、磷脂粉末化技术及理论、粮食散体物料压力理论、筒仓防爆技术、低温陶瓷结合剂超硬磨具、高温树脂结合剂超硬磨具、柔软耐水砂布等研究方面,诞生了一批中国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5年5月,学校近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质量标准贡献奖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74项,承担省部级科技项目619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49项,授权发明专利205项;SCI、EI等收录论文2298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65部。

国家科技进步奖:《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粮仓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嗜热真菌耐热木聚糖酶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社会服务

学校在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据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5月,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研发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中国粮食行业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投资337亿元的国家储备及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该校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该项目1/3工程设计任务。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0年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有藏书289万册,订购了包括SCI、EI、Elsevier、ACS、ACM等在内的中外文数据库100余个,自建粮油食品和磨料磨具专题特色数据库2个。图书馆先后引进了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阅览座位预约系统、虚拟化电脑终端、十个多媒体触控屏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并建设了2个新技术创新体验区、1个3D影视欣赏室。

学术期刊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创刊于1980年,创刊刊名为《郑州粮食学院学报》,2000年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更名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双月刊。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该刊于2005年1月创刊,为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固定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学技术期刊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中国台湾CEPS数据资料库固定收录期刊。

《粮油科技(英文)》期刊是中国第一本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食品工业类英文期刊,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交叉科学:计算生命科学),是SCI期刊。该刊编辑部设在学校,隶属于学校学报编辑部。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名

河南工业大学校名标准字使用毛泽东书法字体。

校标校标由“河南Henan”首字母“H”和环弧构成主体,H横向即为“工”字。

H的下半部曲线为浪花状,象征黄河,体现地理位置。

H的上半部折线为齿轮状,象征工业,体现学科特征。

H代表学校,整体成奔腾向上的动势,表达学校事业不断开拓,以腾飞、跨越之势再创辉煌寓意,展现工大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五颗五角星代表师生,五星弧形排列,腾空而出,标志着学校为国家和社会不断输送栋梁人才。

环弧形电子轨迹象征科学研究,也可看作是H的运行轨迹,环弧形渐变延伸象征学校发展之路无限延长。

1956为建校年份,代表学校扎实雄厚的基础和历史积淀。

校园风尚

校训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

明德,旧谓美德,《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美德比粮食更馨香。《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求是,求乃探索、寻取之意,是则为正确或认为是正确的。寻求科学真理。

拓新,拓乃开辟、扩充之意,拓新则创新之意。

笃行,笃乃忠实、专一之意,笃行系诚挚而专一的践行。

总意: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通过探索去求真,努力创新并专注地践行。

校歌河南工业大学校歌在河之南,在国之中,

河南工业大学与日同升。

清晨的歌声,青春的身影,

为了中原崛起,为了中华复兴。

崇尚明德求是,坚持拓新笃行。

我们和时间并肩,一路攀登危山险峰。

在河之南,在国之中,

河南工业大学与时同行。

科学的脊梁,人文的羽翎,

为了中国制造,为了工业文明。

敢于发现发展,勤于建业建功。

我们和空间携手,共同走进繁荣昌盛。

(作词:王怀让 作曲:吴歌)/t工大精神

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

学校三风

校风:团结进取 务实高效

教风:博学奉献

学风:勤奋诚信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张元

党委副书记、校长

卞科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毛彦琴

副校长

李利英、陈复生、李学雷、朱文学、余传杰、李焕锋

知名校友

工商界

宋致远,中储粮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

李劳牛,2005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粮院粮工79级,北京理想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总裁。

卢苏萍,机械制造专业1978级校友、银川商业银行董事长。

高以诚,海尔集团副总裁,电气90级。

康万廷,新疆天山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郑少克,材料学院1978级校友、广西平果凯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牛文俊,粮食加工专业81级校友,中储粮宿州直属库主任、安徽省东方面粉厂董事长。

王华安,粮油储藏专业1975级校友、中储粮兰州分公司总经理。

张 晓,食品工程专业1987级校友、郑州天下仓食品公司总经理。

寇成恩,机械制造专业1964级校友、郑州第六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成 宇,食品工程专业1991级校友、郑州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黄全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届毕业生、豫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

郭士军,郑州海韦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郝克非,油脂工程专业1991级校友、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健生,油脂工程专业1975级校友、中储粮广西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陈超胜、李汀——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加工专业77级校友夫妇。

王桂林,市场营销专业94级校友,山东同创益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立宏,工商管理专业98级校友、腾讯网产经中心科技频道采访主任。

刘会军,工业管理专业85级校友、新疆粮油集团董事长。

李晓锋,计算机专业1992级校友、上海明音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窦武,粮食加工专业1981级校友、开封市天丰面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福成,电气工程学院80级校友、许昌许继电气发电销售公司经理。

罗绍华,成教学院储藏专业88级校友、湖北仙桃市粮食工程师。

李子明,油脂工程专业82级校友、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副总经理。

石章明,机械系85级校友、厦华电子大客户部总经理。

齐兰州,粮油储藏专业77级校友、北京安利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粱建疆,泰昆集团。

穆彦魁,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

莫运水,磨具磨料专业1981级校友、苏州远东砂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霍尔峰,粮油储藏专业82级校友、正大集团农牧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

科教界

卞科,河南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娄源功,河南大学校长,粮院机械76级。

黄维兵,四川旅游学院党委书记、(原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粮院粮工77级。

李胜杰,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粮院粮工64级。

徐广文,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武汉轻工大学党委书记。

陈新文,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1987级校友、中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副所长, 中国国家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唐学军,机电工程学院1982级校友、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程兰萍,粮油储藏专业1978级校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胡建华,油脂工学专业1967级校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李家安,粮油工业专业1965级校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任保中,机电工程学院1978级校友、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刘 畅,磨料磨具专业1980级校友、日本嘉悦大学教师。

党政界

程志明,黑龙江省副省长、党组成员,粮工专业80级。

刘会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副书记、主任。

郑邦山,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粮院粮工81级。

王文超,河南省人大委常会原副主任,河南省委原常委、郑州市委原书记,继续教育学院1974级校友。

高起生,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党组成员,郑州粮食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王寿森,陕西省副省长,粮院油脂64级。

何永康,贵州省政协副主席,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12督导组组长。粮院64级学生。

吴子丹,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郭定东,民建湖北常务副主委,储藏65。

王广国,郑州市新郑市委书记,土木建筑学院1982级校友。

盛国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油脂工程专业1975级校友。

杨增权,曾任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安徽省粮食局副局长。

艾尼瓦尔·伊明,新疆劳保厅副厅长,粮工76。

马承佳,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粮工75级。

朱炎,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正厅级,2008奥运“数字化”指挥长,粮工81级。

程传秀,国家粮食局行政管理司司长,储藏77级。

刘志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审查部部长,粮工79级。

张鹏,贵州省建设厅厅长,建工81级。

何善杰,原石家庄地区粮食局局长,粮食储藏专业1960级校友。

郭定东,民建湖北省副主委、湖北省政协常委,粮食加工专业64级校友。

韦新辉,新疆克孜勒苏州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企业管理专业19875级校友。

李景阳,辽宁省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粮油食品学院1977级校友。

李家民,粮食工程专业79级校友、企业管理与制粉技术专家、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麦粉分会筹备组副组长。

李庆龙,粮油储藏专业1962级,中国粮油学会理事、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麦粉分会筹备组副组长秘书长。

宁瑛,粮食工程专业1974级校友、内蒙古粮食科学研究设计所所长。

魏国富,储藏专业93级校友,河北省劳动模范、石家庄市粮食储备库主任。

宋慧波,粮油食品学院2003级研究生、全国学联第二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

于海,粮油食品学院1978级校友、河南省省国资委副主任,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于志,粮食工程专业80级校友、广西区粮食局世行项目办主任。

文艺界

苏尔东,粮食工程专业1986级新疆班校友、民乐通俗歌手。

严毓晖,外语学院1996级校友、广州形象大使。

赵青音,计算机应用专业1993级校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夜话节目主持人。

学校荣誉

2021年2月19日,荣获2020 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1年8月,荣获河南省第五届“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10月,荣获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优秀组织奖。

2021年12月3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3001)入选2021年度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拟增补名单。

该文章由作者:【肥猪赛大象】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