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简介
概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原名:计算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专业方向及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面。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方面为主,计算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方面为辅。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物理学、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现代密码学教程、计算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数据挖掘、最优化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c/c++语言、java语言、汇编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素质培养
本教学计划增加了文化素质知识课程的份量,以弥补理科大学生在人文学科知识上的薄弱,同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辟第二课堂,营造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学科的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多层次文化素质的培养。
鼓励学生参加文化素质教育和生产、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有突出表现者,如在省部级以上的辩论大赛、演讲大赛、体育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在国内外正式相关刊物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者,可代替1-5个文化选修课或实践课学分,并在车票使用和经费上提供方便。
能力培养
培养方案对在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对于一些学有专长的学生,将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指定专门教师指导其进行科研训练,并在经费和其它一些相关条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核心课程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数值逼近与计算几何(与计算机图形学不同,后者是用计算机实现图形识别的技术,而本课程是用计算机逼近表达一些计算机难以用二进制描述的函数(如lnX)的专门技术)、数值代数(主要研究如何用计算机以最快的算法计算高阶矩阵)。这三门课程中没学过任何一门都不能算是合格的毕业生。事实上,这三门课程是联系数学与计算机、把数学应用到计算机、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最基础课程,没有这三门课程,谈何信息与计算。可以说,有了这三门技术,计算机才能表达、计算各种函数,才能不断提高软硬件的性能,才能用计算机计算很多对人来说根本无法解答的方程。
毕业要求
毕业标准
(1) 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 修满本计划各项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96学分;
(3) 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位要求
符合学校学籍学位管理条例要求的学生将取得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实践要求
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一般安排10周~20周。
重点学科
具有国家重点学科(含数学一级学科覆盖)的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
四川大学
湘潭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开设院校
苏州科技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潍坊学院、南开大学、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云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安徽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侨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重庆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北大学、内蒙古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湖南城市学院、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天津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太原工业学院、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武汉科技学院、南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衡阳师范学院、东华理工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阜阳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兰州商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北京化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福建工程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宜春学院、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闽江学院、晋中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广东商学院、鞍山师范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武夷学院、新乡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节学院、宁夏师范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安徽工程大学
考研与就业
考研方向
自动化控制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测控,精密仪器,导航制导。
数学类:应用数学,运筹学,金融数学。
经济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投资。
管理类:运筹学,企业管理。
就业趋势
1.继续深造: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掌握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因此继续深造的可选择领域将变得非常广泛,他们既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数学、计算力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信息与网络安全、信息科学、自动控制、金融信息 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攻读具有行业特色且与信息与计算关系比较紧密的某些专业的硕士学位。
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可以继续从事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凭借其出色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 IT企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是基本的“技能”,包括计算机编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熟悉基本的软件开发平台。由于信息产业进入“应用”为主流的时代,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关键还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提炼为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是近几年来国内大型IT企业“抢购”知名高校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原因所在。
就业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趋势,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或者在信息与计算机信息专业去读研究生。
就业前景: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上海、江苏、广东、北京、浙江。
该文章由作者:【马歇尔计划】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