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卖保险(跨金融业和IT业的重磅新闻)

2012年,一份由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中国平安马明哲,“三马”交出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的筹备申请在业界掀起一阵巨浪。堪称跨金融业和IT业的重磅新闻,由于三家公司当家人都姓马,被业内戏称为“三马卖保险”。据悉,这家名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阿里巴巴持股19%是第一大股东,平安和腾讯则各持股15%为并列第二大股东,此外还有携程、优孚等六家网络科技型中小股东。

三马卖保险(跨金融业和IT业的重磅新闻)

公司情况

众安在线注册资本金10亿元,注册地上海,阿里巴巴控股19.9%、中国平安和腾讯各持有15%,不设分支机构;将从事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交网络等互联网相关的财产保险业务;目标客户包括所有互联网经济的参与方,如互联网平台与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商家、网络购物消费者、社交网络参与者、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等。来自不同行业的翘楚共谋一事,让业内外兴奋不已。外界称“三马”联手意味着新模式的诞生,将由此开启一个新的网络金融时代。

事件介绍

事件起因

2012年,平安集团联合腾讯、阿里巴巴组建保险公司,堪称跨金融业和IT业的重磅新闻,由于三家公司当家人都姓马,被业内戏称为“三马卖保险”。据悉,这家名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阿里巴巴持股19%是第一大股东,平安和腾讯则各持股15%为并列第二大股东,此外还有携程、优孚等六家网络科技型中小股东。

事件经过

2012年4月,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中国平安马明哲,交出物联网金融创新结晶“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的筹备申请,消息传出市场震动。

2013年2月,备受瞩目的“三马同槽”联盟卖保险一事,终于尘埃落定。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批文,同意由马云的阿里巴巴、马明哲的中国平安和马化腾的腾讯参与设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进行筹建,筹建期为一年。

2013年3月,在拿到保监会的批文后,“众安在线官博”已悄然注册并上线,为自己添加了“互联网基因、保险业新兵、创新家、公益人”等标签。

2013年3月“众安在线官博”发布招聘人才,但引人关注的是,其广发英雄帖招募的是公司财务负责人和法务负责人,而并不是传统保险公司中人员占比最大的销售人员。

作为一家总部在上海的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很特别,它不准备设立任何实体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和理赔,而这倒是与马明哲应对科技企业威胁时提出的“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一脉相承。这是中国平安乃至整个保险业在互联网新金融创新上的一次“破冰”。

“众安在线”或将突破国内现有保险营销模式,不设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和理赔,主攻责任险、保证险等两大类险种。来自不同行业的翘楚共谋一事,让业内外兴奋不已。有媒体称“三马”联手意味着将由此开启一个新的网络金融时代。

事件结果

2013年2月28日,保监会网站发布批文,批准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腾讯等9家公司发起筹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专业网络财产保险公司试点。注册资本为10亿元,注册地点位于上海。随后,众安财险日前在其官方微博中正式发布团队招聘启事。

三方介绍

马云

欲建“金融中心”

2012年初,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中国平安马明哲,“三马”交出互联网金融创新结晶“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的筹备申请。到如今“众安”已经走完监管审批流程,“三马”在网上合作卖保险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对于正在拟建的众安在线保险公司(众安在线),业内人士分析它肩负了三个使命:一是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辟渠道;二是拓宽产品线,增推电商类保险产品;最后是利用保险的高收益行业特性,借助阿里和腾讯两把好手进行互联网投资运营,让资金达到增值。由此,一场“e时代”金融销售攻坚战扑面而来。“三马”联手卖保险,要点恐怕不是强强合作,不是业务互补,更不是简单地卖保险产品、简单地在网上提供保险服务,而是在网络金融时代尚未完全到来之时,利用各自的牌照、业务模式和客户资源,张开一面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上网”的旗帜。“三马合作”的众安在线,阿里巴巴集团持股比例为19.9%,成为其最大股东,腾讯控股和中国平安分别持股15%,从股权结构便可看出,以马云为代表的阿里巴巴实为第一大股东。这一领先地位让市场有所警觉,马云这次牵头平安和腾讯,仅仅是想开一家网络保险公司?也许这仅是阿里未来大金融帝国的初步试水。

2012年马云宣布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如今也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理由,“马云可能在日后集中精力拓展金融业务,将金融打造成集团的支柱之一。”据阿里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更有接近阿里巴巴高层的消息透露,在马云2013年的战略里,阿里金融将转型。从近几年来阿里金融的布局来看,除了保险,以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各类金融业务的“全牌照”也许才是马云的最终目标。

“2013年马云要在全国设7个金融中心,以担保为主,小贷陆续退出,在未来5年之内要申办自己的银行。”

阿里金融扩张的重点方向从一向被外界看好的阿里小贷,转向担保业。

2007年6月,阿里巴巴正式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命名为“阿里贷款”。2009年后,“阿里贷款”从B2B业务中拆分出来纳入阿里巴巴集团,负责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平台的融资业务,此后更名为“阿里巴巴金融”。

此后,马云一度加快了步伐。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全国范围内首家完全面向电子商务领域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小额贷款公司,也是全国首个电子商务领域的小额贷款公司。随后,2011年6月,马云又到重庆设立了第二家阿里小贷。2012年年底,一则新闻席卷了广东的小贷圈子——阿里小贷可能会把第三家公司落在广州,并将在整个广东省范围内开展业务。

马云涉水小贷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2012年6月末,阿里巴巴旗下小贷公司的阿里金融,贷款总额超过260亿元。而当年的7月20日,阿里金融已经实现单日利息收入100万元,且阿里小贷不良率仅为0.9%。正因如此,阿里小贷被业内誉为“最赚钱的小贷公司”。

然而,由于小贷公司的资金杠杆率很低,仅1:0.5,资金红线也让阿里小贷的发展规模受限。“没有资本杠杆,阿里金融想要超越银行,支撑金融体系重建,很难。”有业内专家表示。

“在种种政策壁垒下,马云不想再主攻小贷。”前述消息人士指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资金杠杆率可以扩大到10倍。1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可以从银行获得最高10亿元的放贷,无疑利润率很高。这也是其最终挑战银行的必经之路。

除了阿里金融之外,马云的金融棋盘还有另一妙手——支付宝。2012年5月,支付宝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正式为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提供基金第三方支付结算服务。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支付宝就是阿里金融棋局的一个重要支点,未来的支付宝业务将拓展至结算、信贷、银行卡、信用卡、供应链金融等多个方面。

马明哲

科技,引领平安综合金融

对于中国平安而言,可通过众安在线这家新公司,探索金融营销革命、突破产品及渠道同质化的瓶颈。中国平安旗下设有银行、证券、信托、基金、寿险、养老险、健康险等诸多子公司,这些都可以转化成为它们的网络客户。除了平台建设费用,用传统渠道1/10成本就能销售保险带来很大利润空间,网销业务也被公认是业务快速增长新渠道,很多公司网销保费多翻番增速甚至超过400%。

马明哲在其2013年新春内部讲话中表示,2013年必将是新科技变革加速深化的一年。作为传统金融业,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传统金融企业,而是现代科技行业。马明哲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谁跑得快谁就赢。现代科技还在不断进步,3G过后,很快就有4G、5G,平安要做的,就是主动出击超越,跑赢现代科技企业。”

对于现代科技企业,马明哲谈到了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国内科技公司,称现代科技企业进军银行业的脚步在不断加快,它们拥有进攻型的企业文化、反应敏捷的组织体系、先进的网上金融技术,以及粘连度极高的庞大用户群。一旦“准入”政策限制得以突破,它们将快速抢占市场,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势不可挡和毁灭性的冲击。

马明哲称,中国平安必须在认识上勇于“革自己的命”,发展出具有颠复性的全新商业模式。他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引进最前沿的技术;二是重点研究客户体验,从客户需求中找到突破口;三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新技术,为平安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马化腾

互联网未来可以跟所有行业结合

对于拥有广泛的网络用户基础、媒体资源和营销渠道的腾讯公司来说,“我们更加侧重于社交网络推广应用方面。”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表示,“比如我们的网络服务、QQ号、微信号以后可能都可以卖保险。”

在马化腾眼中,互联网未来可能也可以跟所有行业结合、互融,虽然刚开始可能会经历一些“阵痛”,让大家有颠复了传统模式的感觉,但势必要带来一些改变,但最终的大趋势一定不是“敌对”的,一定是互补、融合、共赢发展的局面。

时间影响

总体评价

“三马”联手做保险,是保险业在互联网新金融创新上的一次“破冰”之举。有人说,“三马”联盟是一种突破,“三马”结盟下产生的“众安在线”必定将成为各路资本急涌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案例。

在传统保险渠道销售日渐式微的背景下,来自不同行业的翘楚共谋一事。“众安在线”这家由阿里巴巴马云、中国平安马明哲、腾讯马化腾等联合发起设立的保险公司,由于其股东方的行业背景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性而受到了媒体、保险公司和公众的关注。

根据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规划,除注册地在上海外,公司在其他地区不设置任何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保险产品销售和理赔,目标客户群聚焦于电子商务商家、互联网运营商、互联网消费者等互联网用户。

影响甚微

业内人士称“三马”卖保险在颠复传统金融业,认为这是保险业领跑者对传统销售渠道的“突围”策略,并已令一些保险公司感到畏惧。由于传统保险公司和网络保险公司的目标群体有差别,多家保险公司纷纷表示短期内众安在线不会对其产生大的冲击。

“网络保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相对于网络购物等来说,目前仍处在一个培育阶段,所以对于传统保险的冲击力还是有限的。”据中国人寿财险湖南省分公司某负责人表示,在产品研发上,众安在线避开了传统车险业务,而专攻责任险、保证险这两大非车险专业险种,这两个种险的市场发展还不充分,网络销售占比很小。

对于冲击方面,其他保险公司的最大顾虑,是这家新公司的保险产品能借助阿里巴巴与腾讯渠道,在向众多阿里巴巴商铺店主与腾讯活跃用户推荐保险产品时取得“优先”地位,按照平安保险“一个客户,多个金融产品”经营策略,一旦这些网络商户成为平安用户,将削弱保险公司互联网营销的拓展空间。

营销升级

从国际情况来看,完全通过网上销售保险的模式正逐渐兴起,韩国、美国等已有先例,有些公司运作情况还不错。

在中国,从银行、证券、保险这三大金融业支柱领域与互联网的结合程度来看,相比之下,保险行业的网络化目前应该算是最为滞后的,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需求。

随着80后和90后这些网络主力军逐渐成长为消费主力军,网络金融必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保险网销亦是大势所趋,这是任何一个商界的有识之士都不会漠视的。

筹建中的“众安在线”将是独立的财产保险公司,其经营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在线保险销售,并不只是单纯地“通过互联网卖保险”,而是为互联网的经营者、参与者和用户提供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化解和管理互联网经济的各种风险。

虽然众安在线的定位和传统保险的业务交集不大,但是“三马”合作的这种品牌效益对整个保险业的美誉度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从保险的复盖面来说,弥补了传统保险业到不了的地方,像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

中国人寿财险湖南省分公司某负责人也表示,众安在线的这次网络“试水”将进一步带动其他公司进军网销,传统营销亦将向网络化营销升级。

而为了防止众安在线模式成熟之时对现有的保险营销模式产生大冲击,其他的传统保险公司也正在想“新招”应对。

创新思维

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早已有之,便渐成趋势。就证券业而言,绝大多数的二级市场交易通过网络完成;就银行业而言,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等业务发展也十分迅猛,尤其是在款项支付等中间业务领域,网络银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就保险业而言,通过网络销售保险几乎已经成为所有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选项之一,当前绝大多数个人代理人都通过网络开展保险销售业务。

面对丰富多样的客户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变化,传统保险行业不可能固步自封,沿袭以往,必须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三马”合作是保险业和互联网相互结合的产物,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据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新公司业务开展顺利,将极大地改变传统保险业的生存业态,特别是对个人代理人队伍的影响将非常深远。

此外,在保险市场网络营销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为了适应保险业的发展,维护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正常的经营秩序,保险监管部门要及时推出适应未来保险市场发展的监管制度和手段。保监会原有监管手段的有效性也将面临挑战,这对保险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销售渠道如果不能保存一份自信和自强,就可能会盲目跟风,慌乱追赶,其结果可能像市场上保险产品的同质化,不追求个性,不坚守自身特色的局面一样,既追赶不上他人,又丢失了自己,新路走不了,又断了归途,那才是重大损失。总之,创新思维难能可贵,跟风思维却不一定得当。

该文章由作者:【唐国明】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