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CHUZHOU POLYTECHNIC),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是安徽省属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优质专科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由原滁州建筑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工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等6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9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安徽滁州技师学院。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共有龙蟠校区、清流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14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6.3亿元;有教职工673人,专任教师547人,在校学生13140人;10个教学单位,设置高职专业45个。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历史

前身溯源

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

1979年,滁县地区粮食干部学校创建。/n

1992年,滁县地区粮食干部学校更名为滁州市粮食职工中专学校。/n

1998年,滁州市粮食职工中专学校更名为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n

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

1992年,滁县地区财税干部学校更名为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n

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

1992年,滁县地区供销干部学校更名为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n

2000年,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合并组建滁州财贸学校。/n

滁州市技工学校

1981年,滁县地区技工学校创建。/n

1992年,滁县地区技工学校更名为滁州市技工学校。/n

滁州建筑工程学校

1985年,滁县行署建筑中专班创建。/n

1988年,滁县行署建筑中专班更名为滁州建筑工程学校。

/n

合并发展

2000年6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由原滁州建筑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工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等6所学校合并筹建。/n

2002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n

2009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安徽滁州技师学院。/n

2010年11月,学院被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n

2013年7月,学院牵头成立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并当选首任理事长单位。/n

2015年,学院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和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被立项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2016年,学校被列入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的“优质专科学校”建设项目。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共有教学系部9个,开设高职专业50个。

材料与能源大类(2个)

制冷与空调技术/n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

经济学(1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学(1个)

工业设计

农林牧渔大类(3个)

园林技术/n

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

园艺技术

土建大类(4个)

工程监理/n

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1个)

艺术设计

文学 (1个)

商务英语

生化与药品大类(1个)

应用化工技术

财经大类(3个)

电子商务

会计

金融保险

制造大类(7个)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n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管理学(3个)

旅游管理/n

市场营销

物业管理

其它(2个)

物联网应用技术

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

文化教育大类(1个)

文秘

电子信息大类(9个)

嵌入式系统工程/n

光电子技术

图文信息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动漫设计与制作

软件技术

网络系统管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

计算机系统维护

交通运输大类(1个)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共有教职工663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21人,副高职称13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47人,有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专业带头人8名,省级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教坛新秀13名,有34名教师入选安徽省“振兴计划”培养。

省级教学名师:贾会星、朱永祥、张信群、翁嘉晨、梁建军

省级优秀教师:卜锡滨等

省级教坛新秀:王磊、涂清芳、谭志银、陈燕、肖陆飞等

省级专业带头人:张延义、翁嘉晨、张信群、朱永祥、梁建军、廖玉松、肖陆飞等

省级教学团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团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园林花卉生产与应用教学团队、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团队、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共有中央财政扶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95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96个。

截至2018年9月,学院共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省级智慧课堂试点项目2门。

中央财政扶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省级特色专业:工程监理、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艺术设计、园林技术等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市场营销、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

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型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coreldraw平面设计与制作》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数据库应用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省级智慧课堂试点项目:C语言程序设计智慧课堂试点、PCB设计与制作智慧课堂试点

学校荣誉

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曾先后两次(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被安徽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n

2005年-2012年,连续八年被评为“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20年6月,被授予“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学院教师出版专著9部,发表论文千余篇,承担科研项目20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课题3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

2016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280篇,获得专利119项,出版专著5部。

2017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295篇,其中10篇发表于一类期刊,6篇发表于二类期刊。

2018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361篇,获得专利209项,出版专著8部,横向课题18个。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已加入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并开通了中国知网、博看有声数据库和e博在线等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总量11000GB。

学术刊报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01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复,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类学术期刊,暂为季刊,每年3、6、9、12月底出刊。

办刊宗旨为刊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学报栏目包括高职教育研究(重点);中职教育研究(重点);思想政治研究;专业研究与技术实践;教学与教法;财经研究、文化艺术研究等。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1、“滁”字在中国文字典籍中的解释为地名“滁州”,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校徽以“滁”字为核心图形,不仅突显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地城性、也增强了校徽的辨识度。/n

2、校徽中的方和圆的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理解为:乾坤、规矩、天地,即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同时也契合了教育的本质。

3、方、圆、三角形是人类理解客观物体形态的基本元素,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学校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办学理念和定位。

4、校徽以篆字“滁"为核心图形,体现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厚的人文底蕴。

5、在校徽的上方以放射形态排列的校名,寓意着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开放办学的姿态和国际化的视野。

6、1979代表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历程。

7、校徵中间的三角形寓意着稳定、向上、进取、开拓的内涵,同时也代表着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人的奋斗精神。

精神文化

校训

修能致用 笃学致远

校风

和衷共济 乐事劝劝

教风

爱生如子 敬业如天

学风

学思相资 知行相须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曹付忠

党委副书记、校长

许雪峰

督导员

李柱梁

党委副书记

杨家庆

党委委员

吴大明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杨华龙

党委委员、副校长

江 洁

党委委员

陈学军

党委委员、校长助理、招生就业处处长

穆 松

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

李平权,

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

李超

该文章由作者:【巴蜀职校】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