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高频电子线路》是201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春方。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高频电子线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高频电子线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全书系统地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单元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主要内容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调幅、检波与混频,调角与解调,锁相环路以及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本书强调基本概念,注重实际应用,书末还附有高频电子线路EWB仿真实验以及收音机的装配调试实训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相近专业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

基本信息

书名:高频电子线路第2版

作者:郭根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22

ISBN:978-7-111-47884-3

定价:25.0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基础理论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第3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第4章正弦波振荡器、第5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第6章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第7章反馈控制电路;实践操作部分是第8章实验与实训。

章节目录

第1章绪论1

11通信与通信系统1

11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1

112无线电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2

113无线电波段的划分和无线电波的

传播4

1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5

重要知识点6

本章小结7

思考题与习题7

第2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8

21谐振回路8

211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9

212阻抗变换电路13

22小信号谐振放大器17

221单谐振回路谐振放大器17

222多级单谐振回路谐振放大器20

23集中选频放大器21

231滤波器21

232集中选频放大器应用举例24

24故障诊断25

241放大电路的故障诊断25

242谐振回路与滤波器的故障诊断27

重要知识点28

本章小结29

思考题与习题30

第3章高频功率放大器32

3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32

311基本工作原理32

312余弦电流脉冲的分解33

313输出功率与效率34

3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分析35

32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35

322VCC对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

影响36

323Uim与VBB对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

状态的影响37

33谐振功率放大器与倍频器电路38

33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直流馈电

电路38

332滤波匹配网络38

333谐振功率放大器应用电路40

334丙类倍频器应用电路41

34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42

341传输线变压器42

342功率合成技术44

343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46

重要知识点47

本章小结47

思考题与习题48

第4章正弦波振荡器49

41振荡器的工作原理49

411产生振荡的基本原理50

412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50

42LC正弦波振荡器51

421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51

422电感三点式振荡器52

423电容三点式振荡器52

424两种三点式振荡器的特点比较53

425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53

426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和振幅稳定55

43石英晶体振荡器56

431石英晶体及其特性57

432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58

433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58

44故障诊断59

重要知识点61

本章小结61

思考题与习题62

第5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64

51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基本原理65

511乘法器及其频率变换作用65

512振幅调制的基本原理66

513振幅解调的基本原理74

514混频的基本原理75

52振幅调制电路76

521低电平振幅调制电路76

522高电平振幅调制电路82

53振幅检波电路83

531包络检波器的质量指标83

532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84

533同步检波电路85

54混频电路87

541晶体管混频电路87

542集成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88

543混频干扰89

55故障诊断90

551振幅调制电路的故障诊断91

552振幅检波电路的故障诊断91

553混频电路的故障诊断92

重要知识点93

本章小结94

思考题与习题95

第6章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98

61角度调制信号的基本特性98

611瞬时频率与瞬时相位的概念98

612调频信号与调相信号99

613角度调制信号的频谱与带宽101

62调频电路104

621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104

622间接调频电路107

623扩展最大频偏的方法108

63鉴频电路109

631鉴频特性及鉴频的实现方法109

632斜率鉴频器110

633相位鉴频器111

634脉冲计数式鉴频器113

635限幅器113

重要知识点115

本章小结115

思考题与习题116

第7章反馈控制电路118

7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18

71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118

712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应用举例120

72自动频率控制电路120

721工作原理120

722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应用举例121

73锁相环路与频率合成122

731锁相环路的基本原理122

732频率合成的基本原理127

733锁相环路的应用举例131

重要知识点133

本章小结133

思考题与习题134

第8章实验与实训136

81高频小信号选频(谐振)放大器136

82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139

83LC电容三点式振荡器141

84石英晶体振荡器144

85振幅调制器146

86振幅检波器149

87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振荡器152

88相位鉴频器154

89混频器156

810锁相调频与鉴频器158

811调幅广播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组装与

调试163

812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组装与调试173

813集成电路调频/调幅收音机的组装与

调试179

814实用调幅及发射电路186

部分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189

附录文字符号及说明192

参考文献197

编辑推荐

《高频电子线路》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进一步适应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教学的要求,《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本着"打好基础,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原则,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是删除某些陈旧内容,适当增加某些新内容与集成电路;新增加了"信号分析"与"数字调制与解调"两章。专业名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加注了英文译名。对习题答案作了进一步订正。

作者简介

张肃文,1925年生,河北省正定县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以全院第一名成绩于1946、1947连续两学年度获得院奖学金。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调至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1984年调回武汉大学。历任两校教授、无线电系系主任、学位与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线路组委员;电子部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教材编委会副主任兼电路与系统组长;湖北省暨武汉市通信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科协荣誉委员等职。

主要着作:《无线电原理》,《调速管原理》,《非线性振荡引论》等。主编《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等15《高频电子线路》,总计约500万字。其中《高频电子线路》于1988年获首届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97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由于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着,1990年获国家教委表彰。1993年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序言

本书第二版于1988年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与电子部优秀教材特等奖,第三版于1997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修订的第四版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为进一步适应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教学的要求,本书仍然本着“打好基础,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原则,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电子线路课程新的教学基本要求做了如下的修订工作:

1)新编写了第2章“信号分析”①与第11章“数字调制与解调”。

2)重新编写了第3章“选频网络”,第4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与第5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混频器”。

3)撤销“噪声与干扰”一章,将噪声内容并入第4章,干扰内容并入第5章,并加以删改。

4)第7章“振荡器”增加了集成电路振荡器内容0。

5)第9章“振幅调制与解调”删去重复部分,例如,检波器指标等;增加了同步检波集成电路实例与残留边带内容。

6)第10章“角度调制与解调”删去电抗管调频、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等内容,增加了可变延时调频的方法。

7)第13章“频率合成技术”增加了采用吞脉冲分频器的频率合成器内容。

8)对全书的图形符号,根据国家标准作了进一步订正。

9)校核习题答案,对个别错误进行改正。

10)书中专业名词对照的英语是根据《新编英汉计算机与电子技术词典》(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译出的。各章加*号部分为选读或自学内容。

参加本书一至三版编写工作的还有陆兆熊、王筠、姚天任三位老师。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表示不再参加此次修订工作。因此,本版的修订工作由编者独力完成,深感任务艰巨。没有陆、王、姚三位教授前期的辛勤劳动,编者不可能完成此次修订工作。书稿经清华大学董在望教授审阅,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使书稿质量得以提高。

媒体推荐

根据高等教育部教学大纲要求,多年来教学实验的体会和各类大学生电子制作的需要,本书不仅包括先行者编着的高频电路教科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而且增加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功率合成技术、频率合成技术、模拟与数字接收发射设备的原理及应用。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同时也可为从事电子工程的工程师和参加各类电子制作竞赛的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该文章由作者:【曾轶】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