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浆。
释义
n.浆液;血清;乳浆
- 【生化、医】(免疫)血清
- 【生化】浆液(体液的水样部份)
- 乳清
- 乳浆
- 血浆
- 【植】树液
- 塞吕姆(音译名)
例句
- Blood serum is a component of blood without the red blood cells.
血浆指的是血液除去血红细胞后所剩下的成分。
- He suffered from serum intoxication.
他得了血清中毒。
类别
胎牛血清替代品
胎牛血清、透析型胎牛血清、天然低IGG胎牛血清、干细胞培养胎牛血清、特殊用途胎牛血清、活性炭/葡萄糖处理胎牛血清、胎牛血清替代物、小牛血清、新生牛血清、加强型小牛血清、补铁小牛血清、成牛血清、供体马血清、兔血清、鸡血清、猪血清、马血清、其他动物血清、合成血清替代品。
主要成分
血清是由血浆去除纤维蛋白而形成的一种很复杂的混合物,其组成成份虽大部分已知,但还有一部分尚不清楚,且血清组成及含量常随供血动物的性别、年龄、生理条件和营养条件不同而异。血清中含有各种血浆蛋白、多肽、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长因子、激素、无机物等,这些物质对促进细胞生长或抑制生长活性是达到生理平衡的。对血清的成分和作用的研究虽有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第一:血清的成份可能有几百种之多,目前对其准确的成份、含量及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尤其是对其中一些多肽类生长因子、激素和脂类等尚未充分认识,这给研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第二:血清都是批量生产,各批量之间差异很大,而且血清保存期至多一年,因此,要保证每批血清的相似性极为困难,从而使实验的标准化和连续性受到限制;
第三:不能排除血清中含有易变物质,这被认为是“瓶中恶化”的原因之一。
鉴别方法
血清
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如将血液自血管内抽出,放入试管中,不加抗凝剂,则凝血反应被激活,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胶冻。凝血块收缩,其周围所析出之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清,也可于凝血后经离心取得。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块,所以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这一点是与血浆最大的区别。
而在凝血反应中,血小板释放出许多物质,各凝血因子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些成分都留在血清中并继续发生变化,如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并随血清存放时间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这些也都是与血浆区别之处。但大量未参加凝血反应的物质则与血浆基本相同。为避免抗凝剂的干扰,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的分析,都以血清为样品。
血浆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血细胞悬浊于其中。人体含有2750-3300毫升血浆,约占血液总体积的55%。血浆的绝大部分是水(体积的90%),其中溶解的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还包括葡萄糖、无机盐离子、激素以及二氧化碳。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同时也是运输分泌产物的主要媒介。
将新鲜血液离心,使血细胞沉降,上层淡黄色清液即是血浆。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
主要作用
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物、脂类物质、核酸衍生物等,是细胞生长必须的物质。
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类固醇激素(雌二醇、睾酮、孕酮)等。生长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等。
提供结合蛋白:结合蛋白作用是携带重要地低分子量物质,如白蛋白携带维生素、脂肪、以及激素等,转铁蛋白携带铁。结合蛋白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提供促接触和伸展因子使细胞贴壁免受机械损伤。
对培养中的细胞起到某些保护作用:有一些细胞,如内皮细胞、骨髓样细胞可以释放蛋白酶,血清中含有抗蛋白酶成分,起到中和作用。这种作用是偶然发现的,现在则有目的的使用血清来终止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因为胰蛋白酶已经被广泛用于贴壁细胞的消化传代。血清蛋白形成了血清的粘度,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特别是在悬浮培养搅拌时,粘度起到重要作用。血清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离子,他们在代谢解毒中起重要作用,如SeO3,硒等。
常见问题
保存血清最好的方法
血清应保存在-5C至-2OC。然而,若存放于4C时,请勿超过一个月。若您一次无法用完一瓶,建议将无菌分装血清至恰当的灭菌容器内,再放回冷冻。
如何解冻血清才不会使产品质量受损?
将血清从冷冻箱取出后,先置于2-8°C冰箱使之溶解,然后在室温下使之全溶。但必须注意的是,溶解过程中必须规则地摇晃均匀。
如何避免沉淀物的产生?
1、解冻血清时,请按照所建议的逐步解冻法(-2O°C至4°C至室温),若血清解冻时改变的温度太大(如-20°C至37°C),实验显示非常容易产生沉淀物。
2、解冻血清时,请随时将之摇晃均匀,使温度及成分均一,减少沉淀的发生
3、请勿将血清置于37°C太久。若在37°C放置太久,血清会变得混浊,同时血清中许多较不稳定的成分也会因此受到损害,而影响血清的质量。
4、血清的热灭活非常容易造成沉淀物的增多,若非必要,可以无须做此步骤。
5、若必须做血清的热灭活,请遵守56°C,30分钟的原则,并且随时摇晃均匀。温度过高,时间过久或摇晃不均匀,都会造成沉淀物的增多。血清解冻后发现有絮状沉淀物出现,该如何处理?欲去除这些絮状沉淀物,可以将血清分装至无菌离心管内,以400g稍微离心,上清液即可接着加入培养基内一起过滤。但不建议以过滤的方法去除这些絮状沉淀物,因为它可能会阻塞过滤膜。
何谓热灭活
一般是以56°C,30分钟来处理已解冻的血清,因为此加热步骤,可以使补体去活化,而补体所参与的反应有:溶细胞活性,平滑肌的收缩,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组胺的释放,增强吞噬作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趋化和激活。
有必要做热灭活吗
实验显示,经过正确处理的热灭活血清,对大多数的细胞而言是不需要的。经此处理过的血清对细胞的生长只有微小的促进,或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甚至通常因为高温处理影响了血清的质量,而造成细胞生长速率的降低。而经过热处理的血清,沉淀物的形成会显著的增多,这些沉淀物在倒立显微镜下观察,像是"小黑点",常常会让研究者误以为是血清遭受污染,而把血清放在37°C环境中,又会使此沉淀物更增多,使研究者误认为是微生物的分裂扩增。
该文章由作者:【流浪诗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