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战机(战斗飞机)

第六代战机,美国诺・格公司、波音公司等军工企业都在自主进行六代机的研发,以准备参与军方的正式招标。全球范围内的五代机和第六代战机研发普遍都处于技术攻关的状态。

第六代战机(战斗飞机)

概述

第六代战机,六代机是美国军方在2009年4月首次提出的概念。美国空军在相关通告中则提出,“下一代战术飞机系统”必须能够与具有空中电子攻击能力、先进综合防空系统、无源探测设备、综合自防御设备、定向能武器和网络电磁攻击能力的敌军作战。美国诺・格公司、波音公司等军工企业都在自主进行六代机的研发,以准备参与军方的正式招标。

除了美国,包括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军事大国也曾相继提出了自己的第六代战斗机概念。未来的这些飞行器有可能是无人机,将装备包括电磁炮或激光的新武器,若和五代机相比,将有更高的巡航速度和续航能力。预估第六代战斗机的出现不会早于2030年,甚至更大的可能是在2040年到2050年期间。

背景

冷战结束以后,美军一直面临着长远发展与应对现实威胁之间的矛盾,如何统筹兼顾、保持二者均衡发展是美军建设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之后,面对地区性大国的崛起以及地区不稳定因素的恶性发展,如何把握军队建设的投向重点,在美国国内更是纷争不断。 

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机将在2016年后投入部署,中国几年之后也有望拥有自己的第五代战机。未来如果中俄大量生产第五代战机,那么到2020年代中期,美国将失去对中俄的空战优势。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美国军方已经下定决心,停止昂贵的F-22战斗机的生产,把资金用于未来数年内第六代战机的研制,以确保美国一直以来十分看重的空中优势地位。

过去的经验证明,美军必须拥有对潜在对手的明显优势,才能让对手忘而却步,不敢发动战争。

争议

对于第六代战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仍存有较大争议,首先在有人机和无人机这个问题上就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专家认为,未来空战是一种瞬息万变的空中搏斗,由于飞行速度很快,战场环境和目标位置也会迅速发生变化,有人机、无人机在这种空战化境下各有优劣。

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考虑到驾驶员的身体条件承受极限,有人战斗机的航速与无人机无法相比。另外,有人机在外形尺寸上因为有驾驶员的存在,比无人机要大得多,所以在隐形能力上也不如无人机。因此,无人化应是下一代战机的大方向。

计划

美国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已经在开发第6代战机的特定技术,其性能包括以高于5马赫(相当于5倍音速)的速度进行极超音速飞行、多光谱隐形系统和传感器融合系统。同时,波音公司“鬼怪”式工厂也在开发第6代战机,已设计出“第6代F/A-XX无人战机”概念图,其采用翼身融合结构,从驾驶舱到鼻锥为常规战机外形,但机尾部分取消了垂尾,与B-2隐身轰炸机酷似,有无人和有人驾驶两种方案。

据悉,F/A-XX设想如果采用亚音速巡航方式,续航时间将高达50小时,其作战半径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上万公里;而如果采用高超音速巡航方式,其作战半径则超过1600公里,并对更多雷达具有隐身性。

还有分析指出,美第6代战机可能会配备定向能武器–高能微波及激光武器,可防御来袭导弹,亦可携带各类导弹充当攻击武器平台。其所备弹药可能属于“可调控”式武器,可对空中或地面目标起到从损伤至摧毁的不同程度的破坏。

中国

2012年11月,《中国工业报》的一篇介绍沈阳飞机集团引入现代自动化设计系统方面的文章指出,大陆已经启动对下一代机,也就是对六代机进行研究的飞机自动化设计平台。俄罗斯国防问题专家瓦西里.卡什认为,中国的六代机不但是沈飞持续进行,且已在成都展开研制工作,中国研制六代机的全方位工作将在下一个10年中展开。

俄罗斯

俄罗斯航空巨头米格公司2012年曾展示了其第6代战机–“电鳐”喷气式隐形无人战机。据称,这种战机具备高速、隐形和无人驾驶等特性。从照片上看,“电鳐”就像一架“缩小版的B-2轰炸机”,外形酷似飞镖。目前,样机仅重10吨,载弹量2吨,航程4000公里。米格公司向俄空军保证,如果军方有兴趣选购,未来“电鳐”的个头和性能“绝不是这个级别”。

“电鳐”使用了先进的隐身技术,其隐形性能“超过美军F-117隐形战机”,能悄然突破敌方的防空系统,对重要目标实施攻击:其发动机采用扁平喷嘴,减少了热辐射量,也可规避敌方的红外线探测设备;发动机进气道被飞机的前翼遮盖,避免被雷达搜集到辐射波;控制板接合部、起落架舱门和机舱门处在几条平行的线上,大大降低了雷达反射面;没有水平和垂直尾翼,所有武器都“藏”于机身内的两个弹舱。

日本

据日本《军事研究》报道称,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正在研制具有“i3”(信息化、智能化和敏捷性)技术的第6代战机。报道称,日本研制的第6代隐形战机将采用“云射击”及先进座舱技术。这一设想类似于“云计算”,利用先进数据链系统,将己方机群形成“云”,通过共享信息等方式,作为群体发动最有效率的攻击。

战机的主战武器空对空导弹已接近发展极限,很难在大气层内实现10马赫以上速度,同时其外形不利于战机隐形,而携带于机身内弹舱的方式又将限制战机载弹数量。因此,他们大胆提出了激光武器等定向能武器实用化的方案,并有所进展。

据悉,日本第6代战机还将采取光传操纵。目前,第4代、第5代战机通过电缆控制飞机。而光传操纵系统用光纤,消除了操纵信号受到电磁干扰的可能性,并大为减轻操纵系统的重量。对于今后的战机而言,光传操纵系统可谓是能够决定生死的技术。

该文章由作者:【离线空间】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