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腿综合征(累及腿部的常见的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也称为不宁腿综合征、Ekom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腿部的常见的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病因可能与遗传和脑内多巴胺功能异常有关,可继发于某些疾病。患者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双下肢难以形容的感觉异常与不适,有活动双腿的强烈愿望,患者不断被迫敲打下肢以减轻痛苦,常在夜间休息时加重。

概述

不安腿发生部位多在下肢,属小腿部位的远伤病,以腓肠肌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目前对大腿或下肢其他部位出现不安症状都称为不安腿。

不安腿综合征,在美国还成立了不宁腿综合征基金会,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和筹集资金进行临床科学研究。

目前医学上对不安腿综合征病因不明,认为病因比较复杂,常以为下列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

遗传因素

Ekbom(1960)认为RLS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在其报道的患者中43%亲属中有类似疾病,且有几个家系为显性遗传。可见此部位发生远伤病者较为普遍。

局部缺血学说

RLS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生,长期在寒冷环境中工作也会发病,经活动、按压、捶打局部肌肉或应用血管扩张剂后常可缓解症状。部分患者肢体血流图检查也显示血流量减低。根据上述事实,不少学者认为本病是由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及代谢产物蓄积所致。

内分泌因素

RLS在妊娠妇女中也很常见。有人对486例新近分娩妇女做回顾性诊断,发现有11.3%患本病。Jolivet(1953)报道27%妊娠妇女有RLS表现。

代谢与营养障碍

重症RLS大多并发于糖尿病、尿毒症、乙醇中毒、癌肿、高胆固醇血症及血卟啉病等,因此有人认为可能为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末梢神经病。还认为与贫血和缺铁有关。在Ekbom(1966)报道的77例本病患者中,1/4血清铁低于正常值;Aspenstrom(1964)报道健康检查发现的80例缺铁患者中,42%有RLS;Behrman(1955)证实本病患者口服或注射铁剂后不适感觉有明显好转。

其他病因

下肢部分静脉血栓形成和曲张、部分胃切除、服用吩噻嗪类和巴比妥类药物、有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因素等,据报道均与本病存在一些关系。

从以上的可能病因分析可以了解如下几点,小腿腓肠肌部位发生远伤病者较为普遍,甚至一家多人,所以认为“遗传”。但与家庭对活动防范和重视以及职业有一定的关系。其他的情况可以看出,远伤病与身体体质下降,生理和病理改变相关,往往与其他疾病同时出现。

目前对待不安腿的状况,我们摘录一篇报道中的部分句子可看出端倪:

不宁腿综合征是西方国家人中影响睡眠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在5.5%-13.5%。“虽然中国目前没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但估计发病率也在2%-10%。

它是一种神经系统感觉运动性疾病。

有些患者就去骨科、风湿科就诊,往往得不到解决。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不宁腿综合征的误诊比例高达94%,而国内患者由于对此病认识很少,没有意识去进行治疗,医生对此疾病的认识有限,因此我国的漏诊和误诊率更高。

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下肢的不适感往往来源于肌肉和骨骼深部,

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可能跟多巴胺系统异常或铁离子代谢异常有关。

可以看出,不安腿并没有得到认识,误诊是必然的。且将它定位在“神经系统感觉运动性疾病”,更是叫人难明,病位也以为在“肌肉和骨骼深部”,至于发病原因也许并不是通过实验测定,否则不应该为“可能”。这就把不安腿搞得十分复杂了。

从远伤病的治疗可以看出,人们确实容易把病位病因弄错。

此病无遗传性,无年龄限制,10的小孩即有发生的。

病因

不宁腿是因为腿部的远伤红细胞变化后刺激上的丰富感受器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但目前医治并不了解远伤病。所以有如下一些非正确的认识。

RLS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据推测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组织代谢产物蓄积有关。有人提出与维生素及叶酸缺乏、慢性肝病、某些感染性疾病、糖尿病、精神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及某些药物反应(如异丙嗪苯、海拉明、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酚塞嗪衍生物等)有关。

有报道认为中枢神经系统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功能低下,是重要病因(石福铭,1999);周围神经受损是另一重要病因,本病常发生于腰骶神经根及其他周围神经病。某些交感神经功能异常或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癌症、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并发本病。

该文章由作者:【崔璀】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