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气管或支气管内插管是实施麻醉一项安全措施。

术前准备

1、常规实施有关检查如鼻腔,牙,张口度,颈部活动度,咽喉部等情况,清除口、鼻、咽内分泌物,除去义齿。/n2、必要时考虑适当给予镇静剂及肌松药。/n3、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清醒者插管相对安全。

适应证

1、自主呼吸突然停止者。/n2、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气供应需要而需机械通气者。/n3、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反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n4、存在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等影响正常通气者。/n5、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者。

禁忌证

1、喉头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者;除非急救,禁忌气管内插管。/n2、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存留者。/n3、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易造成动脉瘤损伤出血为相对禁忌证。/n4、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难以从插管内清除者。应行气管切开置管术。/n5、其他,如颈椎骨折、脱位者。/n6、呼吸道不全梗阻者有插管适应征,但禁忌快速诱导插管。/n7、有出血性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者。插管损伤易诱发喉头声门或气管粘膜下出血或血肿,继发呼吸道急性梗阻,为相对禁忌证。

术后护理

1、气管插定管的固定/n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寸带固定不宜过紧,以防管腔变形,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在门齿前的刻度,并记录。同时用约束带束缚双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n2、保持气管导管通畅/n及时吸出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口腔、气管吸痰管要严格分开。吸痰管与吸氧管不宜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以免堵塞气道。每次吸痰做到一次一管一手套,吸痰管在气道内停留少于15秒。/n3、保持气道内湿润/n吸氧浓度不可过大,一般以1-2升/分为宜,吸氧针头插入气管导管内一半。痰液粘稠时,每4小时雾化吸入一次,或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每次2-5ml,24h不超过250ml。/n4、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n可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或X线了解导管位置和深度,若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气管插入一侧肺,需及时调整。/n5、气囊松紧适宜/n每4h放气5-10分钟一次,放气前吸尽口咽部及气管内分泌物。气管导管保留72h后应考虑气管切开,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黏膜,引起黏膜缺血、坏死。/n6、拔管程序/n①拔管指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即可拔出气管导管。/n②拔管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备好吸氧面罩或鼻导管。/n③吸出口腔分泌物,气管内充分吸痰,并用呼吸囊加压给氧一分钟。/n④解除固定气管导管的寸带与胶布,置吸痰管于气管导管最深处,边拔管边吸痰,拔管后立即面罩给氧。/n7、拔管后护理:/n①观察病人有无鼻扇、呼吸浅促、唇甲发绀、心率加快等缺氧及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n②床旁备气管切开包。严重喉头水肿者,雾化吸入20分钟或静滴地塞米松5mg仍无缓解者,则立即行气管切开。

该文章由作者:【南邻锦里】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