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鼻祖(汉语成语)

开山鼻祖,汉语成语,拼音是kāi shān bí zǔ,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由来

“开山鼻祖”中“鼻祖”的由来

“鼻祖”一词的由来人们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要解释“鼻祖”,首先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时,“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了,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个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

“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

解释

开山鼻祖

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

鼻祖,比喻创始人。源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应用举例

中医学派创始人扁鹊为例,其发明创造:《内经》和《外经》,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白话小说的开山鼻祖。(孙犁是中篇小说开山鼻祖)

成语辨析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开山祖师。

该文章由作者:【雪曼将军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