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211工程建设的高等学校)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西医院校,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具有百年历史,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覆盖医学门类中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以及理学、工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门类的部分学科。教学贯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全过程。现有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点,77个二级学科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点,81个二级学科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简介

2000年4月3日,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位于学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北医有9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英语(生物医学英语方向)、医学检验学、医学实验学,1个专科专业:护理学。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本专科专业9个。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4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北医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学校共有在各类在校学生11000多人,其中博士生1145人,硕士生1562人,本专科生3652人。

“医校目的,自主观言,在促进社会文化,减少人民痛苦。自客观言,西来宗教,都籍医学为前驱,各国的医学集会以及印刷物中,没有中国人的地位,实在是一件最惭愧不过的事。所以这所学校,不仅给诸位同学一种谋取职业的本领,使你们能挣钱,实在是希望诸位负起促进文明,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的责任……”这是1913年1月,在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汤尔和对从京沪两地招考的第一届72名新生的致辞。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1903年,清朝政府在京师大学堂设立医学实业馆,1904年,医学实业馆改称医学馆,迁入北京和平门外八角琉璃井由兴胜寺庙宇改建的馆舍,1907年停办。1910年,此馆舍被施医总局(当时的卫生部门)买去,为日后创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提供了条件。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风潮下,西医在中国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批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医学教育家立志通过发展医学事业,增强人民的体质,以洗刷长期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耻辱。

1915年2月,学校诊察所正式开业。

1923年9月,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奉命改建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并首次将医学生学制设为六年制。

1927年北京医科大学校与北京所有国立高等学校被改组,合并成立国立京师大学校,成为京师大学校的一个科,更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同年,学校附设的诊察所扩充为学校附属医院。

1928年11月,京师大学校改组为国立北平大学,医科改为医学院,成为北平大学医学院。1929年,根据北平大学的《组织规程》,规定医学院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为宗旨。

1931年,建立我国医学校中第一个法医教研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西迁,部分医学院师生一同西迁。留在北京的医学院院务完全停顿,1938年1月,当时的教育部将原北京大学和北平大学合并办起“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为下设的六个学院之一。5月复课,并接收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师生继续学院的教学。

1959年北医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院校之一。

1984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重点建设10所大学,北京医学院是唯一所医科学校,院长为医学教育专家马旭研究员。

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专家曲绵域教授任校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确立了教育发展改革纲要,明确提出“211工程”,即重点建设若干所大学,使之接近或达到或超过世界一流水平。1996年8月28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通过了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论证,再次成为中国政府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从1991年至2000年4月,校长为血液病学专家王德炳教授。

2000年4月3日,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生理专家韩启德教授出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并兼任医学部的主任。2003年,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柯杨教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

经过一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北医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献身的服务精神”的校风。北医–这所由中国政府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正大鹏展翅,实现着她自己的最高目标:尽其所能,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创造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事业。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北医拥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研究、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866人,11位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17位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27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9人。

两院院士

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

生物无机化学及无机药物化学家:王夔

生理学家:韩济生

免疫学家:陈慰峰

有机药物化学家:张礼和

血液病学家:陆道培

病理生理学家:韩启德

精神病学家:沈渔邨

泌尿学家:郭应禄

病原生物学家:庄辉

老年基础医学家:童坦君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6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医学网络教育学院,8家附属医院和13家教学医院,承担临床医学的教学、实习任务和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药理学系

免疫学系

病理学系

病原生物学系

生物物理学系

神经生物学系

细胞生物学系

医学遗传学系

医学信息学系

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心血管所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药学院

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生物学系

药物化学系

天然药物学系

药剂学系

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

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

教学实验中心

应用药物研究所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系

中心实验室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营养与保健品评价中心

预防医学培训部

护理学院

内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理学基础教研室

护理学人文教研室

公共教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

哲学与社会科学系

医学人文学系

医用理学系

应用语言学系

体育学系

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北京大学性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大医学部在职教育培训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远程医疗中心

杰出校友

除非专门注明,所有北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均属生命科学和医学部,所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均属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5月。

中国科学院

1.陈慰峰(1995):免疫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医至今在北医任教。

2.张礼和(1995化学):有机药物化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医药学系,1967年研究生毕业。至今在北医任教。

3.童坦君(2005):老年基础医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医,1964年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至今在北医任教。

4.蒋丽金(1980化学):化学家。1946-1948年在北医任教。

5.钟惠澜(1955):医学家。1946-1948年在北医任教。

6.林巧稚(1955):医学家。1946-1948年在北医任教。

7.诸福棠(1955):医学家。1946-1951年在北医任教。

8.冯兰洲(1957):昆虫学家。1946-1952年在北医任教。

9.马文昭(1955):组织学专家。1946-1965年在北医任教。

10.刘思职(1957):生物化学家。1946-1983年在北医任教。

11.吴阶平(1980):医学家。1946年至今在北医任教。(两院院士)

12.蒋明谦(1980化学):化学家1950-1956年在北医任教。

13.王序(1980化学):化学家。1950-1984年在北医任教。

14.王志均(1980):生理学家。1950-2000年在北医任教。

15.韩济生(1993):神经生理学家。1953年至今在北医任教。

16.王夔(1991化学):化学家。1953年至今在北医任教。

17.韩启德(1997):病理生理学家。1982年至今在北医任教。

中国工程院

18.姜泗长(1995):耳鼻咽喉科专家。1938年毕业于北医

19.胡亚美(1994):儿童血液病专家。1947年毕业于北医.

20.王忠诚(1994):神经外科专家。1949年毕业于北医.

21.王澍寰(1997):手外科专家。1950年毕业于北医。

22.沈渔邨(1999):精神病学家。1951年毕业于北医。1955年至今在北医任教.

23.安静娴(1997):医药工程学专家。1952年毕业于北医。

24.李连达(2003):中药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医。

25.于德泉(1999):天然药物化学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医。

26.郭应禄(1999):泌尿外科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医,1963年研究生毕业。至今在北医任教。

27.陈君石(2005):营养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医。

28.钟南山(1996):呼吸疾病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医,1960-1970年在北医任教。

29.程书钧(1999):肿瘤病因专家。1962年毕业于北医。

30.高润霖(1999):心血管内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北医。

31.刘昌孝(2003):药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北医。

32.巴德年(1994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肿瘤免疫学专家。1967年毕业于北医。

33.翁心植(1997):内科学专家。1946-1949年在北医任教。

34.张金哲(1997):小儿外科专家。1946-1956年在北医任教。

35.吴阶平(1995):泌尿外科学家。1946年至今在北医任教。(两院院士)

36.李载平(1995):分子生物学家。1947-1949年在北医任教。

37.楼之岑(1994):生药学家。1951-1995年在北医任教。

38.陆道培(1996):血液病专家。1958年至今在北医任教。

39.庄辉(2003):流行病学家。1963年至今在北医任教。

该文章由作者:【云端的日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