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前身是浙江大学软件与网络学院,于2001年2月27日在杭州与宁波两地同时挂牌成立,2001年12月成为国家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的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同时更名为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浙江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由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本部和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两部分组成。本部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以培养本科生为主;软件学院(宁波)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至2007年4月,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已经形成2个校区、15个系、19个专业方向,2000余名在校生的规模。
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成立于1897年,前身"求是书院",是中国人最早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浙江大学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
浙江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9名,长江特聘(讲座)教授5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简介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前身是浙江大学软件与网络学院,于2001年2月27日在杭州与宁波两地同时挂牌成立,2001年12月成为国家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的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同时更名为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浙江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分别在杭州和宁波办学。杭州办学地点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宁波办学地点在宁波国家高新区,以培养研究生为主。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结合浙江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和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Computer+X”和“X+Info”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将始终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IT领域专业性学院,成为国家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与加速器。
办学特色
作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始终按照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高级软件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学生培养新模式,在2006年教育部对软件学院的验收中取得所有指标全优的好成绩。经过六年多的办学实践,浙大软件学院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高端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浙江大学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教学框架体系
学院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汇聚政府、行业、产业等各方资源,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特别是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学院建立了以系和研究方向为核心的全新教学框架体系,以系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建制单位,每一个系都与一个或多个机构合作,实行"院院合作"、"院企合作",开展产学研一条龙的人才培养。同时,每一个系都要求在宁波设立或合作建立相应专业方向的研发机构(或者研究中心、研究院等),设立满足该专业方向研究生各阶段人才培养的工程教学实验环境、实训场所和相应的实习基地。
培养体系
为加强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学院采用灵活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实施了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项目实训、企业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在课程学习方面,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验实践与社会和企业的应用需求紧密结合,三分之一左右的课程由企事业单位的一线专家工程师讲授。
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学生按照自己兴趣与目标进入不同的项目小组,进行基于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实验实训科目全部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项目展开,企业的研究院所和实验场地搬入软件学院。实训过程由企业工程师进行全程指导,实行模拟的企业环境,使学生尽快进入实战状态
所有研究生都要求进入企事业单位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完成学位论文。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
服务地方的重要平台
学院以杭州、宁波为基地,以长三角地区为重点,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与合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学院本部立足杭州,加强与浙江省政府及杭州市政府在软件人才培养政策上的沟通和协作,把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到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软件人才培养和打造"数字浙江"及"天堂硅谷"的统一规划内。软件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为软件产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支撑,为"数字浙江"及"天堂硅谷"和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为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浙大宁波校区(软件学院)是"十五"期间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科教战略合作的重大成果,浙江大学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窗口。软件学院(宁波)地处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依托宁波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IT应用为核心的产学研一条龙的高新研发基地,为当地软件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系是浙江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建制单位,每个系下设一个或若干个研究方向。目前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设立了9个系9个研究方向。
每一个系都与该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一个龙头企业(单位)合作,或者与若干个企业(单位)合作开展产学研一条龙的人才培养。同时,设立满足该专业方向研究生各阶段人才培养的网络互动工程教学实验环境、实训场所和相应的实习基地。
和企业、院校的广泛合作为软件学院提供了丰富的师资。除了浙江大学的教师以外,软件学院的教师还包括合作方教师、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教师、国内外企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专家等。
每一个系设立系主任和执行系主任,负责制订和落实下设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各类教师的聘任、实训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考核等工作。
研究生入学后因特殊情况需要转专业方向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报学院教务部批准后方为有效。
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是浙江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建制单位,目前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设立了12个专业方向。每一个专业方向都与该方向产业紧密相关的一个或若干个著名企业(单位)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同时,设立满足各专业方向研究生各阶段人才培养的工程教学实验环境、实训场所和实习基地。
与产业界的广泛合作为软件学院提供了丰富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除浙江大学的教师外,软件学院的教师还包括合作方教师、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教师、国内外企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的专家等。研究生入学后因特殊情况需要转专业方向同学,需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报学院招生及教学办公室批准后方为有效。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经过十年的办学实践,已经形成具有浙大鲜明特色的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方向的同时,我们还将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适应产业需求的培养模式,不断调整和拓展专业方向设置和培养方案。
该文章由作者:【并州刺史】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