桢zhēn 旧读zhēng。含义:⑴ ㄓㄣˉ⑵ 坚硬的木头。⑶ 古代打土墙时所立的木柱,多用于皇宫的立柱,泛指支柱:~干(g刵)(喻能胜重任的人)。⑷ 古书上指女贞树。⑸ 郑码:FILO,U:6862,GBK:E8E5⑹ 笔画数:10,部首:木。
基本解释
桢/n(楨)/nzhēn/n坚硬的木头。/n古代打土墙时所立的木柱,泛指支柱:桢干(g刵 )(喻能胜重任的人)。/n古书上指女贞树。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康熙笔划:13 部外笔划:9【唐韵】陟盈切【集韵】【韵会】知盈切【正韵】诸成切,音贞。【说文】刚木也。【山海经】太山之上多桢木。【郭注】女桢也。冬不凋。又桢榦,筑墙所立两木也。【书·费誓】峙乃桢榦。【孔传】题曰桢,旁曰榦。桢当墙两端者也,榦在墙两边者也。又桢林,县名。【前汉·地理志】属上郡。/n
该文章由作者:【齐志高】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