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衾”是一个汉字,读音qīn,释义:被子,出自《诗·召南·小星》、《仪礼·士丧礼》、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白居易《长恨歌》。衾〈名〉(从衣,今声。本义:被子)同本义衾,大被。――《说文》。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抱衾与椆。――《诗·召南·小星》
基本解释
释义
1.被子:衾枕。
2.尸体入殓时盖尸的东西。例:衾褥(殓尸用的被褥);
词例
衾,大被。——《说文》。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
抱衾与裯。——《诗·召南·小星》
缁衾赪里,无紞。——《仪礼·士丧礼》
衣衾衣(被子和衣服)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荀子·礼论》
布衾多年冷似铁。——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唐·白居易《长恨歌》
以衾拥覆。——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西厢记》
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
衾衽(指被与席。一说为枕席之间);
衾枕(被与枕);衾绸(被;一说为大被和床帐);
衾影无愧(暗中不做亏心事。后人引喻人在私生活中无败坏德行的事);
成语来源
衾影无愧
qīnyǐng-wúkuì
指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问心无愧
[a clear conscience in the still hours of the night]
例: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惭,屋漏不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其他
在倭国江户时代佐渡岛一带出没的“一反木绵”之一。形象有如大幅的温泉布,会在晚上突然飞出,扑到行人把目标的头部包裹着。据说其身体质地奇特,即是多锐利的刀剑都不能把其割开,但只要以染黑了的牙齿攻击便可以把它们咬开。因此,佐渡岛的男性都有“黑齿”的习惯。
该文章由作者:【陈可汉】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