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倒西歪(汉语成语)

东倒西歪,汉语成语,拼音是dōng dǎo xī wāi,意思是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出自元·曾瑞卿《留鞋记》。

解释

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成语典故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元·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子期使侍卫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卫东倒西歪,二人径入殿中。”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时过午夜,在车轮有节奏的飞转声中,车厢里的旅客多半~地睡去了。”

歇后语

不倒翁;缠脚妇女走道;二醉汉睡觉;不倒翁坐大车;破庙的菩萨

出处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该文章由作者:【食草家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