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是网络用语,论坛回帖专用语之一,表示对事情不了解,对讨论、发言以及各种声音持“围观”的态度,这也是当今大多数网民的一种心态。
围观者的心理模式
1、好奇心理;/n2、从众心理;/n3、漠视所有与己无关之事的体现;/n4、关注和嘲讽,非暴力不合作。
围观者的行为模式
圆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圆心到圆上的各点的距离相同,也就是说,围观的时候,被围观者到围观者所在的这个圆上的距离都相等,这样就达成了一种均衡的状态,人们离被围观者的距离相同,既共同有了安全感,同时都达到了同等的视觉效果。想一下,如果人们站的是正方形,站在四边中间的人(也就是离中心最近的人)他们虽然看得更清楚,但是由于其他人站得更远些,他们会造成心理上的一些不平衡,毕竟这么多人在围观,偏偏你站得最靠前,也有可能受到被围观者的伤害,所以他会往后退,找到一个平衡的位置;同样四个点的人离得最远,他们也想看得更清楚,会向里靠,最终形成圆。
笔者并不否认,任何群体性事件中都可能有“不明真相群众”,也可能会有别有用心者的身影。此外,由于被围观者处在圆心的位置,因此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使得围观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围困”。当不明真相的群众久久不愿散去时,会招致更多的围观者。被围观者的一言一行都将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想要逃走却难以突破层层包围。愤怒而克制的围观者,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从未停止过寻找下一个围观对象,并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地改变着中国。
该文章由作者:【同志们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