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汰”是北方话,一般是在东北三省用的最多。埋汰一词是满族语音译,但是真正能够流利应用满语的满族人已不多,满语濒临失传,但很多日常用语还在我国北方代代相传。“埋汰”可以有以下两种解释:一是指物品:比如说吃的食物不小心掉到地上了,弄脏了。就会说:"都埋汰了,不能吃了”。或者家里的东西很脏,落满了灰尘,就会说:“真埋汰啊!也不打扫打扫”。是指情感方面:比如说你讽刺我,我就会说:“干啥啊?你埋汰我呢”?还可以这样说:“行了!你就别埋汰人了”。
释义
〈方〉指脏;不干净。
例句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看你那股埋汰劲,不许你进屋。”郭沫若《赞安业民烈士》诗:“你思想上不仅没有‘埋汰’泥污,任何‘埋汰’泥污都已被你彻底冲洗。”
词目义项
“埋汰”可以有以下三种解释:
一:是指物品:弄脏了.就会说:'都埋汰了,不能吃了'。
二:指非常疲劳的状态,比如:'年纪大了,走路赶个集,回家就埋汰了'。
三:是指情感方面:讽刺的意思
[形]脏;不干净:这床被子太~了。[动]用尖刻的话挖苦人:别拿话~人。
注:此词为东北方言,不只是东北,华北也有地方用。
埋汰一般是东北人比较喜欢说这个词语。
词性类别
形容词
a.不整洁、龌龊、肮脏。
b.非常疲劳,累得动弹不得.
动词
a.寒碜人的意思;
b.丑化人的意思;
c.中伤人的意思;
d.侮辱人的意思。
e.贬低的意思,故意降低应有的评价。
用作形容词,就是不整洁的意思,源于满语的汉语音译词还有——埋汰 (máitai) 不整洁、龌龊、肮脏。第一个字为二声,第二个字为轻声。
该文章由作者:【淘壶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