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福田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是深圳市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深圳中部,东起红岭路与罗湖区相连,西至侨城东路、海园一路与南山区相接,南临深圳河、深圳湾与香港新界的米埔、元朗区隔河相望,北至白眉石、大脑壳、黄竹园等山脊与龙华区民治街道毗邻。

福田区总面积78.66平方千米,主要由中心城区和深南大道两侧带状经济开发区域及部分丘陵、山地、海滩组成,地形北高南低,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

截至2016年,福田区下辖10个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福田区常住人口为1553225人。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综合评析了全国968个地级市市辖区发展情况,并以统计数据为依据,量化评选出2018年中国百强区,其中福田区位列第3名。

2020年,福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54.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下降2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1.21亿元,下降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11.30亿元,增长4.6%

福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建制沿革

关于“福田”一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宋代所题“湖山拥福,田地生辉”一词;另一种说法是源于南宋光宗皇帝赵淳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史书记载,上沙村始祖黄金堂的四子黄西为到松子岭南麓建村,开荒造田,块块成格,故名为“幅田”,后人谐音为“福田”,意即“得福于田”。

先秦时期属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后,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福田属南海郡。

福田地域历来为宝安(新安)县地。明代属新安县城归城乡去都,清代属新安县官富司辖地。

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初期,福田地域属宝安县第二区沙头乡。

1958年10月,宝安县实行人民公社建制,福田先后属南天门公社、附城公社、沙头社区、福田公社。

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同年4月成立罗湖区,辖福田、附城两个公社。

1980年8月,深圳、沙头角、附城、福田、南头、蛇口、盐田公社被划为深圳经济特区。

1981年10月,罗湖区政府成立,福田公社被划分为福田、南园2个办事处。

1983年6月,深圳特区内设置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的县级办事机构,其中上步区办事处管辖红岭路以西至车公庙以东区域,包括上步、福田2个街道办事处,该办事处驻福田。同年10月,上步区设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5个街道。

1985年3月,上步区办事处改称为“深圳市人民政府上步管理区”,辖福田、南园、沙头、园岭、梅林5个办事处,25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45个自然村。

1989年5月,上步管理区增设华富、香蜜湖2个街道。

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深圳市设立福田区、罗湖区和南山区(县级建制)。

1998年6月,区委、区人民政府正式由深南中路迁址福民路123号区委大楼。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深圳市设立福田区,管辖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华富和香蜜湖共7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深南中路,原上步管理区相应撤销。

2000年,经深圳市委正式批复同意后,分别成立梅林一村社管会和皇岗社管会。

2002年,福田区将原有的116个居委会调整合并为85个社区居委会。同年6月,福田区增设莲花街道。

2007年,全区社区居委会在原有92个的基础上增加22个,总数达114个。全区社区工作站总数94个。

2009年7月,从园岭、华富、福田、沙头4个街道调整分出华强北和福保2个街道,全区街道由之前的8个调整扩展至10个。

区划详情

截至2016年,福田区下辖园岭街道、南园街道、福田街道、沙头街道、梅林街道、华富街道、香蜜湖街道、莲花街道、华强北街道、福保街道10个街道,94个社区工作站,114个居委会。辖区内有上步、福田环庆、岗厦、皇岗、水围、渔农、石厦、新洲、沙尾、沙嘴、上沙、下沙、上梅林、下梅林、田面15个农城化集体股份公司。政府驻福民路123号。

行政区划

街道

辖区面积

园岭街道

3平方千米

南园街道

2.1平方千米

福田街道

8.25平方千米

沙头街道

13.59平方千米

梅林街道

21.18平方千米

华富街道

5.75平方千米

香蜜湖街道

9.57平方千米

莲花街道

7.73平方千米

华强北街道

2.45平方千米

福保街道

5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福田地处深圳版图的中南部,原经济特区中部,介于东经113°59′~114°06′,北纬22°30′~22°36′之间,东起红岭路与罗湖区相连,西至侨城东路、海园一路与南山区相接,南临深圳河、深圳湾与香港新界的米埔、元朗隔河相望,北至白眉石、大脑壳、黄竹园等山脊与龙华新区民治街道毗邻,辖区总面积78.6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左右)。

地质

福田区出露最古老地层是分布在北部梅林至笔架山一线的元古宙中元古代长城纪的虎背山混合岩(Chh),主要由混合岩化的变质砂岩、变粒岩、石英岩、片岩、片麻岩、条带状混合岩、条痕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与混合花岗岩组成。

地形地貌

福田区总面积78.8平方千米,主要由24平方千米的中心城区和深南大道两侧带状经济开发区域及部分丘陵、山地、海滩组成。

福田区地形北高南低,最高点位于辖区西北梅岭,高程362.7米;最低点位于南部沙咀附近,高程3.0米。山脊分布在西北和北部边界上,主要入海河流为深圳河,发源于罗湖梧桐山麓,由鹿丹村流入福田区,沿南部边界由东向西在福田保税区西南流入深圳湾。

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高程在80米以上)。面积占全区面积15%左右,分布在西北和北部地区,山坡坡度一般10°-25°之间,最陡可达40°左右,辖区大部分处于低丘陵的山前地带和河谷中下游两侧平缓的坡地,并具有显著的平台状。大致可以分为三级台地:高台地高程为60~80米,坡度>12°;中台地高程30-50米,坡度6°-12°;低台地高程10-15米,坡度均<6°。台地绝大部分是白石岗单元花岗岩,表面红色风化层发育。台地之下河谷地带为河成地貌,包括冲洪积平原和河流阶地;深圳湾沿岸主要是海积泥滩,组成物质主要是淤泥,适合红树林生长。

气候

福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沛。夏季长达6个月,春秋冬三季气候较温暖。年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1.4℃,年日照时数2120小时,年均降雨量1948毫米。

福田区4~9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的84%,多受锋面低槽、热带气旋和季风低压影响,盛行偏东南风,湿热多雨;1~3月、10~12月为旱季,多受中高纬度西风带天气系统影响,盛行偏东北风,干燥少雨。福田一年四季日照时数较多,太阳辐射量在广东地区属于丰富区域。

土壤

据1983年资料统计,福田区土壤分10个土类、15个亚类、34个土属、72个土种,其中转绘到1:5万土壤图的土种(属)有63个(水田38个、旱地7个、自然土18个)。

据1983年资料统计,福田区水稻土总面积377205亩,占福田区土地总面积的16.7%,分6个亚类,黄壤土主要分布在笔架山山顶,红壤土主要分布在笔架山,赤红壤土主要分布在低丘陵、岗地和山坡,是区内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生产力最强,利用潜力较大的自然土壤。菜园土在全区各地都有零散分布,主要集中在农科中心。潮沙泥土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滨海盐渍沼泽土主要分布在红树林滨海地区。沼泽土零星分布在红树林湿地。石质土在全区多数地区有零星分布。

水文

福田区共有7条河流,流域总面积约62.6平方千米。其中,集雨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福田河、新洲河、凤塘河。区内河流分属深圳湾水系和深圳河流域两个水系。

深圳湾水系(或称海湾水系):新洲河、凤塘河、小沙河直接汇入深圳湾海域,属于入海河流;甜水坑、三道渠、龙井溪、莲塘溪和香茅水属于凤塘河的一级支流,它们的长度分别为1.00千米、2.90千米、2.66千米和1.40千米。

深圳河流域:包括深圳河、福田河、皇岗河和笔架山河等4条河流,其中深圳河为干流,福田河和皇岗河属于一级支流,笔架山河属于二级支流。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根据2017年福田区政府网站信息显示,福田区矿产种类不多,储量不大,除石料、矿泉水外,大多无工业开采价值。优势矿产种类为石料和矿泉水。

粘土矿:粘土矿可分为河流冲积型粘土矿和风化残余型粘土矿。河流冲积型粘土矿见于下梅林。

石矿:主要有建筑石材(花岗岩),福田石矿分布较广泛,主要的石场有安托山石场和大岭山深康石场。

矿泉水:福田区主要有福田上步岭一号井、福田上步岭二号井。

土地资源

根据2017年福田区政府网站信息显示,福田区辖区城市可建设用地58.52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74.26%。2003年全区土地利用情况:建设用地57.73平方千米,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0.79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5.96平方千米、水利设施用地0.98平方千米;农林用地12.26平方千米,其中园地1.75平方千米、林地9.53平方千米和其他农用地0.98平方千米;未利用地8.05平方千米(含其它土地6.06平方千米)。

生物资源

根据2017年福田区政府网站信息显示,福田区植被的地带性代表类型为亚热带常绿季雨林,按地带性植被类型区划,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区。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原生性森林群落消失殆尽,现状植被以次生林、人工林为主。主要植被群落为:以樟树、野漆树、乌柏、鸭脚木、黄牛木、桃金娘、芒箕为主的天然阔叶次生林;以速生相思树、桉树为主的人工纯林;以荔枝、龙眼等果树为主的经济林等。

2003年,福田区区内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301.3公顷(不包括红树林自然保护区846.1公顷,其中林地465.3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1111公顷,商品用材林190.3公顷,森林覆盖率18.7%。以桉树、相思树、灌木丛为主。

根据2017年福田区政府网站信息显示,福田区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于笔架山公园和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全区已查明笔架山公园内野生动物种类超过120种,其中两栖类9种,爬行类23种,鸟类81种,兽类13种;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超过200种,其中大型栖息动物86种,鸟类194种,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

人口民族

人口

总人口

2015年,福田区常住总人口为144.0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31.75万人相比,五年间共增加12.31万人,增长9.34%,年平均增长率为1.80%。

2016年,福田区常住统计人口150.1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5.35万人,占全区常住统计人口比重63.5%;非户籍人口54.82万人,占全区常住统计人口比重36.5%。全区常住统计人口密度为18703人/平方千米,与2015年相比,每平方千米增加919人。

2018年末,福田区常住人口为163.37万人。

家庭户人口

2015年末,福田区共有家庭户39.0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12.4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53人相比,上升0.35人。

性别构成

2015年,福田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5.60万人,占52.48%;女性人口为68.46万人,占47.5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85上升为110.41。

年龄构成

2015年,福田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9.48万人,占13.52%;15-64岁人口为116.52万人,占80.8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06万人,占5.60%。

受教育程度

2015年,福田区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为48.21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教育程度的人口为38.93万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为32.03万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5.1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福田区常住人口为1553225人。

民族

2015年,福田区汉族占常住人口的97.98%,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02%,有54个少数民族。

政治

区委书记、政府区长

黄伟

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

刘柏廷

经济

综述

2016年,福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61.44亿元,比2015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8亿元,比2015年增长29.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2.00亿元,比2015年增长5.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37.56亿元,比2015年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为0.05:6.23:93.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21万元。

2018年,福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18亿元,增长7.4%,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地均GDP和地均税收分别达51.1亿元/平方千米和21.5亿元/平方千米,在全市各区领先;万元GDP水耗4.77吨,下降5.7%,万元GDP电耗195.4千瓦时,下降5.9%,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年度能耗总量和强度完成市下达任务“双控”目标。

2019年,福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46.50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5:8.53:91.42,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位居全市前列。

2019年,福田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70亿元,同口径增长6.4%;完成税收总额1825.95亿元,增长8.1%。

从总量指标看,福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区高545.2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三,低于排名第一的南山区1557.19亿元,低于排名第二的龙岗区139.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排名第四,低于南山区、宝安区和龙岗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第七。

从效益指标看,福田区地均生产总值57.80亿元/平方千米和地均税收23.21亿元/平方千米均领跑全市各区,地均生产总值比排名第二的南山区高77.6%。

2019年,福田区人均生产总值20.05万元,比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低21.0%和40.1%。

2020年,福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54.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下降2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1.21亿元,下降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11.30亿元,增长4.6%。

第一产业

2016年,福田区现农业总产值4.39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88亿元,比2015年增长29.3%。

2019年,福田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8亿元,增长18.7%

第二产业

2016年,福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83.06亿元,比2015年同口径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8.11亿元,比2015年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28.58亿元,比2015年增长3.5%。其中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76.65亿元,比2015年增长0.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6.9%;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816.35亿元,比2015年增长3.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9.4%。

2016年,福田区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2.62亿元,比2015年下降0.2%;股份制企业实现总产值156.55亿元,比2015年增长3.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总产值225.22亿元,比2015年增长1.7%;外商投资企业实现总产值558.65亿元,增长5.5%。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028.61亿元,比2015年增长3.6%。其中出口交货值671.64亿元,比2015年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65.3%。产品销售率100%。

2016年,福田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共有358家,比2015年增长3.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9.89亿元,增长1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

2019年,福田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7.68亿元,增长3.1%;2019年福田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07.40亿元,同口径增长1.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70.94亿元,同口径增长5.2%,高于市下达年度目标1.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名全市十区第七和第六。

第三产业

2016年,福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5.12亿元,比2015年增8.1%。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1665.76亿元,比2015年增长5.0%;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257.47亿元,比2015年增长11.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1.94亿元,比2015年增长1.8%;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79.11亿元,比2015年增长9.0%。

2016年,福田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729.06亿元,比2015年增长1.9%;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2.89元,比2015年增长3.2%。

2016年,福田区星级宾馆(以实际挂牌为准)共26家,其中五星级宾馆6家,四星级宾馆3家。全区共有旅行社15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5家。全年接待过夜游客417.08万人次,比2015年下降3.2%,其中海外游客43.26万人次,比2015年下降3.8%。宾馆酒店开房率78.7%。全年规模企业旅游总收入76.04亿元,比2015年增长24.5%。宾馆酒店营业收入32.25亿元,比2015年下降4.1%;旅行社营业收入43.79亿元,比2015年增长59.5%。

2016年,福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1.65亿元,比2015年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全年货运量8577.05万吨,比2015年下降1.1%;客运量1077.92万人,比2015年下降7.6%。

2016年,福田区有邮电局183处(所),固定电话用户88.3万户,比2015年下降9.6%;移动电话用户392万户,比2015年下降4.6%,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下降22.3%,比2015年增长89.3%。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89户,比2015年下降3.6%。

2018年,福田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703亿元,增长7.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7%;专门专业服务业增加值4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文化产业增加值36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25亿元,增长7.4%,规模连续14年稳居全市首位。引进超级物种等零售新业态,华强电子世界创新打造智能家居体验馆,华强北片区地下商业街投入运营,全面升级中心商圈公共设施、智慧管理和品牌价值,辖区商业环境整体升级;积极创办特色节庆活动拉动消费。

2019年,福田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56.54亿元,增长7.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3.56亿元,增长6.5%,低于市对区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0.5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23.92亿元,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9%,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46.6%,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94.53亿元,增长2.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3.1%,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3.8%,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05.47亿元,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8.7%。

交通运输

截至2021年,福田区内有广深高速公路起点站、深圳地铁中心枢纽站、福田口岸、皇岗口岸和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深圳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9号线、10号线和11号线穿过区境。福田区距离深圳东部的盐田港、西部的蛇口港和深圳机场仅30分钟车程,深圳地铁4号线与香港地铁网络对接。

2016年,福田区有车位数22.82万个,其中停车场车位数22.3万个,路边停车位0.52万个。轨道里程77.5千米,地铁线路7条。

福田区已于2019年7月4日率先出台《福田区社会资本建设停车设施投资补助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补贴细则),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停车设施建设,实施停车设施供给侧改革,大力提升辖区停车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科学制定全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搭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同时激发社会资本建设停车设施活力,单个项目补助总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补贴细则与《细则》形成福田区停车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分别从报建审批简化、投资补助等层面促进福田区停车产业发展,切实缓解区内停车难题。

城区建设与管理

2016年,福田区建成区面积57.30平方千米,建设用地面积56.82平方千米,其中居住用地面积17.56平方千米,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10平方千米,工业用地面积2.84平方千米。全区地下空间面积660万平方米。全区共有各类建筑物1.66万栋。

2016年,福田区绿化覆盖面积3381.56公顷,绿化覆盖率4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52平方米。公园总计110个,其中市政公园12个,社区公园98个。绿道总计146.93千米,其中区域绿道17.6千米,城市绿道48.33千米,社区绿道81千米。

2018年,在全国率先发布《福田区超高层建筑安全治理白皮书》和《福田区地下空间安全治理白皮书》,拆除违法建筑35.78万平方米;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273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依托信访投诉系统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成信息采集企业13881家,巡查隐患20437次,整改15403处。

社会事业

教育

福田区2002年成为广东省第一批教育强区,2008年通过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导评估,2010年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督导评估,2011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授予”教育国际化实验区”称号。

2016年,福田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38所(不含简易民办学校)。其中普通中学24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51所,幼儿园151所,九年一贯制10所。在校学生20.38万人,学位数总计53968个,2016年新增区属中小学学位1050个,适龄儿童入学满足率达100%。教职工18399人,其中专任教师9639人。

2018年,出台《福田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升指引(试行)》,全面提升辖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加快推进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新增公办优质学位4200余个;全区普惠园达到116所,公办与普惠园占全区幼儿园比例达76.8%。品牌学校建设成效显著,东海实验小学等一批优质学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深入推进数据驱动下的“课堂革命”。

主要学校

类别

学校名称

九年一贯制学校

深圳彩田学校

深圳城市绿洲学校

深圳方方乐趣中英文学校

深圳翰林实验学校

深圳黄埔学校

深圳南开学校

深圳益田花园学校

深圳南华实验学校

深圳侨香外国语学校

深圳石厦学校

深圳福田外国语学校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深圳皇御苑学校

深圳耀华实验学校

深圳云顶学校

中学

深圳福景外国语学校

深圳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

深圳梅林中学

深圳红岭中学

深圳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

深圳梅山中学

深圳皇岗中学

深圳景秀中学

深圳南华中学

深圳上步中学

深圳上沙中学

深圳新洲中学

深圳莲花中学

深圳华富中学

深圳福田中学

职业技术学校

深圳华强职业技术学校

深圳鹏城技师学院

科技

2016年,福田区有高新技术企业819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06.21亿元,比2015年增长7.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4.15亿元,比2015年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8%。全年区级财政发放科技发展资金13440.32万元,共支持科技企业(个人)1037个。

2016年,福田区专利申请量19323件,比2015年增长18.5%;专利授权量9432件,比2015年下降7.6%。国际专利申请量1761件,比2015年增59.4%,占全市总量的9.0%。有效发明专利9434件,比2015年增长49.5%。

2018年,福田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71亿元,增长10.8%,连续4年高于GDP增速。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全年R&D投入占GDP比重约1.05%,比去年提高约0.4个百分点,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较上年增长80%;新增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32家,总数172家;引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优质项目1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

2020年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完善“智慧城管”系统,实现绿地占用施工监管全覆盖。推出全国首条“5G智慧交通”示范路,构建5G智慧交管新试点。

全面提升中心区交通设施及空间环境,打造国内首个智慧无障碍街区。加速5G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医联体5G+MEC智慧医疗项目获国家工信部“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智慧医疗专题赛一等奖。打造都市智慧养老服务监管平台,获2020年度“中国领军智慧城区”称号。福田获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包容与共享城市”奖。

文体

2016年,福田区有公共图书馆10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620.1万册。博物馆2个,文化馆(含分馆)8个,文化站10个,文化广场54个,辖区文体团队1055个,已注册区级文化类社会组织80个,举办公益文化活动5500次。

2016年,福田区有体育场馆1524个。全年组织举办各类体育活动2715次,组织群体活动252次,参加活动人数达42.3万人次。辖区国民体质测定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为89.8%。

境内主要文化场馆

类别

名称

图书馆

福田区图书馆

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

深圳文化创意园图书馆

美术馆

关山月美术馆

博物馆

下沙村博物馆

水围雅石博物馆

皇岗博物馆

深圳市博物馆

雅昌艺术馆、福田艺术博物馆

文体中心

福田文化馆

梅林文体中心

卫生

2016年,福田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23个,比2015年增长31.2%。其中医院12个,门诊部(所)6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康中心72个。医院病床9062张,比2015年增长9.2%。卫生人员18407人,比2015年增长8.2%。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939人,比2015年增长9.5%;注册护士8364人,比2015年增长10.2%。

2016年,福田区完成诊疗总量2176.19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9.5%。入院人次39.84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11.6%;出院人次39.83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11.8%。每一诊疗人次平均费用288.35元,比2015年增长4.8%;每一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为10908.31元,比2015年增长4.3%。

2018年,福田区出台《健康福田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新的健康服务;“1+X”区域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福田区医联体成员单位增至117家,试点病种增至5个;新建3个专业学科联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累计诊断病例超过1.6万例,成立12个公共卫生专业质控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达42.6万余人。

2020年辖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33家,全市18家三甲医院有7家在福田。现有床位数为8348张,卫生技术人员18327人。启动精品医院、健康社区工程,中大八院后期建设工程、区二院外科楼全面投入使用,区妇保院、肛肠医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区属公立医院新增病床700张,总数达2200张。中大八院挂牌中山大学第八临床学院。成立福田区医疗健康集团,远程病理等6个医疗资源集约中心投入使用。全区健康素养水平连续五年全市第一。

境内主要医疗机构

类别

名称

市属综合性大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区属公立医院

福田区人民医院(含香蜜湖分院、南园肛肠分院)

福田区中医院

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

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

福田区妇幼保健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社会保障

2016年,福田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9.57万人,比2015年增长6.8%;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3.93万人,比2015年增长6.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6.45万人,比2015年增长6.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5.54万人,生育保险人数236.64万人。全年全区共934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政事业费支出16680万元,比2015年增长22.5%,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713.4万元,比2015年下降0.8%。社会救助953人次,比2015年增长0.7%。

2016年,福田区有养老机构39个,比2015年增长5.4%;养老床位1076个,比2015年增长2.4%,2016年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数25个。全年发放老人高龄津贴费3991.56万元,比2015年增长13.8%。年末登记失业人数7622人,比2015年增长11.7%;失业转就业人数5181人,比2015年增长24.6%。年末辖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数26家,全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17579人,比2015年增长16.6%。

2018年,福田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1344.28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8万人次1799.7万元;开展“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接收爱心企业和个人捐款1000多万元、捐赠衣物5720件;推进“福田区特殊群体救助和帮扶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区重大决策和职能部门精准施策提供依据;人民调解“福田模式”、法律援助“馨援计划”、普法宣传“新雨计划”、社区矫正“心泉计划”等公共法律服务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高。

福田区对原有的产业资金政策进行修订,初步构建了“1+9”的产业资金政策体系,共10个门类140个条款192个项目。其中,“1个管理办法”是资金管理办法,“9个产业政策”指招商引资、总部经济与上市企业、金融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建筑装饰设计、产业行业协会发展政策。一直以来,福田区高度重视对企业支持与服务,从2012年起实施产业资金政策,已累计向辖区7300家企业提供了22.71亿元资金支持。

营商环境

2018年,福田区通过城市更新新增产业空间69.5万平方米,新增各类孵化平台10家、新增孵化面积9万平方米,低成本产业空间累计供给10万平米,产业资金投放规模达18亿元。“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以智慧化“城市大脑”助力“放管服”改革提速提质提效,获得国务院大督查表彰,运用大数据创新治理模式,构建“一中心、五平台、百系统”,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产业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对标市营商环境改革“20条”,修订完善产业资金政策体系,强化对薄弱环节、关键项目的支持,精准制定10个细分特色产业和区域政策,新增知识产权入股支持及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年费奖励等政策。创新模式保障人才住房。破解中心区保障房土地资源紧缺难题,推广应用“水围模式”“玉田模式”,为辖区企业提供人才住房504套,长租公寓2000套。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16年,福田区有莲山春早、深南溢彩、园博新园、赛格观光、鹭舞红林、梅山听泉、下沙风情、华强商海等八大特色旅游景点,其中莲山春早、深南溢彩两个景点入选深圳八景。

境内主要旅游景点

深圳中心区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莲花山

深圳会展中心

深南溢彩

深圳园博园

深圳赛格广场

“皇岗文化”风景线

下沙风情

水围文化广场

荔枝公园

天安数码

笔架山

福田区图书馆

深圳农科中心太空作物园

主要景点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是中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

下沙风情

下沙风情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西南部深圳湾畔的下沙,是深圳市著名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亮点。下沙有下沙牌坊、黄思铭公世祠、陈杨候庙、佛祖像等历史古迹,是深圳市唯一的村建博物馆及风景怡人的休闲公园。

笔架山

笔架山位于市中心北侧,毗邻福田中心区,面积146公顷,是一片有十余座小山峰的丘陵起伏地,其中三座主峰东西鼎立,形同笔架,因而得名。主峰海拔178米,公园位于八百米绿化带北部,是绿化带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农科中心太空作物园

深圳农科中心太空作物园由深圳农科集团与中科院合作的”深圳太空作物园”,于2004年10月挂牌开园,并第一次把深圳的种子种苗送上了太空。太空作物园及太空育种基地由坐落在农科片区的42万平方米的生物科普园和649亩的农科坪山基地两部分组成。

城市荣誉

2017年12月14日,获评2017年工业百强县区。

2019年11月14日,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58;入选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15。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13;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88。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58位。

2020年9月10日,由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在京发布,福田区排名第三位。

2020年10月,被命名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市、区)”。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0年11月25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布的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该文章由作者:【神采飞扬中国郎】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