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词牌名)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

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代表作有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等。

《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据说,它是唐代宰相李德裕为悼念爱妾谢秋娘所作。

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后来因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忆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为《忆江南》。

此调二十七字。首句为三字句。第二句为仄起平韵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三句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

第四句为平起平韵之七字句。第五句句法与第二句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此调三、四两句,其句法全与平起七言诗中之颔联无异;是以作者多用对偶求工整,历来词家,正多其例也。

格律

单调格式

格律对照例词:(唐)刘禹锡《望江南·春去也》。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中仄仄平平。

独坐亦含颦。

(说明: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中,可平可仄;加粗体字为韵脚所在。)

双调格式

格律对照例词:(宋)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中仄仄平平。

天赋与轻狂。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中仄仄平平。

长是为花忙。

(说明: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中,可平可仄;加粗体字为韵脚所在。)

典范作品

【唐】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唐】温庭筠《望江南·千万恨》;

【五代】李煜《望江南·多少恨》;

【五代】李煜《望江南·多少泪》;

【五代】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清】高鹗《望江南·随身伴》;

【清】方子固《望江南·相逢处》;

【清】吴伟业《望江南·江南好》;

【现代】旅岚《望江南·意遥隔》;

红泪尽,辗转眼难合。帘外秋蛩心絮乱,五更残灺梦难赊。风雨宛如昨。

人易去,冷月诉清荷。倦起蛮笺题旧字,密约相负意遥隔。长在又如何?

该文章由作者:【风间仁】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