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悬梁锥刺股(文学典故)

头悬梁锥刺股,出自于《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东汉孙敬读书时为防止打瞌睡,把头发束好悬在屋梁上;战国时苏秦夜间读书,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大腿。后来用"悬梁刺股"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解释

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基本说明

词目:头悬梁,锥刺股

成语:悬梁刺股

发音:xuán liáng cì gǔ

近义词:悬梁刺股悬头刺股。

事例:从今后头悬梁锥刺股,专心致义献光明,雁塔争看姓字扬。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勤奋刻苦。

头悬梁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注释

头悬梁:汉朝人孙敬,读书至夜深,为了不让自己瞌睡,就以绳系发,悬于屋梁,如打盹低头时,绳索就会将他拉醒。锥刺股:战国时苏秦,勤读家《六韬》《阴符》等兵法之书,每当夜深昏昏欲睡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使自己清醒后再读。此二人后来都官到卿相。

该文章由作者:【飞天战龙】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