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位于东径112°25′-113°04′,北纬39°11′-39°47′之间,地处山西省北部,全县辖2管委会4镇9乡1农场,县人民政府驻岱岳镇。总人口22万人(2004年)。有“煤乡”之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粘土、石灰石等,煤田面积355.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5%,煤炭地质储量114.5亿吨,可采储量约78亿吨。现有39座煤矿,年生产能力1265万吨。
2020年,山阴县全市常住人口为159344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714857人相比,十年间减少了121413人,降低7.08%。
2020年,山阴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39亿元增加到151亿元,年均增长3.3%,人均突破1万美元。
概况
山阴县地处山西省北部,东邻应县,南毗代县,西交朔城、平鲁二区,北与左云、右玉、怀仁接壤。南北长66.7公里,东西宽36.5公里,总面积1657平方公里,全县辖4镇10乡(岱岳镇、玉井镇、北周庄镇、古城镇、吴马营乡、马营乡、下喇叭乡、合盛堡乡、岱岳乡、安荣乡、薛圐圙乡、后所乡、张家庄乡、马营庄乡),县人民政府驻岱岳镇。总人口22万人(2004年)。县境内山脉,有恒山山脉,洪涛山脉以及黄花岭,有较大的河道4条,桑干河、木瓜河、黄水河、元子河(吴马营大河槽河)。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煤炭为主,煤田总面积355.2平方公里,总储量114亿吨,煤质品种以氯煤和弱粘煤为主,为优质烟煤;铁矿石储量约4000万吨,系赤铁矿;铝矾土约900万吨;粘土粉砂岩预测储量达亿万;石灰石约3000万吨;方解石约40万吨;大理石约1000万立方。此外还有石英石、钾长石、黑云母、玄武岩等。山阴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虽历经千年沧桑巨变,部分遗迹尚存。已发现有古遗址、古建筑35处(座),古墓葬5处,列为国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72件,其中汉墓群、广武古墓、明长城等古迹均颇负盛名。历史上也不乏名人志士:有北魏安远将军庚岳、唐朝芮国公苑君璋、宋赵匡胤的大将米信、辽丞相沙彦恂、元朝平阳元帅安明本、明代内阁首辅王家屏、清朝梁启超的老师崔增瑞等。历史上山阴农业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糜黍、玉米、高梁、莜麦、荞麦等,经济作物有菜、胡麻、水果瓜菜、葵花等;养殖业以奶牛、猪为主,兼养鸡、羊、兔等。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北狄所居,战国时期为赵雁门郡楼烦县属地,秦属雁门郡,汉归汪陶县、阴馆县。后经历代沿革更名。
唐属应州金城县。
金大定七年(1167)始名山阴,意地处复宿山之北。
金贞佑二年,升山阴为忠州,属西京道大同府。
元后期复置山阴,属山西道大同路应州。
明称山阴县,属山西布政司大同府应州。
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于大同府。
1927年直隶于山西省。
1946年6月24日,全县解放,属冀晋专署。建国初期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后随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
1959年至1961年属晋北专区,后复归雁北专署。
1989年划归朔州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1年,撤销岱岳镇;撤销苑家辛庄乡,并入北周庄镇;撤销偏岭乡,并入马营乡;撤销冻牛坡乡,并入下喇叭乡;撤销甘庄乡,并入岱岳乡;撤销泥河乡,并入安荣乡;撤销黑圪塔乡,并入薛圐圙乡。
2011年4月,岱岳乡撤乡设镇。
2021年4月,后所乡、张家庄乡合并为广武镇,镇人民政府驻后所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4月,山阴县下辖5个镇、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岱岳镇。
乡镇 | 下辖行政村 |
玉井镇 | 玉井村┃水头村┃东庄村┃王老沟村┃水泉村┃口前村┃沈庄窝村┃董庄窝村┃老庄窝村┃米庄窝村┃盘道村┃千井村┃窝棚沟村┃史家屯村┃吴家坪村┃一堵墙村┃康家兴村┃福玉新村 |
北周庄镇 | 北周庄村┃郑庄村┃二铺村┃辛留村┃安岸庄村┃新岱岳村┃下神泉村┃永静城村┃李家窑村┃白家堡村┃王家堡村┃郭庄村┃西杨庄村┃柏坡村┃张庄村┃上神泉村┃燕庄村┃苑家辛庄村 |
古城镇 | 古城村┃四里庄村┃王庄村┃胡疃村┃上河西村┃西盐池村┃快乐村┃芦岭村┃洪济屯村┃小圪塔村┃马梁村┃杨村┃西小河村┃东小河村┃东辛庄村┃北盐池村┃前射躲村┃羊圈头村┃羊圈铺村┃前皇台村┃后皇台村 |
岱岳镇 | 南大道村┃先进村┃化家岭村┃兰园村┃梁山村┃花园村┃堡子巷村┃闫家巷村┃安祥寺村┃麻疃村┃刘家岭村┃解庄村┃北王庄村┃七里沟村┃夏家窑村┃上岱岳村┃王家涧村┃关岱岳村┃新大滩村┃甘庄村┃郭家窑村┃兰家窑村┃贾家窑村 |
广武镇 | 后所村┃南辛庄村┃辛立庄村┃西沙堆村┃后张堡村┃前张堡村┃安乐庄村┃南洲庄村┃苏庄村┃北万庄村┃南万庄村┃元营村┃帐头铺村┃张家庄村┃旧广武村┃新广武村┃陆庄村┃水河铺村┃山阴庄村┃西察罕铺村┃东察罕铺村┃泉子沟村┃羊十二庄村┃林桥村 |
吴马营乡 | 吴马营村┃屯港村┃东短川村┃大坪村┃南屯村┃闫家窑村┃马家河村┃前榆林村┃黄草梁村┃后榆林村┃包家岭村┃西短川村 |
马营乡 | 马营村┃下石井村┃观音堂村┃张家堡村┃后石门村┃水泉村┃腰寨村┃山村村┃庄窝村┃戈道村┃青杨岭村┃魏家沟村┃河阳新村 |
下喇叭乡 | 下喇叭村┃蓿麻沟村┃榆树洼村┃上喇叭村┃冻牛坡村┃双井村┃黑龙池村┃小庄窝村┃吴儿城村┃上立羊泉村┃织女泉村 |
合盛堡乡 | 合盛堡村┃河头村┃来远村┃杨庄村┃康庄村┃黄巍村┃东双山村┃西双山村┃上小河村┃大虫堡村┃常辛村┃高山疃村 |
安荣乡 | 安荣村┃西沟村┃贺家窑村┃八步堰村┃安良铺村┃岳庄村┃泥河村┃大洋村┃下寨村┃西鄯河村┃河阳堡村┃东鄯河村 |
薛圐圙乡 | 薛圐圙村┃罗庄村┃西寺院村┃辛兴铺村┃豆庄村┃白坊村┃沙岭村┃庞家堡村┃河曲堡村┃老羊寨村┃西李庄村┃黑圪塔村┃双寨村┃曹庄村┃大营村┃老羊寨铺村 |
马营庄乡 | 马营庄村┃八里庄村┃云水庄村┃沙家寺村┃吴家铺村┃荆家庄村┃大柴棚村┃何庄村┃新马营村┃西安峪村┃东沙堆村┃南口前村┃高庄村┃南辛寨村┃胡峪口村┃故驿村┃南李庄村 |
东城 | 光明社区┃兴隆社区┃和顺社区┃北街社区┃南街社区 |
西城 | 广益社区┃集贤社区┃德望社区┃幸福社区┃惠丰社区 |
地理环境
位置
山阴县位于东经112°25′—113°04′,北纬39°11′—39°47′之间,地处山西省北部,东邻应县,南毗代县,西交朔城、平鲁二区,北与左云、右玉、怀仁接壤。南北长66.7公里,东西宽36.5公里。
地貌
山阴县境内山脉,有恒山山脉,洪涛山脉以及黄花岭。境内南北高,中间低。西北有洪涛山、高汉梁,其中以洪涛山最高,海拔1947米。南为恒山支脉翠微山,其主峰馒头山海拔2426米,中部为大同盆地的一部分,地势平坦,桑干河、黄水河贯穿其间,渠道密布,灌溉方便,但部分低洼区土壤盐碱化较严重。
水文
有较大的河道4条,桑干河、木瓜河、黄水河、元子河(吴马营大河槽河)。
气候
山阴县年均气温7℃左右,一月 -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雨量41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30天。
自然资源
山阴县是产煤大县,有“煤乡”之称。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煤炭为主,煤田总面积355.2平方千米,总储量114亿吨,煤质品种以氯煤和弱粘煤为主,为优质烟煤;铁矿石储量约4000万吨,系赤铁矿;铝矾土约900万吨;粘土粉砂岩预测储量达亿万;石灰石约3000万吨;方解石约40万吨;大理石约1000万立方。此外还有石英石、钾长石、黑云母、玄武岩等。
人口民族
总人口22万人(2002年)。
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俄罗斯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分布,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回族次之。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山阴县常住人口为199505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9.69亿元,同比增长2.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6亿元,同比增长2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46亿元,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36亿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4592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6561元,同比增长8.4%。
2011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69.49亿元,现价总量比2010年同期增加16.09亿元,再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4亿元,增长11.1%,第二产业完成40.07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完成27.38亿元,增长12.4%。
2020年,山阴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1亿元,年均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2亿元,年均增长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24元,年均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76元,年均增长7.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0亿元。
第一产业
2011年上半年,山阴县春播面积完成52853公顷,同比增长30.4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6062公顷,同比增长27.02%,甜菜播种面积1300公顷,同比增长169.15%。
畜牧业发展形势喜人。上半年,牛期末存栏为75768头,其中奶牛75466头;羊期末存栏13.89万只,猪期末存栏7.08万头,家禽存栏52.8万只,同比有不同程度增加。
截止上半年山阴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9亿元,同比增长13.08%,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11.1%。
第二产业
2011年上半年,山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53亿元,现价增长48.5%,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7.98亿元,重工业完成产值77.55亿元,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117.02%和43.83%。山阴县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6.45亿元,同比增长27.7%,完成年度任务52.83%。
2011年上半年山阴县共生产原煤853.1万吨,同比同期增长31.3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共完成总产值70.66亿元,比同期现价增长43.05%。乳品行业共完成总产值5.77亿元,同比现价增长133.71%。氮肥制造行业,完成产值8112万元,增长57.76%,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行业共完成产值8151万元,增长308.18%,肉制品加工行业共完成产值16233万元,增长118.81%。
第三产业
1-6月份山阴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82亿元,同比增长17.80%,完成全年任务的51.23%。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8526.2万元,同比增长18.00%;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293.8万元,同比增长16.79%。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2009年完成投资7258万元,铺设了43千米供气主管网。
县城集中供热进一步扩面。新建换热站2座,铺设管线2千米,新增供热面积近15万平方米,县城供热覆盖率达到74%。为切实解决县城供热和环境污染问题新上的热电联供项目建设,总投资2.4亿元,先利用永皓电2×5万机组供热,此后,随着昱光电厂2×350MW发电机组的建成,全部完成热电联供任务。项目可研、环评、立项已审批,落实资金1.4亿元,管材等部分材料开始招标。
2009年完善改造了县城自来水供水管网配套,完成分户供水改造1300户。
2009年,总投资1.8亿元的铁东区“一桥两街三路建设工程,完成了选址、测量、定桩放线、地勘初设、道路成型等前期准备工作。
环境事业
2009年投资50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生产工艺改造;新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2千米,极大地提高了污水收集量。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已立项并通过初设评审,正在编制施工详细设计和预算。正在进行道路建设、打机井。
2009年完成小街小巷硬化9条;主要街道绿化5000平方米,栽植各种花草157株,树木27株;新安装地下投光灯730盏;购置了大型道路清扫车、下水疏通车和三轮保洁车,新增各类垃圾清运机动车辆30多部,保洁人员180多人,保洁面积达到1067平方米。
教育科技
2012年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山阴二小改建主体工程的基础部分已经完工,秋季开学即可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校舍7103平方米。投资2.5亿元的山阴一中建设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高中招生形势喜人,招生总数达到1500多人,全县271名600分以上的中考学生,仅在山阴中学就读的就有197人。留在山阴中学就读的高分学生,在全市历次统考中均名列前茅。举办“圆梦大学”助学行动,倡导社会捐款25万元,帮助了62名家庭困难学生顺利步入大学校门。
医疗事业
2012年,21所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全部竣工,新建和改扩建面积8157.76平方米,完成投资791.5万元;新建改建村卫生室41个,完成投资169万元,消灭了卫生室空白村。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山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62%,较上年提高了8.1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2个百分点,朔州市排名第一。截止2009年11月底,累计为9000多名农村患者报销医疗费用1200多万元,当年基金使用率达到了97%以上。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确诊的1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及时进行了精心规范治疗,患者全部治愈,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进一步扩面提标。截止2009年11月底,养老、失业、医疗等八项保险参保人数达12.5万人,同比增长26%。征缴基金1.35亿元,同比增长22%;支付社会保障基金5559万元,保障率达100%。累计滚存结余基金1.96亿元,同比增长41%。农村养老保险列入全国和全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全县807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2213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转移,304名困难大学生实现了就业,其中招聘公益性岗位84名。全县失业率控制在了3.8%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低保对象纳入29107人,做到了应保尽保。
饮水工程
2009年完成投资861万元,解决了46个村2.46万口人1.0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境内北同蒲铁路、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大)同—太(原)公路纵贯全县,交通条件便利。阳方口至集宁、应县至山阴、山阴至朔州等干线公路南北贯穿县境,还有多条支线公路有县城通往各乡镇。
2012年新建、改建公路42条334.5千米,总投资13943.9万元,全县通车里程达到1444千米,实现了农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
风俗民情
居住
本县居民历代都喜欢住北房,房屋多为土木平房和土、石碹窑,一堂两居、火炕朝阳。旧时桑干河以南和下湿盐碱区以土房为主,山区贫苦人多住靠崖掏窑,有钱者住石碹窑。川、坡区窑浅,山区窑深,有时深约二丈多。地面多为土质,少数人家铺砖;屋顶多数抹胶泥,有瓦者极少。家庭富有者盖四合院。四合院为四面盖房,多以北房为上,祖宗神位置其中,作为客厅。东西房为厨房、寝室,哥东第西,由上而下,南房放置杂物,少数住人。大门多为东南走向,西南角为厕所,门内砌照壁,或写朱子治家格言,或画猛虎,或写一大“福”字。室内一般挂中堂和大字匾。80年代后期,单门独院增多,一连二间、三间、五间不等。大窗面、高屋脊、双扣瓦、工艺考究的砖木结构平房,以及砖混结构楼房迅速发展,客厅、卧室、厨房俱全,土炕逐渐改床。大人孩子开始分居。过去是大红柜、大条桌、八仙桌、斗椅。款式新颖的立柜、梳妆台、组合柜、沙发、矮柜、写字台、折叠椅及各种电器等已普及,室内挂现代装饰画。旧式门楼多有台阶,宽1米余。新建门楼宽而平,一般可容小四轮拖拉机进入。门额书写传统的“孝友第”、“忠厚第”、“凝瑞”、“耕读”等。今书“凌云志”、“腾飞”、“朝晖”者居多,均为瓷砖贴面。土木结构房已鲜有,土窑洞即使在山区亦少见。
70年代开始居室照明均用电灯,县城居民多数用上自来水。
饮食
历史上,山阴饮食以杂粮为主,饮食变化多随农事季节。川坡区以小米、黍子、白面为主食。副食主要是马铃薯(山药蛋)、豆角、白菜、窝瓜、葫芦、圆白菜,常年腌菜(以胡萝卜为主)不断;山区以莜面、豆面、山药蛋为主,每日三餐。1949年引进玉米。岁时节日,饮食具有传统习俗。如有亲朋好友客人,包饺子或捏包子,其馅因季节而异。夏季以韭菜为主,冬季则以萝卜为主,和以猪肉或羊肉。婚丧嫁娶寿诞摆酒席,有六六席、八八席、十冷十热(指菜肴数),制作别具风格。
蔬菜除各种时令菜外,秋季家家用萝卜、蔓菁、白菜等腌制咸菜,大葱一般生食。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农业连年丰收,农民大多食细粮,而且油料丰盈,蔬菜品种增多。除以往的品种外,新增青菜、菠菜、蒜苔、蘑菇、莴笋、葱头等。饭菜摆脱了长期以来的果腹现象,开始讲究营养和风味。随着农村经济的搞活,蛋、肉也进入农家餐桌。如兴土木,或逢年过节,或招待亲戚朋友,火锅、水饺、大米、糖果、香茶、白酒和各类饮料摆满餐桌。醋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其奶制品也为其一大优势产业。
风景名胜
山阴在古代是一个多战之地,县境西南有古迹、遗址多处。已发现有古遗址、古建筑35处(座),古墓葬5处,列为国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72件,其中广武汉墓群、广武古墓、广武明长城等古迹均颇负盛名。雁门关下的两座广武城,一建于辽金,一建于明代,均为防敌军事据点,是研究军事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县城南30千米广琥汉墓群,保持着丰富而珍贵的地下文物。
万里长城——山阴段
万里长城依阴山、恒山。太行山。吕梁山之势,分为内、外两支,内长城建于恒山之阴,外长城建于阴山之阳。山阴县境内的长城属内长城,是山西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它东起新广武,西接代县分红岭,依恒山之阴连接着内长城东段18个重要隘口,全长5.3千米。
雁门咽喉——两广武
广武,位于山阴雁门山的长城脚下,紧依雁门关,扼守关内勾注陉之咽喉,是长城线上的重要军事防卫据点。依塞傍关,地处要冲,与长城紧密相连在一起,素有北门锁钥之称,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戍边亡魂——汉墓群
在新广武城北一片广阔平原上,散布着一座座大小不等的坟土堆,坟土堆连绵起伏,当地群众称为“谎粮堆”。整个汉墓群占地7.5平方千米,现已标定墓冢294座。236号是最大的墓冢,占地4亩,高约20米。这是中国发现的最大汉代墓群,对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8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与人文
雁门关(现属代县)距山阴广武城10公里。该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朝历代都视为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其以要塞、险峻和历史上多战事闻名全国,并被列为中国九大名关之一。《吕氏春秋》记载:“天下九塞,勾注其一。’,春秋到唐,此处以勾注塞闻名。唐开始设关,勾注塞由雁门关所代替。宋代雁门关为防御契丹之重地。元曾取消关隘设防。明洪武七年(1374年)因元废古雁门关,遂移置,始修筑关城于今地。古雁门关在勾注山巅,岭前为大和岭口,后为白草口,距现在雁门关数里,古今雁门关截然两道:古雁门关道,由大和岭到白草口;今雁门关道,由南口到新广武。雁门关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日雁门关。自宋以来,18个隘口,傍山就险,屹为巨防,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势控中原,对山西、京冀、中原之安危关系极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价值。雁门关与新、旧广武唇齿相依。历史上,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不时南犯,必首攻广武,后图雁门。千百年来这座雄关以其伟岸的身躯,铸就了一道钢铁屏障,阻挡着一切来犯之敌。赵国李牧驻守雁门数十年,大破匈奴十余万。秦蒙恬出雁门修长城北击胡。汉为防卫南犯之敌,在雁门关一带设置防御,卫青、霍去病、季广常驰骋长城内外。唐薛仁贵多次在雁门出击匈奴。北宋扬业在雁门关外大败辽兵。以后直至明代,雁门关都有大将镇守防卫。无数戍守将士,在此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烈悲歌。抗日战争时期,贺龙、关向应指挥八路军120师在此痛歼日寇。1948年,为了夺取解放全国的最后胜利党中央决定进行伟大的战略转移,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途经山阴广武和雁门关,仔细观看了记裁古战场的一些碑文,并一睹长城雄关的风采。雁门关有东、西、北三座关门。东门楼名雁楼,关门外有赵国良将李牧祠旧址,饲门左、右各竖旗杆一根,祠前有点将台,尚存《武安君庙碑记》等石碑数通。西门楼是六郎庙。北阶曾建驻军官署,西北方是习武演阵之教场,南面则是雁门山高峰“过雁峰”。小北门为雁门关第一道关门,门额嵌“雁门关”工字石匾一方,东、西门额分别嵌“天险”、“地利”的石匾各一方。城关楼镌刻楹联:
曙色清明 残星几点雁横塞
晨曦初朗 斜月孤伶门上关
著名人物
历史上也不乏名人志士:有北魏安远将军庚岳、唐朝芮国公苑君璋、宋赵匡胤的大将米信、辽丞相沙彦恂、元朝平阳元帅安明本、明代内阁首辅王家屏、清朝梁启超的老师崔增瑞、民国国民党陆军中将丰玉玺等。
王家屏,字忠伯,号对南,山西山阴人,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卒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家屏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辅助朝政。王家屏执阁六年,时间虽短,但给当时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贪权武断,“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扰”(《明史》);他恪尽职守,“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他注意处理同内阁诸臣关系,与同僚们和睦相处。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出任内阁首辅。他老成谋国、施政严谨、品格高古,然而既不遇时,也不遇主,昏暗腐败的君主粉碎了他的“尧舜之臣”美梦。
王家屏并有着作传世:一种是收入《四库全书》的《王文端公集》十四卷;另一种是《复宿山房文集》四十卷。甚至有人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王家屏。
名优特产
燕麦
山阴燕麦是山阴特色农作物。燕麦,又名雀麦、野麦。禾亚科,燕麦属。燕麦一般分为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世界各国栽培的燕麦以带稃型的为主,常称为皮燕麦。我国栽培的燕麦以裸粒型的为主,常称裸燕麦。裸燕麦的别名颇多,在我国华北地区称为莜麦;西北地区称为玉麦;西南地区称为燕麦,有时也称莜麦;东北地区称为铃铛麦。
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该文章由作者:【人文主义思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