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汉语汉字)

园,汉字,拼音yuán,注音ㄩㄢˊ。释义:“园,所以树果也。从囗、袁声。”。衣宽缓束而犹长是袁之范式。将四周都围起来是囗之范式。囗、袁两范式叠加。缓束而犹种有果实的地方是园之范式。

现代释义

基础释义

园(園)yuán(ㄩㄢˊ)

⒈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园子。园丁。园艺。园圃。

⒉原指别墅游息之所,现指供人游玩、娱乐的公共场所:圆明园。公园。

⒊旧指历代帝王以及亲王、妃嫔、公主之墓:园庙(帝王墓地所建之宗庙)。园陵(帝王的墓地)。

详细释义

园(yuán)

〈名〉

⒈(形声。从囗(wéi),袁声。形符为“囗”(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⒉同本义[garden]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⒊又

园日涉以成趣。

⒋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⒌庭园;供人憩息、游乐或观赏的地方[flower garden;grounds;place for public recreation]

白菟素鸠,游君园庭。——《隶释》

⒍又如:园叟花丁(园丁与花匠);园叟(年老的园丁);公园;戏园;动物园;园客(游园的人)

⒎帝王、后妃的墓地[cemetery]。如:园陵(祖先的坟茔);园寝(建在帝王墓上的庙);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字部】园·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4

《唐韵》五丸切《集韵》《正韵》五官切,音岏。与刓同。《正韵》圭角泯铄也。《庄子·齐物论》五者园而几向方矣。《集韵》同团。或作抏。

(园)《唐韵》羽元切《集韵》于元切,音袁。《说文》所以树果也。《初学记》有藩曰园。《易·贲卦》贲于丘园,束帛戋戋。《诗·郑风》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注》园者,圃之樊,其内可树木也。

又《周礼·地官·载师》以场圃任园地。《注》圃,种果蓏之属。季秋,于其中为场。樊圃谓之园,任者取正于是也。《又》园廛二十而一。《注》廛无谷,园少利,故仅二十而税一也。

又历代帝王陵寝曰园。汉制,园陵有令,文帝陵为文园。《司马相如传》为文园令。

又《唐书·李晟传》臣已肃淸宫禁,袛谒寝园。

又桃园,地名。《前汉·地理志》全鸠里,其西名桃园,卽古之桃林也。《潘岳·西征赋》问休牛之故林,感征名于桃园。

又袛园。《梵书》须达多长者,建精舍,请佛住,凡千二百区,谓之祇树园。

又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按史失其姓名,《字汇》以园公为姓,非。

又叶于羣切,音煴。《苏轼·祭韩琦文》意广才疏,将归丘园。公治此邦,殁食其民。

该文章由作者:【印第安老斑鸠】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