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汉语汉字)

嵬是一个汉字,读音是wéi,释义是山高大的样子,出自《说文》。常用词组如嵬然不动,形容高耸挺立,稳固而不为外力所动。亦作“岿然不动”。

基本解释

嵬/nwéi〔崔嵬〕见“/n高大。崔”。/n

详细注解

嵬/nwéi/n【形】/n山高大的样子〖lofty〗/n嵬,高不平也。——《说文》/n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n维山崔嵬。——《诗·小雅·谷风》/n又如:嵬岌(嵬嵬。高耸的样子);嵬崿(险峻);嵬峨(高大的样子);嵬岸(高傲的样子);嵬崔(高耸的样子);嵬崛(高大貌)/n高。通“巍”〖high〗/n嵬,高也。——《广雅》/n险诈〖sinisterandcrafty〗。如:嵬琐(险诈奸邪)/n怪诞,奇异。通“傀”〖strange〗/n吾语汝学者之嵬容。——《荀子·非十二子》/n偷儒而罔…是学者之嵬也。/n又如:嵬说(狂妄不实的言论)

常用词组

嵬然不动

嵬然不动形容高耸挺立,稳固而不为外力所动。亦作“岿然不动”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嵬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10

《集韵》乌回切《韵会》鱼回切《正韵》五回切,?音巍。《说文》高不平也。从山,谐鬼平声。《尔雅·释山》石戴土谓之崔嵬。《注》石山上有土者。《诗·周南》陟彼崔嵬。

又高大貌。《班固·西都赋》增盤崔嵬。

又《广韵》《正韵》五罪切《集韵》《韵会》五贿切,?音頠。?嵬,山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嵳峩㠑嵬。 《集韵》或作峞。通作隗。

出处

《诗经.国风.周南》

全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矣,我马矣。

我仆⒁矣,云何吁矣。

该文章由作者:【英特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