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贞不屈(汉语成语)

坚贞不屈,汉语成语,拼音是jiān zhēn bù qū,意思是坚定而有尊严,绝不向邪恶势力屈服。出自《荀子·法行》和《后汉书·王龚传》。

解释

坚贞不屈解释:“坚:坚定;屈:屈服、低头。词语意思: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

《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

《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吴玉章《辛亥革命·辛亥三月二十九日的广州起义》:“从容就义的林觉民,在事前即给他妻子写了一封感情深挚的绝命书,受审时又挥笔写了一篇贤贞不屈的自供状。”

陈同生《珠江风暴》:“他俩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用严厉的言辞驳斥敌人的审问。”

示例

而那些共产党人的~、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意志坚定。

成语故事

明朝末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扬州,派明朝降将李遇春去扬州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骂而回。豫亲王多次用书信劝降,也被史可法回书痛骂。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兵俘虏,他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该文章由作者:【诸葛正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