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口岸(国家进出口信息统计平台)

电子口岸是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的简称。该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将各类进出口业务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国家职能管理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中国电子口岸是国家进出口统一信息平台,是国务院有关部委将分别掌管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的口岸公共数据中心,为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的行政执法数据联网核查,并为企业提供与行政管理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联网办理进出口业务的门户网站。

电子口岸(国家进出口信息统计平台)

业务流程

在现行的“电子口岸”企业用户新入网资格审核、企业基本信息变更及办理操作员卡、报关员卡业务过程中,企业需自行到各个部门进行审批。由于各个部门办公地点分散且对外办公时间各有不同,给企业的审批工作造成较大的不便。为了方便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制卡中心提供企业部门审核代办服务,并承诺在递交资料次日起第7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工作(发生自然灾害、电脑网络故障等原因除外)。1、企业办理各项业务需审批部门时,可向制卡中心提出要求代办服务;

2、制卡中心核对业务所需资料无误后收取企业资料所有原件及复印件,作录入数据及审批用,向企业发放“代办业务受理回执”(以下简称代办回执);

3、递交资料次日起第7个工作日,制卡中心以电话形式通知企业审批已完成,企业可凭单位证明、代办回执及领卡热闹身份证原件到制卡中心领取法人卡、操作员卡及相关证件原件。

注:1、企业相关证件原件须留在制卡中心以用于进行部门审批,如企业急需使用,可提前一天电话咨询制卡中心后,凭单位证明及代办回执到制卡中心领取证件原件,审批日期将由企业交回证件原件次日起重新计算7个工作日。

发展

中国海关(以下简称海关)信息化始于1988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省时省力。当年3月,海关上了一套办公自动化系统,时称“H883”系统。

“H883”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把手工工作电子化。当时,这套系统还真管用。1994年,“H883”走过了6个年头,这时候,海关发现,它似乎不太灵了——海关对信息化的要求渐渐从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上升到管理层次。所以,海关提出,随着进出口业务的发展,旧的海关管理法规已经不适应要求了,必须要建立现代海关制度,从管理体制上进行变革,而建立这个制度的基础以及实现变革的主要手段就是信息化。这个问题提出后,海关出台了一个长远的规划。

这个规划实际上就是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口岸)的蓝图。经过多年的改造已日趋成熟。2000年,《海关法》修订,确立了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过去,电子数据不能作为法律依据。1988年,韩国和中国台湾早已确立了电子数据的合法性,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为电子口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电子口岸由12个部委参与,因为口岸管理不止海关一家,或者说,海关只是口岸管理的一个环节。“发证机关是外经贸部、经贸委,还有动植物检疫、出入境检验,除了政府部门,还有港务、运输公司等企业,如果没有这些环节的支持,海关实际上走不通。”1998年的时候,海关萌发了一个设想:由海关带动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发展。

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部门的信息化需要海关“指导”,实际上,相关部门一直进行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而且许多部门做得相当不错。问题在于,各个部门的信息是割据的,不共享的,对于某一个部门而言,工作效率会有相应提高,但是对于办理具体手续的企业却并不省事。比如办一批货物的进口,先去外经贸部领许可证以及办理相关手续,到海关报关的时候,也要办一堆手续,去口岸管理部门,还得办许多手续,企业叫苦不迭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1998年,海关总署给国务院打了个报告,希望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共同组成电子口岸。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国务院的响应,朱镕基总理、吴仪国务委员亲自过问此事。这个系统涉及到海关、工商、税务、外管、银行、经贸等政府职能部门,实际上是国务院的系统,因为海关一家很难做这件事。这个系统非常庞大,涵盖了所有的进出口业务,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不断磋商、协调。幸亏国务院领导大力支持,否则这些工作很难推进。

电子口岸的研发部门原来叫做口岸执法系统工程组,现在变成了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研发实施、协调关系、实现需求、系统维护等。

2000年12月25日,电子口岸率先在北京试点。2001年2月18日,电子口岸在北京正式开通,从这一天起,凡在北京注册的进出口企业的出口收汇核销业务都必须在电子口岸中完成。2001年6月1日,电子口岸在全国试点,8月1日,面向全国推广。

北京海关一份总结材料中说,截止到2001年6月底,北京海关已经统计出报关单5.5万份,比上年同期增长8.8%,出口创汇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目前,北京海关及北京外汇局尚未发现一例假单证骗汇案件。

意义

中国电子口岸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强管理部门的管理综合效能。企业只要与电信公网“一点接入”就可以透过公共数据中心在网上直接向海关、国检、外贸、外汇、工商、税务、银行等政府管理机关申办各种进出口手续,从而真正实现了政府对企业的“一站式”服务。

其次,使管理部门在进出口环节的管理更加完整和严密。管理部门实行“电子+联网核查”的新型管理模式,根本解决业务单证弄虚作假问题,严厉打击走私、骗汇、骗税违法犯罪活动,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再者,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通过中国电子口岸网上办理业务,企业既节省时间,又减少奔波劳累之苦,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方便企业进出。

总之,中国电子口岸是贸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实现政府部门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途径。

目标

中国电子口岸所要实现的目标是:

一、建立现代化的管理部门联网综合管理模式,增加管理综合效能。在公共数据中心支持下,进出口环节的所有管理操作,都有电子底帐可查,都可以按照职能分工进行联网核查、核注、核销。

二、利用高科技手段增强管理部门执法透明度。中国电子口岸,借助于高科技手段,使管理部门各项进出口管理作业更规范、统一、透明,各部门、各操作环节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机制上加强了管理部门廉政建设。

三、便利企业,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很多进出口手续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通关效率提高,出口退税迅速,结售汇核销等手续更为便捷。

益处

企业加入中国电子口岸网络有什么好处?

中国电子口岸较之现行的口岸管理模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一个公共数据中心,集中存放电子底帐,信息资源共享。以前,企业想要和政府部门联网,必须分别联网,政府部门之间数据不共享,联网的效果不明显。通过中国电子口岸,企业只要与电信公网连接,就可以透过公共数据中心在网上直接向海关、国检、外贸、外汇、工商、税务等政府管理机关申办各种进出口手续,各政府部门也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从而真正实现了政府对企业的“一站式”服务。透过数据中心,企业还可以获得运输、仓储、银行、保险等行业的中介服务,企业间也可以进行联网,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二、完全基于公网,系统开放性好,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企业利用电信公网实现对公共数据中心的接入访问,企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拨打本地电话就可以与Internet联网,并透过数据中心办理业务。

三、入网成本低。登录中国电子口岸网站,企业只需配备一些简单设备,数据中心提供免费的系统安装软件,比EDI方式成本低。而且,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免费技术、业务支持,企业将得到更多的实惠。

四、系统直观、易学,操作简单。中国电子口岸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普遍应用的IE等浏览器为工具,建立起和用户交互式的友好界面,系统提供一系列丰富的在线帮助和业务规范、操作指南查询,使用户轻松实现网上办公。

五、多重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系统安全可靠。中国电子口岸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内自主开发的高强度密码设计,在网传加密、网络隔离防护、机房设施安全以及身份认证、权限设置以及数字签名等安全方面采取了多重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防黑客、防病毒、防偷窥、防抵赖。并且,该系统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处在政府部门严密管理下,安全有保证。

收费

电子口岸都有哪些收费项目

软件费

企业在办理电子口岸手续时,当地海关(电子口岸分中心)会发给你一张软件光盘,同时一次性收取数百元不等的费用;

安全设备费

企业在办理电子口岸手续时,当地海关(电子口岸分中心)会要求你购买至少一套IC卡、读卡器或key,读卡器280元/个,智能IC卡120元/张(2012年3月),操作员多的企业可能需要多套。另外,需要在当地制卡中心往IC卡里下载安全证书,同时一次性收取数百元不等的费用;

证书更新费

安全证书每用2年就会到期,企业需要到当地制卡中心更换证书,有的海关要求同时更换IC卡,同时收取数百元不等的费用;

安全技术服务费

此项费用是由位于北京的电子口岸总部收取的。曾经名为17999上网费(当时由电信收取),后更名为95199卡费,由一家名为东方口岸的公司收取,现在名目是“安全技术服务卡”,是由一家名为北京东方中讯的公司收取。海关为降低企业成本,又取消了该费用。

信息变更服务费

企业法人、操作员等信息变更时,需要到当地海关电子口岸部门办理,每变更一次收服务费50元。另外如补办IC卡等操作,由驻扎在海关的东方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收取50元/张的服务费,号称“技术服务费”。在海关的办理部门,相关人员会声明办理信息变更需要涉及到工商、海关、质检等部门,可以委托他们办理,收费450元(提供发票,2012年3月,昆明海关),另外邮寄费50元/次。到海关办理这些东西,需要准备名目甚多的钱。

服务

电子口岸的服务一直倍受关注。

各地海关提供服务

各地海关提供服务(分中心)会提供一些电话服务,具体联系电话需要咨询当地海关;

数据中心服务

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提供电话免费咨询服务,具体电话号码请使用baidu搜索便知。

其他企业服务

各地都有一些中介机构提供电子口岸入网、咨询等服务;具体咨询、培训等服务项目请使用Baidu搜索“电子口岸配套服务”。

《电子口岸》电子杂志

《电子口岸》电子杂志是由辽宁电子口岸创办,利用iebook超级精灵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制

作的一本面向口岸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于辽宁及东北地区从事进出口业务企业。以此月刊为媒介,关注于外贸、物流等领域最新政策信息及相关动态,同时传播优秀企业文化。电子杂志设有十个栏目,分别是“热点聚焦”、“资讯平台”、“形势剖析”、“口岸动态”、“专题追踪”、“项目介绍”、“高新探索”、“走近自然”、“享受生活”和“捕捉瞬间”。

该文章由作者:【世界环保创业基金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