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公办高中)

温州中学创办于清廷推行“新政”时的晚清。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国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1848-1908)商请温处道童兆蓉和温州知府王琛,将温州府属中山书院改为温州府学堂。府学堂后改名温州府中学堂、浙江第十中学堂、浙江第十中学校、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国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商请温处道童兆蓉和温州知府王琛,将温州府属中山书院改为温州府学堂。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温州地方当局决定以旧校士馆为址创建温州师范学堂。

1908年学堂建成。师范学堂后易名温州师范学校、浙江第十师范学校。

1923年(民国十二年),教育部新学制(壬戌学制)要求将各地省立师范学校并入当地省立中学。于是十师和十中合并,校名仍是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

曲折发展

1933年学校改名浙江省立温州中学。

1939-1945年间,温州三次沦陷,学校数度迁址,先后在青田水南、村头、南田和泰顺江口等地办学。

1946年,浙江省浙东第三临时中学归并浙江省立温州中学。

1953年,学校被确定为全省14所重点中学之一。

1954年8月,校名改为浙江省温州第一中学。学校由完全中学改为高级中学。

1959年,浙江省调整重点中学,温州一中为全省16所重点中学之一。

1963年,浙江省教育厅挑选基础较好的17所中学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以与高一级学校形成“小宝塔”,该校名列其中。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学校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改革兴盛

1978年,学校重新被确定为省、市重点中学。

1981年被定为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

1985年,学校复名“浙江省温州中学”,并再次由完全中学改制为高级中学。

1995年,学校被批准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2002年秋,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学校整体迁移到占地338亩、投资约2亿元的梧埏新校舍。

2006年起,由中央拨款千万元资助学校创建新疆班,筹建中的新疆班为温州中学民族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址在温州中学现校址的南部。

2007年,温州中学新疆部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0年,浙江省温州中学共有48个班级,学生近2400名,教职工227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0年,浙江省温州中学占地338亩(其中水域约占30%,绿化占地面的40%),校舍建筑面积共7.67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科学馆(内有天文气象台)、实验楼、图书馆(含学生电子阅览室)、体育馆、艺术楼(内含校史馆)、学生宿舍、教师休息楼、食堂、行政办公楼、英语岛、生物岛。

同时还建有标准的田径场、网球场和室内太阳能游泳池,校园内有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广播系统、监控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等。

浙江省温州中学电教、实验、劳技设备、体育器材配备,均按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的Ⅰ类标准配置。学校建设有教育信息中心、校园网络系统、CATV系统、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图书馆藏书共计99713册,杂志225种,报纸55种。

师资力量

截至2010年,浙江省温州中学共有在职教职工227人,其中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82名,省、市级优秀教师和教坛新秀三十人以上,市“551”人才工程5人,市“221”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12人,省级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7人。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15年高考,浙江省温州中学学生参考人数为595人,第一批上线共计510人(其中艺术、体育27人)。

学生出版的《中国文学》曾被中科院列为学术期刊论文索引篇目。

2003年创刊的《籀园春草》多次评为全国中学生优秀社刊。

2011年高考,浙江省温州中学上一本线人数为515人,其中一名同学为浙江省理科状元。

2013年高考,浙江省温州中学上一本线人数为563人,22人上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

2013年7月,温州中学一名学生在第24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上摘得金牌。

2013年,浙江省温州中学三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于9月12日-15日在同济大学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中荣获T恤设计二等奖、土力学赛三等奖,团体三等奖。

2014“七大名校”自主招生,温州中学居浙江省第二位;并在2014年高考中,两个班级学生几乎全部上一本线,被称为最牛高考班。

教师成绩

2006年,共有6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有5位年轻教师被评为省教坛新秀。

2013年,邵庆对老师喜获浙江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2013年,吴时月老师获浙江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2013年,汤丽明老师喜获浙江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一名。

2013年,浙江省温州中学九个课题在温州市六类课题评审中获奖。

2013年,浙江省温州中学立项的浙江省教研课题优秀结题3项。

2014年,王宝老师获浙江省劳模荣誉称号。

2014年,浙江省温州中学教师开发的三门课程入选“浙江省第四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

学校荣誉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清华大学2013年、2014年“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学校

北京大学2013年、2014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学校

浙江省文明单位

浙江省先进学校

浙江省教科研先进学校

全国群体先进单位

温州市十大现代化名校之一

学校领导

潘建中:校长

徐坚:党委书记

金长林:副校长

吴长青:副校长

马玉斌:副校长

徐兆丰:副校长

文化传统

校训

英奇匡国,作圣启蒙

校训“英奇匡国,作圣启蒙”,意为“英才匡扶国家,作圣贤的启蒙者”。来源于温州中学校歌。“英奇匡国”回答了“温中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圣启蒙”则可理解为做一个为民智的启蒙做贡献,并且道德高尚的“圣人”。

该文章由作者:【毕达哥拉斯】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