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招生中的预科生,就是指国家指定的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从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的符合特定要求的考生中,低于一定分数,按志愿择优录取。该考生在民族院校或普通院校学习一年后,经考试合格直接入高校的本科或专科学习。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多地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门人才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招生科类主要有文科和理科,录取标准不得低于有关高校在录取省同批次统招最低分数线下80分。
主要课程
预科即大学基础课程(UniversityFoundationYear)或桥梁课程(Bridgingcourse),属大学前的预备教育,一般都要求高三毕业生读2年左右的预科,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国内大学预科课程或指定学院教授预科课程,学生完成2年预科后,根据成绩决定能否升入选择的院校的本科阶段学习,否则进入该院校的专科阶段学习。
预科课程往往是由大学的专业教师精心设计的,用以满足该大学以后教学的实际需要。但其课程内容往往还与教授该项目的预科教师共同审定和修改。大学预科课程着眼于为学生将来进入大学后能顺利完成其大学学业提供必备的知识。英语科目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理解、听、说和写作等方面的信心与能力。
大学预科是西方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在国外教育体系中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由于大学预科在从基础教育顺利接轨高等教育的阶段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被称为高中教育跨越到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石。在国内正在兴起,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预科班为解决国内学生适应大学教育体系而设置的一种过渡性课程,一般为2年,设置的课程比本科少,例如本科每年要修读的课程为8-12门,而大学预科的课程5-6门,其中也有一些课程专门帮助学生适应本国教育系统,例如如何写论文,如何演讲等。课程设计由试点大学提供,各科成绩毕业考试合格、获得预科文凭后,才能读国内的大学。国内市场上的预科可分为大学(本科生)预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预科。
除了学习英语外,预科期间学生还要学一些大学预备课程,比如专业课基础知识,可以熟悉本科的教学方法,调整心理状态,为本科学习打下基础。
本科预科优势
1、直接就读本科;
2、专业选择范围广;
3、一流师资、科学系统教学;
4、科学管理、全方位服务。
报考要求
民族预科班招生对象的条件: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报考条件,热爱家乡,立志为建设家乡作贡献的边疆县、执行边疆政策的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贫困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及行署、州人民政府确定的贫困乡的农村户口的少数民族考生或汉族考生。父(或母)在上述地区乡一级(含乡级)以下的单位工作的城镇户口的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均可报考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
志愿填报
民族预科班志愿和普通高校志愿同时填报,预科班志愿填写在相应录取批次的普通高等学校预科志愿栏内。报考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本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预科志愿”栏内;报考第二批本科院校本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第二批本科预科志愿”栏内;报考第二批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专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专科院校及第二批本科学校专科班预科志愿”栏内。例如:报考中央民族大学本科预科,填写在“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预科志愿”栏内;报考云南民族大学本科预科,填写在“第二批本科院校预科志愿”栏内;报考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预科志愿则要填写在“专科院校及第二批本科院校专科班预科志愿”栏内。
国际预科
根据西方大多数国家的教育体系,海外高中生如进入各国大学读本科,必须先通过该大学1年的预科课程,即大学前准备课程,才能获得入学资格。预科课程是由国外大学设计提供,学生学习国外大学专业的预科课程,各科成绩毕业考试合格、获得预科文凭后,就读国外的大学。
在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学生完成13年的基础教育后,方可继续攻读本科课程。而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为12年,与西方国家相差因此,中国的高中生或其他同等学历学生毕业后,在前往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攻读学士学位之前,都必须先读一年学士学位预备课程(简称预科),才有资格申请国外大学本科课程。
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实施预科学生自主培养和分省集中培养,是深化从入口、过程到出口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有利于预科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符合新形势需要和民族地区群众期待,对实现预本教育协调发展,提高预科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二、坚持立德树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认真梳理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注重教育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切实加强有关内地民族班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强化教学环节,自主选择适合预科学生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有关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等,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
四、突出管理服务。坚持“严、爱、细”原则,严格教育教学,关心关爱学生,细致管理服务,确保预科学生适应学校人才培养要求。预科学生专业调整、学籍管理、资助等事务,按照《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2014年中央高校年初教育支出预算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执行。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管理培训工作,努力形成“用”好这支队伍的工作机制,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促进队伍的健康长远发展。
该文章由作者:【八进制】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